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聪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动员
  • 1篇信息扩散
  • 1篇指纹
  • 1篇人类社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动员
  • 1篇社会化
  • 1篇数字指纹
  • 1篇腾讯
  • 1篇乡村
  • 1篇门槛
  • 1篇门槛模型
  • 1篇扩散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工作队
  • 1篇公益
  • 1篇扶贫
  • 1篇大数据
  • 1篇众筹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陈志聪

传媒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学术评论
  • 1篇中国网络传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门槛模型的微博信息扩散研究
2017年
社交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分享或散布消息的一种流行方式。这些传播行为的各种形式就像是一种“数字指纹”,为研究者对人类的传播行为进行分析提供了一种非介入的方式,尤其是信息扩散的过程。
陈志聪
关键词:信息扩散门槛人类社会数字指纹社会化
工作队的混合组织程度对地区乡村振兴效果的影响——来自贵州扶贫大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2022年
工作队是我国独特的基层组织之一,它通常采取“混合编队”的方式,工作成员往往选派自不同职能和层级的单位。但是,工作队的乡村振兴效果在学界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工作队的多样性构成方式是否能够打破实践过程中来自在地复杂场景的阻碍,从而发挥混合组织本身的优势。本文通过使用贵州扶贫大数据构造贵州省拥有原建档立卡户的所有行政村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工作队组织混合程度对于村级乡村振兴效果的影响进行非线性关系检验后发现:工作队的组织混合特征不仅巩固了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还促进了地区的多维度发展,对地区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但工作队的混合程度,在政策执行效果方面存在理论上的边界效应,故应在保持工作队组织多样性的同时,保证一定本地干部的参与比例。
李树陈志聪冉征
关键词:工作队
作为社会动员过程的互联网众筹公益——以腾讯乐捐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互联网众筹公益项目的筹款过程是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本文从资源动员理论的角度切入,利用从腾讯乐捐网站抓取的数据,考察了影响众筹公益项目的社会动员能力(筹款能力)的因素。本文研究发现:互联网众筹公益项目的筹款能力差异很大,筹款金额与排名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长尾特征;项目自身的属性特点如项目类型、目标金额、项目发起人和地点均显著影响其社会动员能力;对社交媒体使用,能够大大地提高公益项目的资源动员能力,尤其是腾讯乐捐特有的'一起捐'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社会关系网络中强大的人际传播能力,以超线性增长的速度带来捐助人数的提升,从而大大提升项目的资源动员能力。
陈志聪秦强王成军
关键词:社会动员众筹公益互联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