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家洁

作品数:34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1篇病毒
  • 9篇疫苗
  • 7篇肝炎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抗体
  • 5篇抗体水平
  • 5篇脊髓灰质炎
  • 5篇风疹
  • 4篇腮腺炎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腮腺炎
  • 4篇麻疹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脊髓灰质炎疫...
  • 3篇甲型

机构

  • 3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阿坝州疾病预...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甘孜州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绵阳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卫生和...

作者

  • 32篇刘家洁
  • 27篇李银乔
  • 27篇刘宇
  • 15篇漆琪
  • 11篇陈筱纯
  • 11篇杜飞
  • 10篇方刚
  • 10篇敬嵛淋
  • 9篇刘丽珺
  • 6篇马千里
  • 6篇胡新
  • 5篇童文彬
  • 5篇王进
  • 5篇覃志英
  • 5篇陈娜
  • 5篇郑红茹
  • 4篇付清培
  • 4篇刘青恋
  • 4篇刘力铭
  • 4篇马晓珍

传媒

  • 14篇预防医学情报...
  • 11篇中国疫苗和免...
  • 5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2016年四川省麻疹病例临床症状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2-2016年麻疹病例的临床症状特征。方法通过全国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对临床症状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2012-2016年4 092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出疹4 015例(98.12%)、发热3 991例(97.53%)、咳嗽3 687例(90.10%)、结膜炎2 627例(64.20%)、卡他2 323例(56.77%)和柯氏斑1 924例(47.02%);咳嗽、卡他和结膜炎同时存在1 715例(41.91%);合并肺炎和/或腹泻1 076例(26.30%)。出疹、卡他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病例的临床症状少。结论麻疹病例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并受年龄和接种MCV的影响。应加强实验室监测以及时发现麻疹病例。
刘家洁漆琪刘宇李银乔陈筱纯
关键词:麻疹临床症状
四川省甲肝减毒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流行病学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四川省甲肝减毒活疫苗(简称"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以来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的全省甲肝发病情况、甲肝突发公共卫生、甲肝疫苗接种率事件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全省甲肝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疫苗实际保护率逐年上升至79.21%(2014年)。全省甲肝报告发病率与甲肝疫苗调查接种率呈显著负相关(rs=-0.898,P<0.05)。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甲肝高发地区甲肝报告发病率下降显著,疫苗实际保护率达80%以上。全省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明显减少,2010-2014年全省仅发生1起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甲肝疫苗的保护效果显著。民族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仍需加强,以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保护效果。
敬嵛淋郑红茹漆琪马千里王进杜飞刘宇李银乔陈筱纯刘家洁胡新赵家俊方刚栾荣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甲肝甲肝减毒活疫苗
四川省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病毒/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循环事件的调查及其应急处置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四川省发生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病毒(VHPV)/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事件及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使用和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期,制定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OPV的策略提供补充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个案调查和标本检测、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儿童OPV接种率快速评估、病例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病毒学监测、OPV应急强化免疫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置。结果 2011-08/2012-02从送检的阿坝县4名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经鉴定为Ⅱ型(PV-Ⅱ),其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与Ⅱ型Sabin脊灰疫苗株比较,分别有5、6、8、11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分别为0.55%、0.66%、0.89%、1.22%,共享5个突变位点,且高度同源,根据WHO新修订的Ⅱ型VDPV鉴定标准,其中3例标本为VDPV,1例标本为VHPV,表明阿坝县发生了Ⅱ型VHPV/VDPV循环事件。事件发生后,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OPV强化免疫等多项应急处置措施,成功阻断了VHPV/VDPV循环传播,没有出现新发VHPV/VDPV病例。结论 OPV低免疫覆盖率,是本次VHPV/VDPV循环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避免VHPV/VDPV循环的出现和传播,在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和提高接种覆盖率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实施IPV替代OPV方案。
覃志英杜飞刘宇刘青恋付清培方世梅粘绪华童文彬马晓珍陈娜杨汝沛黄蓉娜王艳梅陈筱纯李银乔敬嵛淋刘家洁方刚
关键词:应急处置
2019年四川省风疹实验室确诊病例的人群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9年风疹实验室确诊病例的人群特征,为防控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麻疹风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四川省2019年风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并对该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四川省2019年报告的2255例风疹实验室确诊病例,66.3%来自学生、幼托儿童,年龄主要为13~34岁,居住在本县区的占总数的77.1%。其中13~17岁学生、18~34岁人群尤其是流动人群、育龄期妇女是需关注的群体。结论四川省的风疹防控工作除了保持辖区内的常住适龄儿童的含风疹成分疫苗高接种率外,仍需对13~17岁学生、18~34岁人群尤其是流动人群、育龄期妇女等人群开展RCVs补充免疫工作,以预防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敬嵛淋李银乔漆琪刘宇马千里刘家洁
关键词:风疹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四川省部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群中的保护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所致发病、肺炎和重症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采用病例-病例研究,对2022年2至7月四川省成都市和广安市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新冠病毒疫苗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肺炎和重症的VE以及经年龄、性别、基础性疾病调整后的VE(aVE,Adjusted vaccine effectivenes),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683例,均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感染,临床结局为发病、肺炎和重症分别是511例(30.4%)、66例(3.9%)和11例(0.7%),重症人群中90.9%(10/11)都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加强免疫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和肺炎的aVE分别是52.4%(95%CI:17.8%~72.4%)和81.6%(95%CI:60.0%~91.5%),基础免疫预防肺炎的a VE是69.2%(95%CI:26.9%~87.0%),未完成全程免疫不能有效预防发病和肺炎。结论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能有效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引起的发病和肺炎,且加强免疫比基础免疫预防肺炎的保护效果更高,未完成全程免疫不能有效预防发病和肺炎。所有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及时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尤其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
杨庆刘丽珺张恺刘家洁刘宇漆琪
2018年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2018年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和健康人群流腮抗体水平。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收集2018年四川省流腮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9个县(区)健康人群,检测血清流腮IgG抗体水平。结果2018年四川省共报告流腮病例15117例,发病率为18.21/10万;1月、4-7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0-4岁、5-9岁、10-14岁、≥15岁病例分别占14.90%、42.30%、28.92%、13.88%。健康人群流腮IgG抗体阳性率为63.12%(1200/1901);7个年龄组流腮IgG抗体阳性率在5.45%(<1.5岁组)-85.87%(≥20岁组)之间(χ^2=624.07,P<0.01)。结论四川省流腮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且健康人群流腮IgG抗体水平不高;建议将第2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
刘宇刘丽珺杨庆刘家洁李银乔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抗体水平
2005-2015年四川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通过了解2005-2015年四川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地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5年四川省报告的甲肝病例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四川省甲肝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了70.86%;全年均有发病,8、9月份为发病的最高峰,但流行高峰已呈现逐渐削平的趋势;年均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87∶1,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病,5~9岁组儿童发病相对较高,发病呈现2个年龄小高峰,分别为5~9岁和25~34岁;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高,为51.21%,其次是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为17.03%和6.31%。结论四川省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甲肝疫苗预防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卫生部门应继续做好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加强对高发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同时强化疫情监测和预测,及时识别暴发或流行。
刘宇胡新陈筱纯刘家洁李银乔赵家俊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2016年
目的分析和评价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灾区县和非灾区县的疾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甲肝、乙脑、流感和流脑4种疾病报告发病的变化情况。结果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后,灾区县平均发病率甲肝为2.617/10万~2.914/10万、乙脑为0.058/10万-0.083/10万、流脑为0.00/10万~0.005/10万和流感为1.36/10万;非灾区县平均发病率甲肝为4.201/10万~4.527/10万、乙脑为0.471/10万~0.531/10万、流脑为0.018/10万~0.020/10万和流感为12.579/10万。疾病发病率灾区县接种后较接种前甲肝下降55%~78%,乙脑下降53%~70%,流脑下降86%~100%,流感上升224.58%;非灾区县接种后较接种前甲肝下降30%~51%,乙脑下降46%~58%,流脑下降32%~86%,流感上升501.31%。疾病发病率下降幅度灾区县较非灾区县明显。结论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后,甲肝、乙脑、流脑和流感的发病率灾区县均低于非灾区县;灾区县自身发病率的变化除流感在接种后1年上升外,甲肝、乙脑和流脑的年平均发病率在接种后均呈现下降趋势;且灾区县疾病下降幅度普遍较非灾区县更明显。由此可见,本次在汶川地震灾区开展的甲肝、乙脑、流脑和流感4种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成功的,对今后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刘宇方刚杜飞刘家洁胡新赵家俊漆琪李银乔陈筱纯刘青恋王进马千里郑红茹敬嵛淋刘力铭付清培吴先萍祝小平沈骥
关键词:地震灾区群体性预防接种
2020年四川省1-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流行率和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2020年四川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1-14岁儿童,采集血清标本,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HBsAg,分析HBsAg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65%(16/968);1-4岁、5-9岁、10-14岁儿童分别为0.56%(2/354)、2.26%(7/310)、2.30%(7/3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sAg阳性、未测或状态不详的儿童较母亲HBsAg阴性的儿童的HBsAg阳性率高[OR(95%CI):12.94(1.09-153.54)、6.32(1.37-29.19)]。结论2020年四川省1-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显著下降;需加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乙肝母亲传播阻断措施。
刘力进漆琪李银乔刘家洁童文彬沈立萍杨庆张恺陈阳陈莉龙飞泽仁娜姆罗云康刘宇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影响因素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不同时间呼吸道样本中核酸及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咽拭子样本中新冠病毒载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igital PCR,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对2例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不同时间采集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同时使用胶体金法对采集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新冠抗原检测。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配对卡方检验比较dPCR法与qPCR法、dPCR法与胶体金法以及10种胶体金试剂检测的阳性率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Kappa系数判断结果一致性。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连续采集21份咽拭子样本,dPCR法检测ORF1ab基因的检测值为0~46080000 copies/ml,N基因检测值为0~45810000 copies/ml;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B连续采集18份咽拭子样本,dPCR法检测ORF1ab基因检测值为0~138500000 copies/ml,N基因检测值为0~121600000 copies/ml。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21份咽拭子样本经dPCR法检出13份双靶基因阳性,1份单靶基因(ORF1ab)阳性,经qPCR法检出10份双靶基因阳性,胶体金法检出6份阳性。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B18份咽拭子样本经dPCR法及qPCR法均检出15份双靶基因阳性,胶体金法检出5份阳性。dPCR法与qPCR法检测39份咽拭子样本中的ORF1ab基因及N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为高度一致,且2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体金法阳性率低于dPCR法,不同品牌的胶体金试剂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例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咽拭子样本中核酸拷贝数随着采样时间延伸总体呈下降趋势,第15 d左右咽拭子样本中新冠核酸拷贝数趋于0;核酸检测法灵敏度高于胶体金法;需慎重选择胶体金试剂的品牌,以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廖虹瑜冯玉亮刘家洁黄伟峰周良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PCR胶体金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