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骨
  • 2篇植骨融合
  • 2篇骨融合
  • 1篇单开门
  • 1篇单开门椎管扩...
  • 1篇钉棒系统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脊髓型...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 1篇植骨材料
  • 1篇植骨融合术
  • 1篇融合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方法治疗
  • 1篇髓型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切除

机构

  • 3篇湖南省益阳市...

作者

  • 3篇钟华
  • 2篇刘建纯
  • 1篇郭乐斌
  • 1篇王永夷
  • 1篇吴斌
  • 1篇胡斌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及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不同入路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颈前路手术组40例,颈后路手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的脊髓神经功能及其改善率、颈椎生理曲度。结果与颈后路手术组相比,颈前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组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颈前路手术组术后1年脊髓功能改善优良率显著高于颈后路手术组(P<0.05)。颈后路手术组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颈前路手术组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且颈前路手术组显著高于颈后路手术组(P<0.05)。结论颈前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经颈后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脊椎生理曲度得到更好地恢复,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钟华刘建纯郭乐斌胡斌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除术植骨融合术内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LCP与SA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与人工肩关节置换术(shoulder arthroplasty,SA)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8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LCP组,55例)和人工肩关节组(SA组,30例),在随访中进行Constant评分及Neer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SA组的术后1年和术后3年的Constant总分、Neer总分均优于LCP组(P<0.05);Neer三部分骨折,SA组的术后1年和术后3年Constant总分、Neer总分略优于LC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Neer四部分骨折,SA组的术后1年和术后3年Constant总分、Neer总分均明显优于LCP组(P<0.05)。结论 LCP及SA均可用于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的治疗,两者近期疗效相近,但SA功能恢复更快。SA对Neer四部分骨折近期疗效优于LCP,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钟华刘建纯王永夷吴斌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人工肩关节置换
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在腰椎滑脱症椎体间植骨术的应用和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是骨科临床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发病原因包括退变、创伤、峡部断裂等,以退变多见[1]。对于Ⅱ度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症多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有关腰椎滑脱症外科手术方法及融合术式有多种,如前路或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脊柱后外侧融合、360°环形融合等[2]。植骨材料也有多种(如异体骨、人工骨、自体骨等),
曾文魁程亮钟华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间植骨融合植骨材料钉棒系统椎间隙高度脊柱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