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栓
  • 2篇溶栓
  • 2篇疗法
  • 2篇梗死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断层摄影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溶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同型
  • 1篇血浆同型半胱...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溶解疗法
  • 1篇血栓栓塞

机构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婷婷
  • 2篇郝应禄
  • 2篇李燕萍
  • 1篇张涛
  • 1篇廖德荣
  • 1篇李振坤
  • 1篇杨娴
  • 1篇李旭
  • 1篇赵新杰
  • 1篇杨明
  • 1篇王劲松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同型半胱氨酸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急性肺栓塞属于临床急危重症,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近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项危险因素,在没有条件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肺血管造影或者肺核素灌注通气等检查确诊肺栓塞的基层医院,通过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能帮助基层医生对该病进行初筛及预后评估,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本文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李婷婷张涛李振坤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静脉血栓栓塞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计算机断层摄影肺血管造影急危重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中抗凝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且病死率高,目前在基层医院,溶栓仍然是最适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溶栓治疗同时给予最佳的抗凝治疗可提高相关梗死血管的开通率,降低再梗死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时抗凝治疗机制、常用抗凝药物、出血并发症及展望等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李婷婷郝应禄李燕萍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低分子肝素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溶栓治疗的应用,并与溶栓治疗中传统抗凝药物普通肝素相比较.方法选取AMI患者35例,其中研究组15例,对照组20例,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溶栓前即刻静脉注射依诺肝素素30 mg,溶栓后15 min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以后每12 h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共5 d;对照组:溶栓前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 000 U(或60 U/kg),后以800-1 000 U/h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依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调整肝素用量,每3 h测一次凝血常规,使APTT维持于正常对照的1.5-2.0倍(50-70 s),48 h后改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每12 h 40 mg,共5 d.所有患者均给予指南推荐的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达到临床再通及冠脉再通标准为86.66%,再通时间平均(1.62±0.36)h;对照组为65.00%,再通时间(1.81±0.33)h.2组再通率及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研究组1例(6.66%),对照组5例(25%),2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或致命性出血.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抗凝药物选用低分子肝素疗效不低于传统普通肝素,但方法简便、操作简化,不必反复监测凝血指标,减轻了临床工作负担,优化了溶栓流程,适合向基层及急救系统推广应用.
李婷婷郝应禄李燕萍杨娴杨明李旭陶此玲赵新杰廖德荣王劲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静脉溶栓疗法
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诊断为肺栓塞患者,且符合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肺栓塞...
李婷婷
关键词:肺栓塞D-二聚体PHWELLS评分FIB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