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力

作品数:18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罕见病
  • 2篇电离辐射
  • 2篇诊疗
  • 2篇门诊
  • 1篇蛋白
  • 1篇低剂量
  • 1篇学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水肿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指标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医生
  • 1篇医学教育
  • 1篇遗传性血管性...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机构

  • 16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西南财经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16篇龚力
  • 8篇何谦
  • 7篇万智
  • 4篇孙爱娟
  • 3篇李琴
  • 3篇李东泽
  • 3篇何晓俐
  • 2篇向阳
  • 1篇李薇
  • 1篇张海宏
  • 1篇米方林
  • 1篇贾丹
  • 1篇邱亚
  • 1篇张睿
  • 1篇程南生
  • 1篇陈可欣
  • 1篇谭明英
  • 1篇杨利
  • 1篇龙婷
  • 1篇李琴

传媒

  • 8篇华西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医院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文本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梳理我国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分析总结相关政策文本的侧重点及潜在问题,为后续制订与完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2023年国家层面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文件,构建基于内容分析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并对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进行两两之间的交叉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政策文本39份。政策工具维度共编码112条,其中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工具分别占比62.5%、30.36%、7.14%。利益相关者维度编码229条,其中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单位、患者及家庭分别占比42.79%、19.65%、19.65%、17.90%。政策力度的平均分数为2.2分。交叉分析显示,供给型工具、环境型工具、需求型工具维度下均为政府部门占比最高(分别为45.76%、43.45%、32.00%);环境型工具的政策力度最大(124分);政府部门的政策力度最大(78分)。结论我国罕见病政策工具设计及配置存在一定失衡,罕见病政策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分布不均。虽然罕见病领域政策效力整体呈正增长趋势,但可能存在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和政策力度不匹配的问题。
龚力向阳向阳马晓碗卜嘉彬万智万智
关键词:罕见病利益相关者文本研究
C1酯酶抑制剂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研究进展
2025年
C1酯酶抑制剂(complement 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血浆级联反应中的重要调节物质,能够调节补体系统、缓激肽释放系统。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编码C1-INH的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体内C1-INH水平降低或功能障碍。C1-INH替代治疗是控制HAE发作的主要治疗策略之一。该文主要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C1-INH治疗HAE的进展进行概述,为临床医生对HAE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孙芹张海宏龚力万智
关键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门诊伤口换药与疼痛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门诊伤口换药时所致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换药中心作清洁伤口换药的患者,在换药后作疼痛的自评分。结果共调查267例,疼痛评分高于3分占22.85%,其中拔管较拆线疼痛感明显,伤口部位在下肢较上肢或其他部位时疼痛更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伤口类型制订减轻疼痛的换药程序。
陈可欣龚力何晓俐
关键词:伤口换药疼痛评分
低剂量电离辐射效应及对我国放射从业人员甲状腺功能及结节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电离辐射,特别是X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在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电离辐射也是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之一,可能会对放射性职业人群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会对放射从业人员产生甲状腺功能下降和其他甲状腺疾病,本文对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我国职业从业人员甲状腺功能及结节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龚力何谦
关键词:电离辐射甲状腺
创新公立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供给模式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为推进分级医疗,更好地履行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提高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工作。方法:对医院2013-2015年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中心2331例患者信息,采用卡方检验及趋势卡方检验进行资料分析,总结医院创新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供给模式,会诊后通过随访疗效及满意度评价。结果:3年中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数呈逐年增加势态,不同年度多学科会诊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7,P=0.001)。申请多学科联合门诊目的:要求明确诊断664例(28.5%);诊断已明确寻求治疗方案1667例(71.5%)。会诊后随访治疗效果:痊愈418例(17.9%);好转1473例(63.2%);无明显改善123例(5.3%);死亡37例(1.6%);失去随访280例(12.0%)。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心病种数量逐年增加,且不同年度间多学科联合门诊病种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44,P<0.001)。不同年度患者对多学科联合会诊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90.1%增加到2015年的97.1%(χ~2=30.51,P_(fortrend)<0.001)。结论:优化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推动了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区域医疗协作;拓展了医院疑难重症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李琴孙爱娟龚力谭明英杨利龙婷
PDCA循环在提高护士规范处理门诊医生停替诊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门诊护士对医生停(替)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为规范门诊医生停替诊管理,提高门诊接诊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门诊10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了解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门诊护士对医生停(替)诊处理规范的掌握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比较,门诊护士在规范处理医生停(替)诊的处理原则,处理流程完全知晓率分别由63.4%、54.5%、36.6%上升至100.0%,实际处理正确率由82.2%提高至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门诊护士对医生停(替)诊处理规范的知晓率和实际处理的正确率,对门诊医疗质量保证及资源有效利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何谦龚力李薇何晓俐
关键词:PDCA循环护士门诊医生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乳腺癌已成为当今社会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内源性雌激素暴露、生育史、乳腺良性疾病、遗传因素、生活行为习惯等。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分子亚型包括Luminal A、Luminal B、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及三阴性。通过研究影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及改善预后。但目前部分危险因素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影响尚无定论,后续可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随访研究进行验证。
龚力孙爱娟李琴苟悦何谦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亚型LUMINALLUMINAL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三阴性乳腺癌
罕见病新型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华西经验被引量:3
2021年
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罕见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采取"一凝聚+四整合"罕见病管理模式,通过凝聚管理核心,整合临床资源、区域联盟资源、培训资源及研究资源,探索全方位服务罕见病患者的解决方案。该文以探讨区域中心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为目的,介绍了上述罕见病管理模式,旨在通过推广该模式,集中临床科室和研究所(室)的优势,加大区域整合力度,发挥区域联盟在临床诊疗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作用,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促进罕见病新药和新技术的突破,造福我国罕见病患者。
龚力何谦李景宇李东泽陈一龙万智
关键词:罕见病
基于知识图谱的罕见病就医决策引擎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罕见病存在患者病例数少、社会知晓率低、确诊时间长的问题,"针对性配医"是帮助罕见病患者开始正确诊疗路径的第一步。该文介绍了通过构建罕见病及专家融合型知识图谱、利用智能问答系统、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设计出的一款针对患者的罕见病就医决策引擎。此引擎可以通过患者画像等信息进行罕见病预筛查,并向患者推荐最佳就医路径,从而提高罕见病患者就医效率,有效推动我国罕见病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增强罕见病就医决策能力。
陈一龙卜嘉彬李景宇李东泽龚力万智
关键词:罕见病知识图谱
罕见病多学科诊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分析及思考
2024年
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及患病率极低的疾病,具有诊断难、治疗难、用药难等特点。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主要诊治模式。国内外多家医院已经开始将MDT应用在罕见病诊疗过程中。该文针对国内外罕见病MDT模式进行介绍,重点阐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罕见病MDT服务体系开展模式、工作流程与内容,同时探讨目前罕见病MDT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旨在为我国罕见病MDT模式的创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马晓碗龚力何谦卜嘉彬贾丹
关键词:罕见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