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跃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双通道联合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单-双通道联合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采用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的97例LD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内窥镜技术不同分为3组,单通道内窥镜技术(单通道组)23例,双通道内窥镜技术(双通道组)21例,单-双通道联合内窥镜技术(联合组)5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腰痛及下肢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双通道组发生术中硬膜破裂1例,对症处理后患者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联合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单、双通道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单、双通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末次随访时3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通道联合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LDD具有更好的术中视野,单、双内窥镜相互转换无明显限制,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脊柱不稳患者提供术式选择。
- 严峻林旭谭金明谢跃杰徐建华毛运林聪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管狭窄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
-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 2019年
-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对下肢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该院63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时间均从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解剖钢板的固定疗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固定术疗法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中10例患者为Ⅰ级,占32.26%,14例患者为Ⅱ级,占45.16%,2例患者为Ⅲ级,占6.45%,5例患者为Ⅳ级,占16.13%;研究组中13例患者为Ⅰ级,占40.63%,17例患者为Ⅱ级,占53.13%,1例患者为Ⅲ级,占3.12%,1例患者为Ⅳ级,占3.12%;(2)对照组中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占6.25%,3例患者发生局部皮肤卡死,占9.68%,2例患者发生创伤性的关节炎,占6.45%;研究组中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占3.12%,1例患者发生局部皮肤卡死,占3.12%,0例患者发生创伤性的关节炎;(3)研究组中术中出血量是(121.25±15.51)mL,术后平均引流总量是(34.08±8.84)mL,住院时间是(4.86±1.62)d,手术时间是(51.25±5.51)min,对照组中术中出血量是(150.69±16.56)mL,术后平均引流总量是(56.02±10.06)mL,住院时间是(6.95±1.48)d,手术时间是(69.82±6.56)min。结论锁定钢板疗法对下肢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 谢跃杰余宏军谭金明林旭
- 关键词:锁定钢板下肢骨折
-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将68例初次单节段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放手术(34例)和椎间孔镜组(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在全麻下行经后路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椎间孔镜组在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12~36个月)。椎间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全麻下行经后路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组(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ODI、VAS、JOA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下行经后路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理想的方法。
- 林旭徐建华钟阳淋谢跃杰赵鹏飞严峻
- 关键词:传统开放手术
- 脊柱内镜大通道LUSTA系统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脊柱内镜大通道LUSTA系统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6-12—2020-12诊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30例采用LUSTA系统行经皮单侧椎板间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LUSTA组),30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结果:60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膜囊、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未出现感染。LUSTA组与开放组比较,LUSTA组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STA组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比较,经皮脊柱内镜大通道LUSTA系统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符合微创理念,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疗效良好且保持稳定。
- 谭金明严峻徐建华谢跃杰毛运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
- MIPPO技术联合解剖锁定钛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联合国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2例,全部采用MIPO技术联合国产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0-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病例皮肤均一期愈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6周,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MIPPO技术联合解剖锁定钛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固定可靠,切口小,愈合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 郑勇严峻谢跃杰余宏军
- 关键词:胫骨骨折MIPPO技术锁定钛板
- 单通道与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与单通道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技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将3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组(16例)和单通道脊柱内镜下组(18例)。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组在全麻下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通道脊柱内镜组在全麻下行单通道内镜下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在手术时间上,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组明显优于单通道脊柱内镜组(P<0.05)。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1/16),单通道脊柱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组与单通道脊柱内镜组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组技术操作简单,器械使用可使用部分常规腰椎手术器械,是有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 林旭严峻谢跃杰谭金明毛运
-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饮食指导组(n=210)和营养支持组(n=21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营养支持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7 d,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饮食指导组患者,P<0.05。治疗后7 d内,营养支持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饮食指导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其认知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潘金萍夏伊明谢跃杰
-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股骨颈骨折手术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7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合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施行传统椎板间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5例,施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治疗)。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腰椎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腰椎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0.00%)更低,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更有助于改善腰椎及神经功能,且并发症更少。
- 谢跃杰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神经功能临床效果评价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孔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0年
-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孔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治疗腰椎间孔突出症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治疗,对比两组腰椎间孔突出症患者术后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有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孔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 谢跃杰严峻谭金明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