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底
  • 2篇眼底疾病
  • 2篇内障
  • 2篇疗效
  • 2篇黄斑
  • 2篇白内障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蛋白
  • 1篇底图
  • 1篇血常规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清前白蛋白
  • 1篇眼底图像
  • 1篇眼底血管
  • 1篇眼合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医师

机构

  • 7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7篇李新霞
  • 5篇杨亚新
  • 3篇吴泽勇
  • 2篇谢涛
  • 1篇李娟
  • 1篇刘蓉
  • 1篇张林军
  • 1篇李雪静
  • 1篇秦莉
  • 1篇马秀艳
  • 1篇王婷
  • 1篇李燕
  • 1篇巫志勇

传媒

  • 3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2021年
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应用咖啡因与氨茶碱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20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5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5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分为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每组各25例,氨茶碱组患儿接受氨茶碱治疗,咖啡因组患儿接受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氨茶碱组和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暂停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治疗,咖啡因组患儿的呼吸暂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患儿,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咖啡因组显著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05)。咖啡因组患儿分别出现1例血压下降及1例心率过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而氨茶碱组血压下降2例,心率加快3例,喂养不耐受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咖啡因组显著低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氨茶碱治疗,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应用咖啡因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儿呼吸暂停情况,不良反应事件较少,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刘蓉李新霞
关键词:咖啡因氨茶碱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
远程眼底图像阅片培训在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眼科医师诊断能力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利用线上阅片培训的远程医疗教育模式对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区”)眼科医师眼底疾病诊断能力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师级医院-兵团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级阅片培训体系。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连续收集自新疆地区兵团医院和兵团医疗系统内4家师级医院眼科的后极部彩色眼底像4159张。其中,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萎缩型AMD、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别为3073、651、43、186、206张。图像按病种比例均分为3轮次(初次、二次、末次)阅片的图像集。参与培训(以下简称“参训”)医师来自新疆地区兵团医院和兵团系统师级医院的15名眼科医师。其中,男性7名,女性8名;年龄(38.1±4.0)岁。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分别为1、6、5、3名;学历本科、硕士分别为13、2名。从事眼底病专科工作时间(9.6±3.3)年。第一轮标注前进行阅片系统培训,每轮阅片后由北京协和医院医师对阅片结果进行反馈和讲解。每轮次阅片间诊断一致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行成对样本t检验;参训医师诊断水平提高与职称、学历、年龄、眼底病专业工作时间的相关性行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参训医师均完成初次、二次、末次阅片。每一轮次阅片结束后均进行了阅片总结,时间2h。所有参训医师初次、二次、末次阅片的平均诊断一致率分别为53.0%、67.0%、75.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38、0.69、054和0.66、0.85、0.96。初次与末次阅片诊断一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次阅片灵敏度较初次阅片明显提高,末次阅片灵敏度较二次阅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阅片较初次阅片、末次阅片较二次阅片的特异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训医师�
赵旭峰马秀艳李雪静秦莉锁莉娜马文萍李仕豪陈甲兴杨亚新李新霞谢涛李娟熊元姗巫志勇常志怀房默文王婷刘虹马朋举刘朋朋冉静杨棣薛长乐谢臻范召汪洋雷鹏黄庆江李冰冯时韦张琬钰毛亦爽于伟泓张林军
关键词:眼底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远程医疗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膨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2015年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中一组常见而复杂的眼病,一般认为,它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增高造成眼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损害的眼病,视力损害不可逆。因此控制眼压成为治疗青光眼的关键,针对病因治疗才能解决根本问题。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房水循环障碍有房角阻滞、瞳孔阻滞、睫状阻滞和玻璃体阻滞等原因,房角阻滞常继发于瞳孔阻滞,因此解决瞳孔阻滞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关键,特别是青光眼合并晶体膨胀的患者。传统的抗青光眼手术仍存在很多术后并发症,我们寻求一种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解决更多问题的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膨胀的患者46例4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压控制满意,现报告如下。
李新霞谢涛杨亚新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眼合瞳孔阻滞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
连续缝合法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翼状胬肉是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是一种结膜变性疾病,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若遮盖视轴则严重影响视力,其病因机制未清,据流行病学显示,与居住地区地理位置和暴露于日光及风沙下的时间密切相关,热带地区,长期从事户外工作,及环境日光中紫外线等都是可能的原因[1]。
吴泽勇李新霞杨亚新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移植术连续缝合法角膜散光紫外线辐射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不同中浆病诊治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作为眼科诊治眼底疾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对于明确诊断中浆病及其分型尤为重要。其原理是利用荧光素钠等能发荧光的物质做为造影剂,于肘前臂静脉快速推注,当造影剂随血液循环进入眼底血管中,用蓝色光照射使荧光素产生黄绿色荧光,用高速眼底照像机持续拍摄眼底血管血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从而对中浆病渗漏的定位、定量、定形有重要的意义。
李新霞吴泽勇杨亚新
关键词:中浆荧光素钠眼底血管眼底疾病黄斑中心凹
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前白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前白蛋白(PA)、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儿10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各50例;均进行CRP、PCT、PA、WBC水平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PCT、PA、WBC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非细菌感染组CRP、PCT、WBC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CRP、PCT、PA、WBC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患儿和健康儿童,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CRP、PCT、PA、WBC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李燕李新霞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前白蛋白血常规
白内障Phaco+IOL术入门30例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主刀实施白内障Phaco术初期阶段的体会。方法:对2014年6月-2014年11月间实施的30例白内障Phaco+IOL术,术后随访3-6月,总结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心得。结果:顺利完成25例(83.33%)。术中并发症:3例囊膜破裂,2例悬韧带脱离,术中并发症经对应处理,均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3月时,30例(眼)裸眼视力均≥0.3。结论:白内障Phaco+IOL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需在狭小的眼前节空间内完成手术,要了解手术关键步骤、手法,细心、耐心避免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手术并发症,必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成效。
吴泽勇杨亚新李新霞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