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思莹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机车
  • 3篇车轮
  • 2篇轮轨
  • 2篇轮轨接触
  • 2篇机车车轮
  • 2篇尖轨
  • 1篇弹塑性接触
  • 1篇道岔
  • 1篇道岔尖轨
  • 1篇动力学
  • 1篇运行性
  • 1篇运行性能
  • 1篇重载
  • 1篇轮对
  • 1篇轮径
  • 1篇轮径差
  • 1篇磨耗
  • 1篇机车轮
  • 1篇机车轮对
  • 1篇冲角

机构

  • 3篇大连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3篇徐永绥
  • 3篇刘思莹
  • 2篇孙传喜
  • 2篇马贺
  • 1篇张军

传媒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尖轨磨耗与加强技术研究
2017年
针对重载道岔尖轨磨耗问题,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测量不同磨耗时期的机车车轮型面,建立机车车轮与不同位置道岔尖轨三维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弹塑性计算,分析不同轮轨匹配状态与尖轨磨耗规律,研究尖轨加强技术对轮轨匹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标准轮轨接触时,尖轨上接触斑呈狭长条状,接触面积小,尖轨2 m位置处等效应力达到最大值790.8 MPa,其磨耗情况最严重;不同磨耗车轮与尖轨接触时,磨耗中期车轮与尖轨接触情况较好,磨耗末期车轮与尖轨接触情况较差,使得尖轨磨耗加剧;采取切削基本轨加厚尖轨的技术,可提高轮轨之间的接触斑面积,减小其等效应力,进而提高尖轨的使用寿命.
刘思莹徐永绥张军孙传喜
关键词:重载尖轨机车车轮磨耗
冲角对车轮与道岔尖轨弹塑性接触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在机车运行中轮轨间存在冲角,改变轮轨接触关系.针对冲角对车轮与尖轨接触的影响问题,建立了车轮—尖轨接触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不同冲角工况下的接触情况.结果表明:轮轨间冲角的存在,导致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发生改变,基本轨和尖轨接触斑中心不在同一钢轨横断面上,冲角越大,超前或滞后的数值越大;车轮与尖轨接触法向力随冲角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冲角工况下车轮与尖轨的接触等效应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最大等效应力均出现在2 m位置处;冲角的增大会造成尖轨前端等效应力增大,导致车轮轮缘与尖轨的磨耗增加,降低车轮和尖轨的使用寿命.
刘思莹张军马贺徐永绥
关键词:冲角道岔尖轨轮轨接触机车车轮
轮径差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及轮轨接触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机车同轴左右车轮存在直径不一致的情况,改变了轮轨的接触状态。针对机车同轴轮径差的问题,建立了机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轮轨接触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和动载荷作用下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同轴轮径差对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同轴轮径差的存在,轮轨间的动载荷发生变化。当内侧车轮直径小于外侧车轮直径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车曲线通过;反之则会降低曲线通过性能。与无轮径差相比,同轴轮径差存在时,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发生改变,等效应力增大,导致磨耗增加,降低车轮和钢轨的使用寿命。
刘思莹徐永绥张军马贺孙传喜
关键词:机车轮对轮径差动力学轮轨接触运行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