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典智

作品数:48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唇裂
  • 18篇单侧
  • 17篇单侧唇裂
  • 16篇腭裂
  • 12篇修复术
  • 10篇先天
  • 10篇先天性
  • 8篇整复
  • 7篇术后
  • 7篇先天性单侧唇...
  • 6篇上颌
  • 6篇上颌骨
  • 6篇手术
  • 6篇颌骨
  • 6篇畸形
  • 5篇上颌骨生长
  • 5篇MILLAR...
  • 4篇外科
  • 4篇MILLAR...
  • 4篇唇裂修复

机构

  • 43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第二人...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8篇邓典智
  • 30篇石冰
  • 20篇陈锦文
  • 19篇刘果生
  • 13篇罗良
  • 9篇夏田
  • 4篇李声伟
  • 3篇张三友
  • 3篇郑广宁
  • 3篇王洪涛
  • 3篇左晖
  • 2篇郑谦
  • 2篇王翰章
  • 2篇王大章
  • 1篇白丁
  • 1篇彭泽勋
  • 1篇王模堂
  • 1篇石冰
  • 1篇左晖
  • 1篇宋庆高

传媒

  • 17篇华西口腔医学...
  • 7篇现代口腔医学...
  • 6篇临床口腔医学...
  • 4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纵横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医学美学与美...
  • 1篇国外医学(口...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8篇1992
  • 4篇1991
  • 5篇1990
  • 2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单侧唇裂Millard法整复效果的自身对照及与正常对照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对Millard法整复的113例单侧唇裂患者手术前后鼻、唇部各解剖结构的变化自身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Ⅰ°~Ⅲ°唇裂术后改善的指标占全部检测指标的比例分别为20%、60%、80%。但能改善到接近正常人生理性非对称率的指标占改善指标的比例则为Ⅰ°>Ⅱ°>Ⅲ°。与正常组对比研究可见术后上唇1项指标及鼻部三项指标未能达到正常值之列。表明Millard法对唇部修复的效果较为理想。
邓典智石冰刘果生陈锦文夏田
关键词:唇裂MILLARD修复术
单侧唇裂鼻畸形外科矫治的探讨
1991年
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矫治应该是唇裂治疗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一个极难以完美解决的难题,故历来都是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医师比较关注的热点。唇裂鼻畸形的修复方法很多,然而效果均不甚理想,实有探讨其原因的必要。近年来。
邓典智
关键词:唇裂畸形
单侧唇裂术后效果全面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3
1990年
本文根据正常人面部各组织器官呈对称的特点,以单側唇裂患者健侧鼻和上唇的结构形态为标准来对称地评价患侧的术后效果。对可用直线测量的结构用客观测量法进行评价,对不能用测量法评价的结构则用描述较详细的主观美学评价法评价,同时还对鼻和上唇的一些功能加以评价,使之构成一个由主观、客观和功能评价三部分构成的一个全面而精确的单侧唇裂术后效果的评价方法。
夏田邓典智张三友刘果生陈锦文罗良石冰
关键词:唇裂术后效果对称性
全面评价法对Millard法单侧唇裂整复术后效果的评价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应用全面评价法,对61例接受 Millard 法手术的单侧唇裂患者术后一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床Ⅱ~0分类中,健患侧上唇面积比大于0.9患者的术后效果优于面积比小于0.9的患者(P<0.01);Ⅲ~0分类中,上唇面积比大于0.7患者的术后效果优于面积比小于0.7之患者(P<0.05),健患侧鼻翼基部唇峰距差值越大,术后效果越差(P<0.001,r=-0.791)。健患侧上唇面积比值越小,术后效果越差(P<0.001,r=0.5854)。患侧唇峰点处裂隙越宽,术后效果亦越差(P<0.001,r=-0.6364)。
夏田邓典智张三友刘果生陈锦文罗良石冰
关键词:唇裂整复
唇裂修复术对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裂手术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LP)均已行手术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影测量和定位拍照分析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并与正常对照组同龄者分组进行比较。结果UCLP的唇腭裂均修复组与仅唇裂修复组,上颌骨相对于颅底均有明显的后退,并且上颌骨长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小。软组织测量中,UCLP的上唇面积、上白唇高、上唇长度、口裂宽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上红唇高差异无显著性。鼻底凸度、上唇凸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下唇凸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唇裂手术对UCLP上颌骨向前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软组织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宋庆高石冰左晖邓典智郑谦
关键词:唇腭裂唇裂修复术腭裂修复术上颌骨
用唇裂术后评价方法检测正常人面部生长发育的变化被引量:5
1994年
本文应用计算机辅助唇裂测量分析系统,以评价唇裂术后效果的测量方法,对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期的正常人面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由乳牙列期到混合牙列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数多于由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期,但多在“正常人”的生理性非对称率范围之内。本文就其与唇裂术后评价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石冰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
关键词:面部
双侧唇裂术后唇部畸形的二期整复探讨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根据双侧唇裂初期整复术后所出现的唇部畸形的表现,将其分为两大类,即①上唇宽度≥下唇宽度;②上唇宽度明显小于下唇。针对这两大类畸形,作者提出了几种矫治手术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用于相应畸形的矫治,均获得较为肯定的临床效果。
刘果生邓典智夏田陈锦文罗良石冰
关键词:唇裂矫治术
先天性腭裂小鼠动物模型组织发育的微机图象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胚胎的腭突水平化运动是一个复杂的与口鼻腔发育、下颌运动、舌体下降以及上颌发育密切相关的动态过程。本文目的是在经 DEX 诱发的 A 系小鼠腭裂动物模型上,使用微机图象分析系统,准确地测试小鼠头部冠状切面下的硬腭前、中、后份以及软腭平面的有关线段组织,量化地反映出 DEX 对腭部发育的影响,全面评价颅面诸结构对腭部发育的协调作用,进而探讨 DEX 诱发小鼠腭裂的可能机理。
罗良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石冰
关键词:微机图象分析腭裂
A 系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组织酶学变化及其与腭、舌、颌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DEX 作用后的 A 系小鼠,其舌、腭、颌组织的有关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DEX 作用后的小鼠,腭胚突骨钙代谢活动加强。在发育早期(13^(14)~14~8),细胞有氧代谢酶类活性较高,而无氧代谢及核酸代谢在碍突发育后期较低,表明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此与腭突发育不良有关。颌骨区骨钙代谢的酶活性较正常小鼠过早过强,有氧代谢酶类活性较高,无氧代谢及核酸代谢活性水平偏低,颌骨有早熟性改变。
罗良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石冰
关键词:腭裂酶活性
组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及前列腺素E_2浓度变化对A系腭裂小鼠腭、舌、下颌的影响被引量:3
1993年
通过检测地塞米松(DEX)作用后 A 系小鼠腭、舌、颌骨组织的环—磷酸腺苷(cAMP)及前列腺素E_2(PGE_2)的活性水平及其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 A 系小鼠腭裂的可能原因。结果,A 系胎鼠的腭胚突组织在闭合期之前(14^(20))实验蛆(DEX 组)低于对照组,腭闭合后期(15^(8~20))对照组浓度迅速下降而低于 DEX 组。PGE_2腭闭合前 DEX 组低于对照组,腭闭合后期出现极高的峰值。舌组织、下颌骨组织内 cAMP,PGE_2两组相似。
罗良邓典智陈锦文刘果生夏田石冰
关键词:腭裂环磷酸腺苷前列腺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