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宇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药师
  • 2篇药师参与
  • 2篇药学
  • 2篇药学监护
  • 2篇抗感染
  • 2篇抗感染治疗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用药
  • 1篇用药分析
  • 1篇用药监护
  • 1篇整合教学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扩张症
  • 1篇术后
  • 1篇皮肺
  • 1篇气管
  • 1篇吸收性
  • 1篇小鼠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鹏宇
  • 2篇徐红冰
  • 2篇周新
  • 2篇张国清
  • 2篇张旻
  • 1篇石卫峰
  • 1篇宋立莹
  • 1篇曹利娟
  • 1篇王金丽
  • 1篇朱珠
  • 1篇刘玮
  • 1篇李锋
  • 1篇包爱华
  • 1篇张曼
  • 1篇梁丽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临床八年制呼吸系统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organ-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150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采用课后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呼吸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OSBC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反馈。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OSBC教学的综合满意度为97.6%。学生的考核总成绩及格率为100%,理论卷面考核及格率为96%。在学生评价中,学生知识点得分率高的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仪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效果5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得分率低的教师组;运用双语教学知识点的模块得分率明显高于非双语教学知识点;以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中涉及相关知识点的得分率明显高于未涉及知识点模块;整合课程教学相关知识点掌握度高于传统内科学教学。结论:采用以疾病为中心、以临床诊疗路径为导向的OSBC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团队进行多学科重组和融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考核成绩。该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张颖颖包婺平张国清张鹏宇郝慧娟薛艺抒殷东宁刘玮周新张旻
关键词:整合教学教学模式
临床药师参与1例胆管癌术后合并感染患者分析
2019年
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胆管癌术后合并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细菌耐药特点及抗感染药物的作用特点,通过对该病例抗感染方案的选择、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的监护,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关燕张鹏宇庄金强彭加兵徐红冰
关键词:胆管癌临床药师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参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与用药监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参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价值。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抗感染方案,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方案制定及药学监护后,患者症状得到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有效降低。结论临床药师应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协助临床医生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药学服务。
曹利娟曹利娟石卫峰王金丽宋立莹朱珠张鹏宇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药学监护抗感染治疗
NaHS对臭氧诱导小鼠COPD模型的预防效应
目的 探讨NaHS(外源性硫化氨供体)对臭氧诱导小鼠COPD模型的预防效应.方法 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空气暴露+NaHS,臭氧暴露、臭氧暴露+NaHS,每组8只,暴露于空气或2.5ppm臭氧,3小时...
李锋张鹏宇梁丽张曼包爱华Kian FanChung周新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延迟吸收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延迟吸收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因延迟吸收肺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6例患者中,71例(71/146,48.6%)通过经皮肺穿刺获得了明确诊断,70例(70/146,47.9%)经皮肺穿刺的结果为非特异性的。5例患者(5/146,3.4%)经皮肺穿刺未能成功。71例诊断明确的患者包括:肺结核23例,真菌性肺炎5例,肺部恶性肿瘤23例,机化性肺炎15例;其他5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肺梗死1例,尘肺1例,炎性假瘤1例,间质性肺炎1例)。从肺穿刺到得到明确病理诊断的时间平均为4天。并发症主要为气胸,为51例(占总数的34.9%),其中大多数(48例,94.1%)为少量气胸,无需特别处理,其中3例(占总数的2.1%)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出血10例(6.8%),均为少量出血,无大咯血。无肺穿刺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延迟吸收性肺炎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和真菌感染。
张鹏宇张国清季勇张旻
关键词:肺穿刺活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