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芳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云南省保山市2005-2015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1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为12.11/10万,以伤寒为主;各年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伤寒=314.907,P<0.05;χ^2副伤寒=249.316,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2014年以后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下降,各发病率均以2015年最低;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9月为发病高峰;五县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施甸县、龙陵县、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χ^2伤寒=1375.149,P<0.05;χ^2副伤寒=431.417,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为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占总发病的53.95%、21.69%、12.60%;男∶女=1∶1.05;5~10岁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最高。结论2014年后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以及高发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段丽忠何恺赵丽娟黄东升李庆芳王生芳张天鸿
-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
- 2009年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描述2009年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卫生部下发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各暴发点的所有病例进行面对面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流感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9月12日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至12月31日,保山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68例,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最初的病例可能为输人性病例感染所致。研究期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12月最多,共报告36例,占52.9%;地区分布以隆阳区最多,共52例,占76.5%;发病人群分布以学生为主,共56例,占82.35%,5~19岁年龄组55例,占80.88%,男女性别比为1.43:1。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81%)、咳嗽(45%)、咽痛(30%)、畏寒(30%)、肌肉酸痛(27%),其它症状主要涉及头疼、乏力、鼻塞、流涕。结论保山市首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输入性病例感染所致,高发于青少年学生,今后应抓好学校内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 李庆芳黄东升马云良何恺王生芳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 云南省保山市2005-201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疫情信息系统,对2005-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乙肝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乙肝病例累计报告10 311例,发病率在41.26/10万~66.0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1.92/10万,发病例数和发病率整体成上升趋势;0~岁组发病率最低,20~50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隆阳区发病率最高,腾冲县最低;农民发病最多,占所有发病的68.76%,其次是学生。结论 2005-2012年保山市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壮年和农民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因此,应加大对该类人群乙肝的防治力度。
- 赵丽娟何恺黄东升王生芳段丽忠张天鸿李庆芳万琨珅郑维斌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 保山市隆阳区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保山市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预防接种效果,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隆阳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共调查三个乡镇健康人群450例,麻疹抗体阳性341例,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5.78%;不同乡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麻疹抗体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1岁年龄组麻疹抗体水平低于他年龄组,女性麻疹抗体水平高于男性。结论我区麻疹抗体水平降低,免疫屏障不牢固,需进一步加强麻疹工作防治。
- 李赵荣赵丽娟马云良段丽忠李庆芳王生芳郑维斌
- 关键词:麻疹抗体疫苗接种率
- 2008—2014年云南省保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与病原特征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与病原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统计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云南省保山市2008—2014年的手足口病患者资料;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随机抽取的患者标本进行毒株筛选和评估。结果 2008—2014年保山市通过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患者总计为15 025例,其中重症98例,死亡5例,发病率从2008年的12.5/10万升至2014年的147.2/10万。病例的区域分布提示以隆阳区的病例构成及发病率最高(47.4%,110/10万);病例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峰值出现在夏季前后(4—7月、9—12月),冬春少见;病例大多是5岁以下的儿童(93.9%),相对集中在1岁年龄组(2192.8/10万),儿童病例中以分散居住(85.0%)明显多于托幼机构(10.2%)。抽取1042例病例标本经检测阳性为680例(65.3%):柯萨奇病毒A组16型247例、肠道病毒71型173例、其他肠道病毒189例、混合感染71例。结论手足口病在云南省保山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发病的季节、年龄、区域分布和优势毒株型均有较典型的流行特征。提示对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亟需加强健康宣教和干预措施。
- 黄东升杨明强何恺段丽忠赵丽娟王生芳张天鸿李杨雪郑维斌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病原学
- 保山市2009年23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2011年
- 目的为掌握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保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31例,无死亡病例,以散发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7∶1;有9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幼儿,以1~2岁发病较多,占57.6%;散居儿童占74.0%,托幼儿童占19.5%,学生占4.8%;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4~8月(65.8%)。结论应抓好托幼机构及儿童聚集单位的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 李庆芳何恺包应贵李赵荣马云良王生芳段丽忠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 2014—2017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4—2017保山市隆阳区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A型(fluA)、H5、H7和H9污染状况,为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7年采集216份保山市隆阳区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式(PCR)方法检测fluA,核酸阳性者检测H5、H7和H9。结果2014—2017年保山市隆阳区外环境fluA阳性率在2.50%~68.18%,有逐年增加趋势;fluA、H9、H5、H5+H9混合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4.44%、30.56%、5.56%和8.33%,未检出H7,以H9亚型为主;2014和2015年各活禽市场仅检出H9,2016和2017年均检出H5、H9和H5+H9混合;各活禽交易市场均检出fluA、H5、H9亚型和H5+H9混合阳性标本,以明强街活禽市场检出率最高;各类型标本均检出了fluA、H5、H9和H5+H9,各标本中fluA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清洗禽类的污水、宰杀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粪便标本及笼具表面擦拭标本。结论2014—2017年保山市隆阳区禽流感污染有逐年增加趋势,以H9亚型为主,亚型构成逐渐发生变化;各活禽交易市场、各标本类型均受到禽流感病毒H5、H9亚型污染,污染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强活禽市场监管,做好各交易市场特别是明强街菜市场监管、清洗和消毒,加强职业人群禽流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护,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跟踪外环境禽流感变化趋势,做好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赵丽娟段丽忠王生芳黄东升李庆芳何恺郑维斌
- 关键词:禽流感
- 2008—2013年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保山市2008—2013年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保山市共报告11 268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病例86例(0.76%),死亡病例5例(0.04%)。总发病率为524.99/10万,发病率从2008年的12.49/10万上升至2012年的153.06/10万。5岁以下幼儿占93.46%(10 531/11 268),男女性别比为1.66∶1,隆阳区发病数占43.26%(4 875/11 268),发病高峰在4—7月,散居儿童发病占84.91%(9 568/11 268);病原学检测:Cox A16病毒数占37.75%(114/302),EV71病毒数占33.11%(100/302)。结论保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和季节性特征,且EV71病毒与Cox A16病毒交替为主出现。
- 李庆芳黄东升何恺段丽忠王生芳赵丽娟李赵荣马云良张天鸿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