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大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电磁阀
  • 3篇研磨
  • 3篇研磨装置
  • 3篇玉米
  • 3篇上位机
  • 3篇手动
  • 3篇启停
  • 3篇自动抽取
  • 3篇淋溶
  • 3篇交叉污染
  • 3篇铰链
  • 3篇抽取
  • 3篇存取
  • 2篇水分
  • 2篇农田
  • 2篇作物
  • 2篇夏玉米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机构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津农学院

作者

  • 13篇丁大伟
  • 11篇刘安能
  • 8篇王和洲
  • 6篇陈金平
  • 4篇李中阳
  • 3篇张笑培
  • 3篇杨慎骄
  • 3篇武鹏举
  • 2篇张志新
  • 1篇宋妮
  • 1篇王景雷
  • 1篇刘春成

传媒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土壤淋溶水收集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淋溶水收集检测系统,包括存取淋溶水的储水装置、和用于自动抽取、收集、检测淋溶水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单元、传输单元和上位机,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水位检测模块、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刘安能王和洲魏玉洁张红霞谢坤丁大伟
追肥对受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恢复效应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寻求适宜的追肥方案,最大程度恢复受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方法】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6-9月,采用测坑模拟淹水的方法,在河南商丘开展了夏玉米淹水和排水后不同施肥方案的试验研究。夏玉米拔节-抽雄阶段,以淹水(W1)和不淹水(W2)为主处理,排水后施肥方案为副处理,分别为:不追肥处理(CK)、N 100 kg/hm^2处理(F1)、N 100 kg/hm^2+P2O575 kg/hm^2处理(F2)、N 100 kg/hm^2+K2O 75 kg/hm^2处理(F3)和N 100 kg/hm^2+P2O575 kg/hm^2+K2O 75 kg/hm^2处理(F4),试验小区重复3次。【结果】W1处理的玉米群体株高、株高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和产量比W2处理分别下降了4.6%、45.9%、10.9%和24.3%;对于淹水处理,排水后不同追肥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淹水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所造成的危害(P<0.05),其中追肥F3处理的玉米群体株高比CK、F1和F2处理分别提高6.6%、4.7%和3.3%,株高整齐度分别增加130.8%、94.4%和48.3%,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7.7%、9.7%和6.9%,产量分别增加20.9%、15.7%和13.1%,F3处理和F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淹水显著降低了夏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P<0.05),在淹水条件下,F3处理和F4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受淹玉米在排水后,追施氮肥对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恢复效应(P<0.05),同时增施钾肥对氮肥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的作用(P<0.05)。在夏玉米生产区,对于受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恢复,氮钾配施氮100 kg/hm^2+K2O 75 kg/hm^2是较为适宜的灾后追肥方案。
丁大伟雍蓓蓓陈金平
关键词:淹水玉米
一种桶栽土壤水分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栽土壤水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杠杆、第二杠杆和设置在地表土壤中的栽培桶,所述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均为长条形板,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刘安能王和洲李中阳丁大伟陈金平雍蓓蓓
文献传递
豫东农田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农田生态系统耕层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方法】于2010—2020年对河南商丘固定区域内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盐分特征进行观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及Piper图分析方法,研究观测区域中土壤及水体盐分特征长期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结果】降水量增加是引发耕层土壤(0~20 cm)盐分离子升高的重要原因。耕层土壤电导率最大值通常出现在10—11月,其与8月降水量的线性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式为y=0.7943x+126.65,R2为0.6313,P<0.05)。2020年耕层土壤(0~20 cm)、浅层土壤(0~100 cm)及浅层地下水中Ca^(2+)、Mg^(2+)、Na^(+)、HCO_(3)^(-)、SO_(4)^(2-)、Cl^(-)及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同时,2020年耕层土壤浸出液、浅层地下水及流动地表水水化学类型表现出高度相似性,表明耕层土壤与水体可溶性盐离子存在密切联系。【结论】豫东地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降水量、地下水位与10月的耕层及浅层土壤电导率表现为正向关系,且耕层土壤是水体可溶性盐离子的重要来源。
任文丁大伟刘安能刘安能雍蓓蓓陈金平郭成士张志新刘春成李中阳
关键词:土壤电导率耕层土壤水环境
一种手动土壤研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土壤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围挡框和研磨器,其中,所述的底座与围挡框相对设置,所述的底座上与围挡框之间设置有衬垫,所述的围挡框由挡板与设置在挡板四周的第一侧栏和第二侧栏构成,所述的研磨器设置在底座与围挡...
杨慎骄王和洲张笑培雍蓓蓓武鹏举丁大伟谢坤刘安能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淋溶水收集检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淋溶水收集检测系统,包括存取淋溶水的储水装置、和用于自动抽取、收集、检测淋溶水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执行单元、传输单元和上位机,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水位检测模块、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
刘安能王和洲魏玉洁张红霞谢坤丁大伟
文献传递
不同灌水策略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于2013—2014年在河南商丘开展了5个灌水处理(T1:苗期水45 mm+拔节水60 mm+灌浆水60 mm+成熟期水45mm,T2:苗期水45 mm+拔节水60 mm+灌浆水60 mm,T3:拔节水60 mm+灌浆水60 mm,T4:拔节水60 mm,T5:灌浆水60 mm)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夏玉米阶段耗水量、总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收获穗数、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灌水处理的耗水量均显著大于不灌水处理(P<0.05),且随着整个生育期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显著提高。2013年和2014年,灌拔节水和灌浆水处理(T3)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T1处理(P<0.05),产量分别下降8.0%和8.9%,水分利用效率则分别提高5.3%和0.5%。灌水显著影响了夏玉米的收获穗数、穗粒数和百粒质量。2 a的苗期灌水处理(T1和T2)显著提高了夏玉米的收获穗数(P<0.05),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水处理(T3)的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均显著大于只灌拔节水(T4)和只灌灌浆水(T5)的处理(P<0.05),但收获穗数差异不显著。在节水灌溉的条件下,黄淮海平原夏玉米主产区要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灌拔节水和灌浆水是最基本的灌水策略。
陈金平王和洲刘安能丁大伟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夏玉米产量构成要素
一种手动土壤研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土壤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围挡框和研磨器,其中,所述的底座与围挡框相对设置,所述的底座上与围挡框之间设置有衬垫,所述的围挡框由挡板与设置在挡板四周的第一侧栏和第二侧栏构成,所述的研磨器设置在底座与围挡...
杨慎骄王和洲张笑培雍蓓蓓武鹏举丁大伟谢坤刘安能
一种手动土壤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土壤研磨装置,包括:底座、围挡框和研磨器,其中,所述的底座与围挡框相对设置,所述的底座上与围挡框之间设置有衬垫,所述的围挡框由挡板与设置在挡板四周的第一侧栏和第二侧栏构成,所述的研磨器设置在底座与...
杨慎骄王和洲张笑培雍蓓蓓武鹏举丁大伟谢坤刘安能
文献传递
豫东潮土区近14年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演变及其对施肥的响应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土壤肥力是作物产量的基础和科学施肥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了豫东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最近14年的监测数据,以明确常规化肥施用模式下农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演变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为潮土区农田科学合理施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数据来自河南商丘实验站6个定位监测点,基于2006—2019年对0—20、20—40 cm土层9个土壤肥力指标(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pH、土壤容重)的监测结果以及农田施肥量和作物产量的调查结果,运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采用通径系数方法分析农田氮磷钾化肥施用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6个农田监测点0—20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及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均逐渐增加,2019年较2006年分别增加了84.1%、165.0%、28.0%、57.0%、61.6%、277.3%、0.37,速效磷含量总体变化不显著;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及IFI总体表现为逐渐增加,全氮、速效磷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0—10、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14年间,氮、磷化肥和氮磷钾化肥总施用量呈增加趋势,2019年较2006年分别增加了79.0%、186.0%和73.8%。2019年小麦和玉米总产量较2006年增加了4.2%,作物产量增幅明显小于化肥投入量的增幅。通径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9年间氮、磷、钾化肥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值分别为0.718、0.710、0.710,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值分别为1.091、1.087、1.087,而2010—2019年间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值分别为0.523、0.364、−0.620,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值分别为0.911、0.884、−1.108,明显低于2006—2009年。【结论】从2006到2019年的14年间,豫东潮土区农田化肥施用量增加了73.8%,而农作物产量仅增加了4.2%,且氮�
郭成士谢坤丁大伟刘安能刘安能陈金平雍蓓蓓陈金平
关键词:潮土土壤肥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