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田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腭裂
  • 5篇唇裂
  • 3篇术后
  • 2篇单侧
  • 2篇单侧唇裂
  • 2篇术后效果
  • 2篇细胞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腭裂
  • 2篇小鼠
  • 2篇后效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对称性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婴幼

机构

  • 13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夏田
  • 9篇石冰
  • 9篇邓典智
  • 8篇刘果生
  • 8篇陈锦文
  • 7篇罗良
  • 3篇张三友
  • 1篇毛祖彝
  • 1篇肖林
  • 1篇高秀坤
  • 1篇张晓光
  • 1篇周宏远
  • 1篇刘松筠
  • 1篇陈渝斌
  • 1篇李世绩

传媒

  • 1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口...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唇裂术后效果全面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3
1990年
本文根据正常人面部各组织器官呈对称的特点,以单側唇裂患者健侧鼻和上唇的结构形态为标准来对称地评价患侧的术后效果。对可用直线测量的结构用客观测量法进行评价,对不能用测量法评价的结构则用描述较详细的主观美学评价法评价,同时还对鼻和上唇的一些功能加以评价,使之构成一个由主观、客观和功能评价三部分构成的一个全面而精确的单侧唇裂术后效果的评价方法。
夏田邓典智张三友刘果生陈锦文罗良石冰
关键词:唇裂术后效果对称性
全面评价法对Millard法单侧唇裂整复术后效果的评价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应用全面评价法,对61例接受 Millard 法手术的单侧唇裂患者术后一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床Ⅱ~0分类中,健患侧上唇面积比大于0.9患者的术后效果优于面积比小于0.9的患者(P<0.01);Ⅲ~0分类中,上唇面积比大于0.7患者的术后效果优于面积比小于0.7之患者(P<0.05),健患侧鼻翼基部唇峰距差值越大,术后效果越差(P<0.001,r=-0.791)。健患侧上唇面积比值越小,术后效果越差(P<0.001,r=0.5854)。患侧唇峰点处裂隙越宽,术后效果亦越差(P<0.001,r=-0.6364)。
夏田邓典智张三友刘果生陈锦文罗良石冰
关键词:唇裂整复
计算机辅助单侧唇裂的分类、治疗及疗效预测的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由于缺乏一种能较全面代表单侧唇裂患者畸形特点的分类法和对术后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使过去的众多研究中研究对象间和研究结果之间无可比性,导致了各自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本研究将临床61例单侧唇裂患者的一般性资料、鼻和上唇的平面图形数据及畸形特点数据输入并储存于计算机内。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健患侧上唇面积比并按新的分类法分类。根据需要,计算机可在已储存的大量患者资料中自动查找并输出与预行手术新患者畸形特点基本一致的原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图形资料。以便对新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对其可能获得之疗效进行预测。
夏田邓典智张晓光张三友刘果生陈锦文罗良石冰
关键词:唇裂计算机
腭裂语音的评价方法被引量:4
1990年
腭裂患者的主要痛苦是语音功能的障碍。因而,恢复腭裂患者正常的语音功能是手术治疗腭裂的一个主要目的。对腭裂患者行语音功能评价的目的是了解不同患者语音缺陷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患者的语音治疗。目前虽然没有一种能对患者多方面语音特点作出全面而精确评价的方法,但仍能通过综合应用多种主观的听音评价和客观的仪器测量评价方法来对患者的语音功能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判断。
夏田邓典智
关键词:腭裂语音功能语音治疗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状况的调查被引量:4
2000年
陈渝斌夏田石冰
关键词:腭裂
婴幼儿唇裂患者颌面的照相方法及其重复性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欲获得同一患者手术前,术中、术后的同位可重复性照片,作者根据立体几何学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婴幼儿的照相方法。通过对24名正常婴幼儿的间隔10分钟,6天时间的3次照相的重复性检验,出现改变的项目占照相重复检测项目的11%(2/18).作者提出进一步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采用计算机自动校正照相误差。
石冰邓典智刘果生陈锦文夏田
关键词:婴幼儿唇裂
先天性腭裂小鼠动物模型组织发育的微机图象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胚胎的腭突水平化运动是一个复杂的与口鼻腔发育、下颌运动、舌体下降以及上颌发育密切相关的动态过程。本文目的是在经 DEX 诱发的 A 系小鼠腭裂动物模型上,使用微机图象分析系统,准确地测试小鼠头部冠状切面下的硬腭前、中、后份以及软腭平面的有关线段组织,量化地反映出 DEX 对腭部发育的影响,全面评价颅面诸结构对腭部发育的协调作用,进而探讨 DEX 诱发小鼠腭裂的可能机理。
罗良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石冰
关键词:微机图象分析腭裂
A 系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组织酶学变化及其与腭、舌、颌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DEX 作用后的 A 系小鼠,其舌、腭、颌组织的有关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DEX 作用后的小鼠,腭胚突骨钙代谢活动加强。在发育早期(13^(14)~14~8),细胞有氧代谢酶类活性较高,而无氧代谢及核酸代谢在碍突发育后期较低,表明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此与腭突发育不良有关。颌骨区骨钙代谢的酶活性较正常小鼠过早过强,有氧代谢酶类活性较高,无氧代谢及核酸代谢活性水平偏低,颌骨有早熟性改变。
罗良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石冰
关键词:腭裂酶活性
组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及前列腺素E_2浓度变化对A系腭裂小鼠腭、舌、下颌的影响被引量:3
1993年
通过检测地塞米松(DEX)作用后 A 系小鼠腭、舌、颌骨组织的环—磷酸腺苷(cAMP)及前列腺素E_2(PGE_2)的活性水平及其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 A 系小鼠腭裂的可能原因。结果,A 系胎鼠的腭胚突组织在闭合期之前(14^(20))实验蛆(DEX 组)低于对照组,腭闭合后期(15^(8~20))对照组浓度迅速下降而低于 DEX 组。PGE_2腭闭合前 DEX 组低于对照组,腭闭合后期出现极高的峰值。舌组织、下颌骨组织内 cAMP,PGE_2两组相似。
罗良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石冰
关键词:腭裂环磷酸腺苷前列腺素
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研究
1993年
采用双同步化制备高分辨染色体技术对20例口腔鳞癌患者及20例对照组健康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口腔鳞癌患者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聚类分析提示,染色体数目畸变多见于 D,E 和 G 组,染色体结构畸变多见于 A组,最常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为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断裂,在某些病例还观察到一些异常染色体。提示:口腔鳞癌患者存在全身染色体不稳定性,同时讨论了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意义。
肖林李世绩周宏远高秀坤毛祖彝刘松筠夏田
关键词:鳞癌口腔肿瘤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