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维组(行旋转DSA三维重建)和常规组(常规DSA),对两种检查方法下病灶的显示效果及手术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三维组的碘油沉积完全率、超选择动脉插管成功率更高(96.30%vs 72.00%,94.44%vs 76.00%),手术时间更短[(32.62±5.42)min vs(44.24±6.53)min],P<0.05。两组的造影剂用量、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常规组,三维组的甲级片占比更高(92.59%vs 68.00%),肿瘤侧支循环显示率(50.00%vs 24.00%)、小病灶显示率(25.93%vs 6.00%),小病灶供血动脉显示率(25.93%vs 6.00%、小病灶侧支循环显示率(31.48%vs 0)和肝动脉3/4级检出率更高(96.30%vs 6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总缓解率为70.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4.00%,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 庄华庆蒋华杨怡静
- 关键词: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肝癌介入治疗图像质量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干预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焦虑症状的有效性。方法: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连续选择60例由急诊住院的AMI患者,实施3周心理护理干预后,再测评1次HAMA,与干预前比较。结果:AMI合并焦虑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症状改善明显,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的焦虑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张丹花杨怡静施旭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护理干预
- 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调查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Zung自我评定量表(SDS)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组成。结果首次AMI患者较常模更易发生抑郁的状况,平均SDS得分为(39.78±5.73)分。通过将SDS评分与患者一般资料做相关性分析,得出女性、中年组、离异组以及接受过溶栓或介入等专科治疗的患者与发生抑郁有相关性。结论针对首诊AMI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避免因抑郁导致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提高AMI患者的身心康复。
- 曹健敏施旭蓉杨怡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抑郁状况
- 冠心病患者舒适护理的现象学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真实经历,探索舒适护理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四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半开放式的访谈,并进行分析。结果:生理体验:饮食习惯改变的不适应及规律饮食带来的舒适感,白日过度嗜睡和频繁醒转所致失眠的改善,卧床排泄的不习惯与帮助解决问题方法的满意,介入治疗后活动耐力的提高,对疼痛的无奈与对医护人员的信赖,良好的病室环境感觉舒适;心理体验:患病后有自尊受损、抑郁、悲观、恐惧,自我认知与调整,舒适护理对心理的帮助;社会体验:对关爱的感动,对忽略的无奈,经济方面的压力,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灵性体验:相信科学,忠于信仰。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舒适护理体验的调查,使其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的舒适状态。
- 华锋英杨青敏丁凤英杨怡静张靓高伟芬
- 关键词: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