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涛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1篇底图
  • 1篇眼底
  • 1篇眼底疾病
  • 1篇眼底图像
  • 1篇眼合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医师
  • 1篇医师
  • 1篇远程
  • 1篇远程医疗
  • 1篇阅片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瞳孔
  • 1篇瞳孔阻滞
  • 1篇图像
  • 1篇内障
  • 1篇年龄

机构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3篇杨亚新
  • 3篇谢涛
  • 2篇李新霞
  • 1篇李娟
  • 1篇张林军
  • 1篇李雪静
  • 1篇秦莉
  • 1篇马秀艳
  • 1篇王婷
  • 1篇吴泽勇
  • 1篇巫志勇

传媒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兵团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远程眼底图像阅片培训在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眼科医师诊断能力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利用线上阅片培训的远程医疗教育模式对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区”)眼科医师眼底疾病诊断能力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师级医院-兵团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级阅片培训体系。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连续收集自新疆地区兵团医院和兵团医疗系统内4家师级医院眼科的后极部彩色眼底像4159张。其中,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萎缩型AMD、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别为3073、651、43、186、206张。图像按病种比例均分为3轮次(初次、二次、末次)阅片的图像集。参与培训(以下简称“参训”)医师来自新疆地区兵团医院和兵团系统师级医院的15名眼科医师。其中,男性7名,女性8名;年龄(38.1±4.0)岁。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分别为1、6、5、3名;学历本科、硕士分别为13、2名。从事眼底病专科工作时间(9.6±3.3)年。第一轮标注前进行阅片系统培训,每轮阅片后由北京协和医院医师对阅片结果进行反馈和讲解。每轮次阅片间诊断一致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行成对样本t检验;参训医师诊断水平提高与职称、学历、年龄、眼底病专业工作时间的相关性行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参训医师均完成初次、二次、末次阅片。每一轮次阅片结束后均进行了阅片总结,时间2h。所有参训医师初次、二次、末次阅片的平均诊断一致率分别为53.0%、67.0%、75.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38、0.69、054和0.66、0.85、0.96。初次与末次阅片诊断一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次阅片灵敏度较初次阅片明显提高,末次阅片灵敏度较二次阅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阅片较初次阅片、末次阅片较二次阅片的特异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训医师�
赵旭峰马秀艳李雪静秦莉锁莉娜马文萍李仕豪陈甲兴杨亚新李新霞谢涛李娟熊元姗巫志勇常志怀房默文王婷刘虹马朋举刘朋朋冉静杨棣薛长乐谢臻范召汪洋雷鹏黄庆江李冰冯时韦张琬钰毛亦爽于伟泓张林军
关键词:眼底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远程医疗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膨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2015年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中一组常见而复杂的眼病,一般认为,它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增高造成眼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损害的眼病,视力损害不可逆。因此控制眼压成为治疗青光眼的关键,针对病因治疗才能解决根本问题。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房水循环障碍有房角阻滞、瞳孔阻滞、睫状阻滞和玻璃体阻滞等原因,房角阻滞常继发于瞳孔阻滞,因此解决瞳孔阻滞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关键,特别是青光眼合并晶体膨胀的患者。传统的抗青光眼手术仍存在很多术后并发症,我们寻求一种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解决更多问题的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膨胀的患者46例4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压控制满意,现报告如下。
李新霞谢涛杨亚新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眼合瞳孔阻滞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
不同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讨论单独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随机调查本院2018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样本,以概率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前者实施单独小梁切除术,后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指标: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眼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眼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研究组术前前房深度及术前房角开放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前房深度及术后房角开放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76.67%)患者所产生治疗效果有效率与对照组(96.67%)相比,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6.67%)患者所产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26.67%)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通过在青光眼病症治疗中实施单独小梁切除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发现,后者术型利于尽快改善患者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指标,提高其病情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吴泽勇谢涛熊元姗杨亚新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