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亚妮
-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浓度羟考酮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羟考酮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人CRC SW620细胞接种并孵育24 h后,分别以0、10、20和40μg/ml羟考酮处理24 h,然后使用CCK-8试剂盒孵育后,酶标仪板在490 nm波长下测量不同浓度组的光密度值,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PI检测不同浓度羟考酮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行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羟考酮对SW620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羟考酮对SW620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未经羟考酮处理组),10、20、40μg/ml羟考酮处理组SW620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20和40μg/ml羟考酮处理组SW620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P=0.019;t=13.94,P=0.016)。20和40μg/ml羟考酮处理组SW620细胞迁移距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11.29,P=0.036;t=12.05,P=0.009)。20和40μg/ml羟考酮处理组SW620细胞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2.62,P=0.031;t=13.61,P=0.013)。结论羟考酮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到抑制作用,抑制VEGF的产生和分泌,同时还能诱导细胞的凋亡。
- 贺亚妮毕鑑红李清峰高晓霞谢元元
- 关键词:羟考酮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血钙水平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患者血小板微粒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择期PCI术的72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术中通过外周静脉进行给药,观察组术中首先在冠脉内进行给药,在2min内在罪犯血管内注射10.0μg/kg的替罗非班,然后通过外周静脉以相同剂量持续泵入替罗非班36h。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0min罪犯血管处、给药后24h和停药12h后外周动脉处的血小板微粒水平,以及出血、血小板减少、术中完全血管重建率、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给药后血小板微粒水平迅速下降,且给药后10min观察组的血小板微粒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给药后8h、24h及停药后12h的血小板微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完全血管重建、血小板减少、出血、住院期间和出院3个月内的MACE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择期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快速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贺亚妮高金保王蒙康凯
- 关键词:胰腺炎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 叶酸和替普瑞酮联合三联疗法对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叶酸和替普瑞酮联合三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治疗的64例老年Hp阳性CAG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联合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胃镜病理积分、血清G-17、PG和免疫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以及血清G-17和PG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胃镜病理积分、CD8+和血清PG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和替普瑞酮联合三联疗法对老年Hp阳性CAG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 贺亚妮安毅穆亚娟李飞飞
- 关键词:叶酸替普瑞酮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
- 维生素D3辅助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维生素D3辅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均予以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维生素D3,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细胞免疫指标,评估疗效,观察消化道出血、低磷血症、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30.81±3.24)U/L比(39.82±4.07)U/L,(31.78±3.19)U/L比(37.96±3.89)U/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0、10.64,均P<0.001);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8.45,均P<0.001);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观察组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14.10、8.10,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33%(67/75)]高于对照组[70.67%(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P<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头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结论维生素D3辅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纠正患者细胞免疫紊乱,改善其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且联合给药安全性高。
- 穆亚娟高晓霞王蒙贺亚妮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丙氨酸转氨酶
- 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和三叶因子1与胃溃疡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和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family 1,TFF1)与胃溃疡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2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胃溃疡组,另选取同期1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分析胃溃疡患者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胃溃疡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溃疡愈合组和溃疡未愈合组,比较两组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预测胃溃疡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胃溃疡组患者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溃疡面积>2cm^(2)、重度炎性反应及重度黏膜炎性反应的胃溃疡患者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均高于溃疡面积<1cm^(2)与溃疡面积1~2cm^(2)、轻度与中度炎性反应、轻度与中度黏膜炎性反应者(P<0.05)。随访6个月~1年,平均随访(8.65±1.68)个月,失访14例,270例(88.24%)患者溃疡愈合,余36例(11.76%)患者溃疡未愈合,溃疡愈合组患者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明显低于溃疡未愈合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hrelin及TFF1联合预测胃溃疡患者预后的特异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04%、84.91%、0.850,均高于Ghrelin、TFF1单一预测的结果,但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69.44%,低于二者单一预测。结论血清Ghrelin及TFF1水平在胃溃疡患者中异常升高,溃疡愈合后二者表达水平降低,二者联合应用对胃溃疡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王蒙马涛刘庆东贺亚妮穆亚娟
- 关键词:胃溃疡三叶因子1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胃镜咬口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胃镜咬口。;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产品用途是胃镜辅助。;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王蒙贺亚妮谢元元杨金艳
- 血清AFP-L3、VEGF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不同预后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分析上述血清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TACE治疗2个周期后至少随访1个月,并据预后状况分为良好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不良组(病情稳定、病情进展),分析血清AFP-L3、VEGF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的95例原发性肝癌中,经TACE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0例,病情稳定35例,病情进展24例,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列入预后良好组(n=36例),其余列入预后不良组(59例);预后不良组血清AFP-L3、VEG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各组间其他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将不同的自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AFP-L3、VEGF高表达是导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经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VEGF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AUC分别为0.923、0.928、0.929,预测价值均较理想。结论血清AFP-L3、VEGF值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重要血清参数,为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针对血清AFP-L3、VEGF水平较高人群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影响其水平,从而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预后。
- 李梅孙海凤程媛刘群轶邱发凯姚乐贺亚妮
- 关键词: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
- 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率减速力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心率减速力(D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住本院且诊断为AP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38例,轻症42例.均采用标准医学救治流程;采用心电监测系统和位相整序信号平均技术获得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全天、昼间、夜间DC(ODC、DDC、NDC)以及NDC/DDC比值.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将重症AP(SAP)分为10-20分(n=22)和≥20分(n=16)两组,将出现胰腺感染出血坏死(IPN)、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患者归为并发症组,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C预测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患者ODC、DDC、NDC和NDC/DDC比值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中APACHEⅡ评分≥20分组ODC、DDC、NDC和NDC/DDC比值均明显高于10-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中出现IPN 3例,MODS 2例,死亡1例,共发生并发症6例(15.79%);并发症组ODC、DDC、NDC和NDC/DDC比值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得出:ODC诊断并发症的敏感性为89.6%,特异性72.5%,临界值为9.5 ms,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5;DDC诊断并发症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70.8%,临界值为8.5 ms,AUC值为0.825;NDC诊断并发症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76.7%,临界值为12.6 ms,AUC值为0.879;NDC/DDC比值诊断并发症的敏感性为92.2%,特异性78.8%,临界值为1.51,AUC值为0.896.[结论]AP患者D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联系,对预测临床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贺亚妮康凯刘庆东
- 关键词:心率健康状况指标
- 炎症性肠病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67例IBD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患者与健康者的差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者相比,IBD患者PLT、PT和FIB升高,MPV下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PLT、MPV、PT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克罗恩病患者间PLT、MPV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FIB与IBD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MPV与疾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IBD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PLT升高、MPV下降,PT延长及FIB升高,PLT、MPV和FIB或可作为判断IBD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 安毅康凯贺亚妮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小板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