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义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定年
  • 2篇盆地
  • 1篇地层
  • 1篇地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盐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物理
  • 1篇岩石物理模型
  • 1篇氧同位素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银额盆地
  • 1篇有效应力
  • 1篇渝东
  • 1篇石坝
  • 1篇示踪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李天义
  • 3篇何治亮
  • 2篇张殿伟
  • 2篇何生
  • 1篇黄超
  • 1篇黄超
  • 1篇李双建
  • 1篇朱东亚
  • 1篇王贵文
  • 1篇杨明
  • 1篇杨进辉
  • 1篇兰中伍
  • 1篇吴福元
  • 1篇孙炜
  • 1篇马强
  • 1篇王浩
  • 1篇宋海明
  • 1篇李慧莉
  • 1篇谢烈文
  • 1篇杨岳衡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碳酸盐岩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及超压预测理论模型被引量:11
2019年
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目前仍然是超压研究的难点问题,常用的碎屑岩地层超压预测方法是建立在Terzaghi有效应力理论基础上的、经验性的、且需要有明确响应超压的测井和地震参数(主要是纵波速度)。这些经验性的方法不适用于岩性致密且物性极不均一的碳酸盐岩地层的超压预测。通过碳酸盐岩样品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剖析岩石弹性性质与孔隙流体压力和有效应力的关系,基于含流体岩石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从分析碳酸盐岩地层应力-应变-孔隙压力本构关系着手,建立表征孔隙压力与岩石弹性参数定量关系的超压预测理论模型(超压预测量化模型)。利用实测碳酸盐岩样品矿物组分含量并结合Voigt-Reuss-Hill模型计算岩石基质弹性模量,利用Wood模型和Patchy模型计算孔隙流体弹性模量,然后再利用碳酸盐岩样品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得到的实际有效应力与岩石骨架弹性模量相关关系,根据Biot有效应力定律,计算得到岩石样品的等效骨架弹性模量。利用上述获得的碳酸盐岩样品各弹性参数,通过超压预测量化模型计算碳酸盐岩超压,并与碳酸盐岩样品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加载的孔隙流体压力进行对比,验证了超压预测量化模型的合理性,提出了基于实测资料的模型校正方法。该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所需的岩石弹性参数也可通过研究测井和地震资料计算获得,并可利用地震资料实现碳酸盐岩地层的超压钻前预测。
刘宇坤何生何治亮张殿伟李天义王晓龙郭小文
关键词:有效应力岩石物理模型碳酸盐岩地层
断层流体锶、碳、氧同位素示踪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以焦石坝背斜带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锶同位素不易分馏、年代可对比的特性决定其能够作为有效的断层流体示踪指标。氧同位素能反映温度、流体等因素,碳同位素能反映有机质的影响,是锶同位素的有力补充。利用流体示踪图可以判断断层不同部位开启的期次与可能联通范围。针对四川盆地焦石坝背斜带周缘的断层,利用脉体锶、碳、氧同位素开展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焦石坝地区志留系以下地层联通,存在一期深部壳源富锶流体,志留系下部的流体未通过断层向上运移。该地区后期至少经过两期构造运动,针对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焦石坝背斜带周边不同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具有明显差异。从平面上看,方斗山断裂带中部、大耳山断裂带南部、乌江断裂带南部断层垂向封闭性差;大耳山断裂带北部、乌江断裂带北部、天台场断裂带南部断层垂向封闭性中等;方斗山断裂带北部、南部、天台场断裂带北部垂向封闭性好。
马强马强张殿伟王贵文朱东亚张荣强
关键词:锶同位素
渝东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压力演化与富集保存被引量:9
2022年
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证实,页岩气地层压力参数对于评价页岩含气性和产能具有重要的判识意义。为了研究四川盆地渝东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的形成与演化,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盆地模拟和甲烷体系状态方程等恢复了该区PY1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中的压力演化和含气量演化过程,深化了对常压页岩气形成与演化过程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 P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脉体甲烷包裹体捕获古温压结合页岩埋藏史—热演化史重建揭示构造抬升至距今约124 Ma,页岩层压力介于74.1~88.5 MPa,对应压力系数为1.36~1.63,页岩处于中等超压状态;(2)构造抬升至距今约100 Ma,页岩层压力介于38.6~49.5 MPa,对应压力系数为0.93~1.18,页岩处于常压状态;(3)页岩构造抬升过程中的压力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距今145~100 Ma)、第二阶段(距今100~20 Ma)、第三阶段(距今20~0 Ma),页岩层压力和压力系数的下降主要受控于快速抬升导致页岩层温度降低和页岩气散失;(4)构造抬升过程中P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量约为最大埋深阶段总含气量的35.3%。结论认为:(1)页岩压力和含气量演化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常压页岩气保存条件提供重要信息;(2)燕山运动Ⅱ幕的差异改造可能是川东南超压和常压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
高键李慧莉何治亮何治亮李双建刘光祥袁玉松李天义李天义
关键词:渝东盆地模拟
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罗军何治亮云金表李天义宋海明
测井及地震裂缝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49
2014年
测井及地震裂缝识别方法是解决裂缝预测难题的主要手段.通过大量的学术调研,对常用的测井和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的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说明其优劣性.在测井方法中,成像测井仍是目前最为可靠的裂缝识别依据,常规测井、三孔隙度比值法、侵入校正差比法和概率密度法容易实现、效果较好,且能够通过与地震反演的结合来预测裂缝的区域分布特征,横波测井和放射性测井效果较好,但资料难于收集,与数值统计分析相关的测井裂缝识别法局限于井点处的裂缝研究.在地震方法中,纵波各向异性应用最为广泛,且能准确得到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叠前远近偏移距属性差法、相干体及倾角检测法、叠后融合属性法、多尺度边缘检测法及地震反演方法能够得到裂缝的分布特征数据体,但无法预测裂缝方向,构造应力场分析法经常用于预测某个地层界面构造缝的分布特征,横波与转换波裂缝预测方法受成本限制,VSP裂缝预测受横向延伸限制,均未广泛应用.
孙炜李玉凤付建伟李天义
关键词:裂缝型储层
高灵敏度-单接收杯LA-SF-ICP-MS原位方解石U-Pb定年被引量:4
2022年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方解石U-Pb定年是一种新兴的地质年代学方法,在解决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方解石中U和Pb含量低,采用高灵敏度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SF-ICP-MS)比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Q-ICP-MS)更有优势.研究发现对于Thermo Element XR型号的SF-ICP-MS仪器,当采用Jet+X锥组和N_(2)增敏技术时,U和Pb的灵敏度最佳.提高灵敏度不仅能明显改善方解石定年分析精度,而且可在高空间分辨率条件下(<110μm)实现低^(238)U(<1μg g^(−1))或^(207)Pb(如<10Ma)含量样品的定年测试.对于NIST SRM 614、ARM-3和WC-1这三个标准物质来说,在激光束斑85μm和能量密度~2.0J cm^(−2)的条件下,由激光剥蚀产生的^(206)Pb/^(238)U动态分馏不显著(<2.2%).在最佳仪器条件下,系统分析了四个常用的方解石U-Pb标准物质(WC-1、Duff Brown Tank、JT和ASH-15).结果与已发表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ID-TIMS)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进一步证明,基于LA-ICP-MS二维元素成像技术辅助选取样品定年区域可提高方解石U-Pb定年的成功率.
吴石头杨岳衡Nick M.W.ROBERTS杨明杨明兰中伍王浩兰中伍许蕾黄超李天义杨进辉黄超
关键词:LA-ICP-MS高灵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