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及脉压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红塔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饮食特征及脉压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集中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红塔区高血压患者中高盐低钾饮食现象较普遍,各年龄的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同。结论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宣教,提高高血压的达标率,最终减少终点事件。
- 李燕萍郝应禄杨娴钱宝堂刘芳言
-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饮食习惯脉压
- 房颤围术期利伐沙班不间断与间断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利伐沙班不间断与间断抗凝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90例在本院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生成器法分为不间断组、间断组、华法林组,每组30例。观察术前3周至术后2个月内出血事件及具有临床症状的栓塞事件。结果:三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具有临床症状的栓塞事件。三组围术期均无栓塞及卒中事件,无中度及严重出血。三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消融围术期利伐沙班不间断与间断抗凝方案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劣于华法林间断抗凝,不间断方案有望被更多的医生及患者接受。
- 王鹏宇郝应禄李燕萍杨明梁梅赵静思
- 关键词:利伐沙班心房颤动抗凝导管消融
- 固定螺旋主动起搏导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报道本中心70例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固定螺旋主动起搏导线的体会,介绍FINELINETM Ⅱ EZ主动起搏导线的操作要领,探讨其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导管室植入双腔起搏器(心房、心室均采用FINELINETMII EZ主动导线)的患者70例,分析植入导线的X线曝光时间及射线量、术中起搏参数(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起搏阻抗)、术者重新选择导线植入位置的情况,以及术后心电图QRS时限变化,并在术后7 d、1、3个月随访统计导线起搏参数和导线脱位、穿孔、心包积液、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FINELINETMII EZ主动导线心房、心室两条导线植入术中头端甘露醇胶囊帽溶解后即可旋入固定;导线头端涂有独特的氧化铱涂层钛,使导线旋入心肌后5 min内起搏阈值明显降低.接受植入患者术后均卧床24 h,术后导线相关的并发症为0.结论 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旋入心肌后起搏阈值明显降低需要数分钟,通常情况下可常规于旋入5 min后再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导线位置.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短.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在应用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
- 李燕萍郝应禄廖德荣蔡子奇杨玲钱宝堂
- 关键词:起搏器
- 血压变异性与hs-CRP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16例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生化及hs-CRP、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心脏、血管相关超声指标测定.结果 (1)3组间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TIM)、升主动脉内径(AAOD)、左心房内径(LAId)、左室后壁厚度(LVPWB)高血压3级与高血压1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3组间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指标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推测血清hs-CRP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可能对高血压伴相应器官损害的患者治疗和预后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 李燕萍郝应禄陶此玲杨娴王锐钱宝堂
-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高血压
- 难治性高血压经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1例
- 2015年
-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第一位危险因素,据流病学调查,中国2010年患病人数达3.3亿,患病率33.5%;而其中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0%-20%左右[1],虽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但相当一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仍不满意,并发症发生机率较高,预后较差,如何有效治疗,是当前难点问题.
- 郝应禄李燕萍廖德荣杨明余海钱宝堂杨玲
-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
- 压力监测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 2016年
-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根治心房颤动的唯一方法。压力监测导管能够实时监测消融导管头端压力,以了解消融导管与心房肌各消融点之间的接触程度,可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就压力监测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指导。
- 陈红健郝应禄李燕萍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 云南省玉溪市1000名居民高血压调查报告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现状集中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云南省玉溪市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诊断及服药方式等认知情况差,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93.4%和13.8%.结论有必要在云南省玉溪市进一步增强高血压知识宣教,普及高血压预防知识,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 郝应禄李燕萍杨娴李晓霞钱宝堂刘芳言
- 关键词:高血压
- 与心脏疾病相关的肺栓塞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21年
- 我国肺栓塞已跃居为前三位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在内科系统中除呼吸内科外,肺栓塞患者主要就诊于心血管内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相似,他们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在一些研究中发现肺栓塞患者有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有更高的患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现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肺栓塞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在诊治肺栓塞时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 杨林红钱宝堂郝应禄李燕萍赵静思
- 关键词:肺栓塞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中抗凝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且病死率高,目前在基层医院,溶栓仍然是最适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溶栓治疗同时给予最佳的抗凝治疗可提高相关梗死血管的开通率,降低再梗死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时抗凝治疗机制、常用抗凝药物、出血并发症及展望等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 李婷婷郝应禄李燕萍
-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抗凝治疗
- 低分子肝素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低分子肝素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溶栓治疗的应用,并与溶栓治疗中传统抗凝药物普通肝素相比较.方法选取AMI患者35例,其中研究组15例,对照组20例,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溶栓前即刻静脉注射依诺肝素素30 mg,溶栓后15 min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以后每12 h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共5 d;对照组:溶栓前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 000 U(或60 U/kg),后以800-1 000 U/h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依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调整肝素用量,每3 h测一次凝血常规,使APTT维持于正常对照的1.5-2.0倍(50-70 s),48 h后改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每12 h 40 mg,共5 d.所有患者均给予指南推荐的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达到临床再通及冠脉再通标准为86.66%,再通时间平均(1.62±0.36)h;对照组为65.00%,再通时间(1.81±0.33)h.2组再通率及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研究组1例(6.66%),对照组5例(25%),2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或致命性出血.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抗凝药物选用低分子肝素疗效不低于传统普通肝素,但方法简便、操作简化,不必反复监测凝血指标,减轻了临床工作负担,优化了溶栓流程,适合向基层及急救系统推广应用.
- 李婷婷郝应禄李燕萍杨娴杨明李旭陶此玲赵新杰廖德荣王劲松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静脉溶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