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垠先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遥感
  • 1篇湿地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景观指数
  • 1篇环境效应
  • 1篇环境效应分析
  • 1篇海岸
  • 1篇海岸线
  • 1篇海岸线变迁
  • 1篇岸线
  • 1篇岸线变迁
  • 1篇滨海湿地

机构

  • 2篇广西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黎广钊
  • 2篇梁文
  • 2篇余克服
  • 2篇宋垠先
  • 1篇农华琼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西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近50年北海市海岸线变迁及其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近50年来海岸线变迁的规律及其环境效应。【方法】以北海市1955—2004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南流江三角洲河口区沿岸海岸线变化最大。海岸线长度除1977—1988年略有增加外,整体上呈递减趋势,1998年至2004年变化减缓。北海市海岸线变化的环境效应表现为引起冲淤变化。【结论】海岸线变迁主要是受围海工程影响,海岸的自然侵蚀、淤积作用不明显,海岸线变化总体上是趋于平直,长度减少。环境效应变化较明显的是南流江三角州河口区河道改道导致河道自然冲刷拓宽、部分江心岛受到冲刷侵蚀;人工堤坝保护了海岸,但滩涂可能遭受侵蚀影响,或海浪翻腾沙滩底部影响了沙滩质量。
梁文胡自宁宋垠先余克服黎广钊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遥感
50年来北海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10
2016年
以1955~2004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50 a间北海市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0 a间北海市滨海湿地呈整体退化趋势,潮间砂质海滩、潮间淤泥质海滩、红树林滩、小型岛屿湿地减少;景观格局指数显示1977年、1998年是北海市滨海湿地较明显变化的拐点。1977年人类活动影响增加,滨海湿地稍有退化,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减小,优势度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减小、景观总面积指数降至最低值。1988年湿地保护力度加大,湿地略为好转,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则呈相反规律。1998年湿地受到的极端气候灾害、人类干扰程度加大,平均斑块分形维数下降,斑块密度指数、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呈最高值。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围垦改造、互花米草的生物入侵、城市污染、极端气候灾害等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人类活动是北海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梁文胡自宁黎广钊宋垠先余克服农华琼
关键词:滨海湿地遥感景观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