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Bismuth Ⅲa型肝门胆管癌的规范化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1例行肝门胆管癌(HC)根治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肝门胆管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Bismuth Ⅲa型HC病例的诊治过程,并综述国内外关于HC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Bismuth Ⅲa型H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为346.8μmol/L,行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BD)减黄后,行HC根治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肝门胆管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该例患者的总手术时间约为29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350 mL,术中未输血。术后病理学检查示中分化胆管腺癌,切缘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无转移(0/14)。术后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顺利,于术后第9天出院。患者已在门诊随访3年,随访期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复发或转移证据。结论术前减黄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针对Bismuth Ⅲa型HC,扩大肝切除术可提高HC患者的R0切除率并且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 汪旭马玉靖赵小龙金琦智尹树君董科
-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肝切除术
- 肝癌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90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90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组织标本8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90和CXCR4的表达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分析肝癌组织中CD90和CXCR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 82例肝癌组织中,CD90阳性表达65例(79.27%),CXCR4高表达49例(59.76%)。肝癌组织中CD90与CXCR4的表达均与患者是否携带乙肝病毒、肿瘤直径大小、结节数、血管侵犯情况、肿瘤分化情况及TNM分期有关,且CXCR4表达与包膜情况有关(均P<0.05)。肝癌组织中CD90、CXCR4的表达与患者术后1年复发有关(均P<0.05)。结论CD90与CXCR4在肝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临床检测CD90和CXCR4有助于及时了解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情况,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 汪旭董科俞小炯赵小龙张杰张浩
- 关键词:肝癌趋化因子受体4早期复发
- 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15岁,因"间断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20+天"于2015年5月8日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外形平坦,无皮疹、出血点及蜘蛛痣,无瘢痕。腹软,无肠型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Cullen征(-)Turner征(-)右上腹压痛,Murphy(-)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肿瘤标志物:CEA 227.80 ng/ml,CA125 34.7 U/ml,
- 汪旭陈哲宇
- 关键词:骨外尤文氏肉瘤蠕动波TURNER胆总管下段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输尿管导管内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中应用输尿管导管内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与常规一期缝合的优劣。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7),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输尿管导管内引流术。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试验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胰腺炎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发生术后胆漏1例,腹腔感染1例,胰腺炎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输尿管导管内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汪旭金琦智尹树君尹树君董科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
- 一种便于单人操作的胸穿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单人操作的胸穿针,包括:连接头、外壳和外针管,所述连接头的下侧设置有调节机构,其中包括阀筒、塑料旋板和调节板;所述外壳固定在阀筒的下端,且外壳的下侧设置有由支撑板和铁丝束组合构成的支撑机构;所述外...
- 汪旭卢浩黄芷棉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LC+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行LC+EST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传统OC+OCH+TD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统计分析两组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安全性与经济性较好,值得推广。
- 汪旭俞小炯
- 关键词: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
- 外周血T细胞受体多样性指数联合CD4/CD8+T细胞比值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多样性指数、CD4/CD8+T细胞比值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51例,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5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群、TCR多样性,比较不同预后转归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获得性免疫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外周血TCR多样性指数、CD4/CD8+比值、二者联合对HBV相关性肝癌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TCR多样性指数、CD4/CD8+比值水平等在健康人群与HBV相关性肝癌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TCR D50值、CD4+T细胞比例、CD4/CD8+均下降,而CD8+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TCR多样性指数、CD4/CD8+比值、二者联合预测疾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0.832、0.945。二者联合敏感度86.40%,特异度93.10%。结论 预后不良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获得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降低,TCR多样性指数、CD4/CD8+比值二者联合检测对于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上评估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不良预后的指标。
- 张第卓越姚豫桐杨卯竹黄孝伦汪旭
- 关键词:外周血
- 基于优势肿瘤细胞分组的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研究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优势肿瘤细胞分组的混合型肝癌(CHCC)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CHCC病例的临床资料,按其瘤体内优势细胞类型分为3组:A组(HCC优势组18例)、B组(ICC优势组13例)、C组(混合组7例),比较各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乙肝或丙肝感染例数、肿瘤数目和直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类型、脉管癌栓、门静脉/胆管受侵、卫星灶、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和AJCC分期等术中、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AFP值高于B组和C组(P<0.0125)。术后1年各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2.1%、62.7%和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9.3%、76.2%和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瘤体内优势肿瘤细胞比例有无差异,CHCC临床特征基本无差异,都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大部分肝切除。
- 张浩李娟俞小炯许建董科汪旭
- 关键词:混合型肝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