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突变
  • 4篇肿瘤
  • 4篇基因
  • 4篇病理
  • 3篇细胞
  • 3篇基因突变
  • 2篇蛋白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细针
  • 2篇细针穿刺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细针穿...
  • 2篇肺腺癌
  • 2篇肺肿瘤
  • 2篇BRAF基因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杨磊
  • 7篇王也
  • 6篇王蓓
  • 4篇笪冀平
  • 3篇陈皇
  • 2篇杨强
  • 2篇张红雷
  • 2篇王晓伟
  • 2篇于芳
  • 1篇王芳
  • 1篇底锦熙
  • 1篇王泰龄
  • 1篇王跃
  • 1篇李洁
  • 1篇王秋苹
  • 1篇石东平
  • 1篇赵恭华
  • 1篇林洁
  • 1篇陈京宇
  • 1篇李中实

传媒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腹腔积液离心石蜡包埋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离心石蜡包埋和免疫组化在临床胸腹腔积液病理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胸腹腔积液标本100例,离心石蜡包埋后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与常规涂片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判定100例标本中鳞状细胞癌1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5例,腺癌27例,间皮细胞增生67例。讨论胸腹腔积液离心石蜡包埋有助于提高其病理诊断阳性率,判断肿瘤原发部位,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王蓓杨磊笪冀平
关键词: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免疫组化
Fascin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上皮型钙粘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上皮型钙粘着蛋白(E-ca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中fascin蛋白、EGFR及E-cad的表达,fascin蛋白及EGFR肿瘤细胞染色>5%的病例定为阳性,E-cad肿瘤细胞染色<50%的病例为异常表达(表达减少或丧失)。结果:45例结、直肠癌中22例(48.9%)fascin蛋白阳性,24例(53.3%)EGFR阳性,29例(64.4%)E-cad异常表达,而且都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均P<0.05),fascin蛋白表达与EGFR表达及E-cad异常表达也都具相关性(均P<0.05)。结论:fascin蛋白、EGFR及E-cad可以作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杨强杨磊王跃王蓓赵恭华
关键词:FASCIN结直肠肿瘤
多学科综合诊疗在Erdheim-Chester病诊断中的实践:个案报道被引量:1
2021年
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包含了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来源的一组复杂的疾病,其中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可以表现为多系统的受累,包括骨、皮肤、肺、垂体等[1]。近些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这可能是对于ECD的认识逐渐提高的结果。当ECD首先表现在非骨组织的其他器官中,并具有与该部位更常见的其他疾病相类似的临床表现时,对于内科医生、影像医生和病理医生来说是一种诊断方面的挑战。
王蓓杨磊钟定荣
关键词:个案报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理医生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细支气管腺瘤与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肺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与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GP)临床病理特征,浅析两者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8例BA及4例MSGP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比肿瘤病理形态特征,利用即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常见驱动基因改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BA与MSGP临床及影像表现类似,它们均具有连续基底细胞和上皮细胞所构成的双层结构特征,形态上模拟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学分化。7/8 BA及1/4 MSGP呈p16蛋白高表达。4/8 BA检测到肺癌常见驱动基因突变,MSGP均未见驱动基因改变。结论BA与MSGP病例罕见,均为来源于肺内呼吸道不同部位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形态学特征相互重叠,部分病例伴有基因改变。尤其在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时,要重视它们与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并警惕肿瘤内的恶性病变或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能。
王蓓杨磊林洁王也王淑萌钟定荣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DNA突变分析
脂肪含量不同的乳腺组织冷冻切片制片技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且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1]。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最常见方式,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在临床上运用频繁,可对患者乳腺肿块性质进行快速诊断[2]。但冷冻切片在质量控制上仍有不足,尤其是富含脂肪组织多的冷冻切片有时制片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漏诊的情况。通过实验观察将脂肪含量不同的乳腺组织在低温条件下,分设不同冷冻时间以及冷冻温度、切片厚度,对比冷冻切片制片效果。现对我院快速冷冻乳腺组织切片实验对比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蒋丽超钟定荣杨磊杨锐王也姜睿莹于婉超
关键词:冷冻切片乳腺组织脂肪组织
RAS、BRAF、TERT基因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样本中的表达特点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明确KRAS、NRAS、HRAS、BRAF、TERT基因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中的表达特点,并评价这些基因对细胞学辅助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2019年3月至8月期间送检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360例,每例标本均包含细胞涂片以及穿刺组织1管。涂片经95%乙醇固定后,行巴氏染色,细胞学结果依据Bethesda分级系统读片。另一瓶穿刺组织保存在生理盐水中,经核酸提取,并用实时定量PCR法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43例(11.94%),良性病变67例(18.61%),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或意义不明确的滤泡性病变37例(10.28%),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17例(4.72%),可疑乳头状癌34例(9.44%),乳头状癌162例(45.00%)。BRAF V600E突变166例(46.11%),KRAS 2号外显子突变1例(0.28%),NRAS 3号外显子突变12例(3.33%),HRAS 3号外显子突变2例(0.56%),TERT启动子突变3例(0.83%)。其中NRAS突变伴有BRAF突变1例,TERT启动子突变3例均伴有BRAF突变。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细胞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RT基因与性别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RAS突变与细胞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种基因突变中,以BRAF基因突变最为常见,且对于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在RAS基因中又以NRAS突变居多;而TERT启动子突变一般与BRAF基因突变伴随。
王也姜睿盈底锦熙杨磊于芳李洁陈皇王晓伟钟定荣
关键词:BRAF基因RAS基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在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中复染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2020年
网状纤维染色在肝病病理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同的肝脏疾病中往往需要配合不同的复染方法以清晰显示关键的组织及细胞结构,有利于病变的分析。本文对比了3种不同复染方法及无复染法在网状纤维染色中的不同特点,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肝病病理诊断染色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张红雷单天凤王芳邵晨杨磊王泰龄
关键词:网状纤维染色复染病理诊断肝脏疾病肝组织肝病
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间送检的6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的驱动基因进行联合检测,包括EGFR、KRAS、NRAS、BRAF、PIK3CA、HER2基因突变,以及ALK、ROS1、RET基因融合。结果:标本整体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3.49%,融合阳性率为6.35%,全部野生型的病例占30.16%。罕见驱动基因改变占全部驱动基因改变的27.27%(120/440)。EGFR突变病例中,罕见突变位点占9.63%(31/322)。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及HER2突变均与患者年龄负相关(r=-0.108、r=-0.191,P<0.05)。RAS突变与肿瘤大小正相关(r=0.159,P<0.05),并与性别及组织学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ALK、ROS1、RET融合均与组织学包含微乳头成分正相关(r=0.097、r=0.105、r=0.136,P<0.05)。ALK融合与组织学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包含一种以上罕见突变的患者比例较高。这些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种多样,大多与组织学分型相关。
王也杨磊于芳姜睿盈王蓓赵玲陈皇王晓伟钟定荣
关键词:肺肿瘤实时定量PCR
近红外线光谱仪对于颈椎各种体位诱发颈性眩晕发病时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背景: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患者临床多以头晕伴恶心、呕吐、头痛、耳鸣、心悸、视物不适等交感神经症状为主诉,特点是患者主诉多而客观体征少,症状呈多样性变化。颈椎不稳是本病的基础,在颈椎运动时椎体之间发...
杨磊李中实石东平伍亮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血流
文献传递
黏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总结黏蛋白家族成员MUC-1、MUC-2及MUC-5AC在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72例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黏液性腺癌22例、非黏液性腺癌29例、其它原发性肺癌8例、消化道转移癌13例。观察这些病例的MUC-1、MUC-2、MUC-5AC蛋白表达情况,并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UC-1在非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高于黏液性腺癌(86.2%、54.5%);MUC-5AC在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90.9%)高于其它类型肿瘤。来源于消化道的肺转移性癌高表达MUC-2(69.2%),肺原发肿瘤则较少表达MUC-2(13.6%)。黏蛋白MUC-2、MUC-5AC与患者的肿瘤来源存在相关性(P<0.05);黏蛋白MUC-1、MUC-2、MUC-5A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蛋白家族成员MUC-1、MUC-2、MUC-5AC是很好的一组生物标志物,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杨磊王秋苹王也杨强王蓓笪冀平
关键词:黏蛋白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