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志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3篇细胞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高血压
  • 2篇梗死
  • 2篇冠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成形术
  • 1篇心病

机构

  • 8篇长沙市第四医...

作者

  • 8篇蒋志明
  • 2篇戴朝晖
  • 1篇黄艳
  • 1篇李利
  • 1篇郑学斌
  • 1篇陈林林
  • 1篇石凤姣
  • 1篇尹磊
  • 1篇金静
  • 1篇刘燕飞

传媒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菌株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患者口腔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并评估特定菌株通过炎症途径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确诊为CMVD的100例患者,采集其口腔菌群样本。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口腔菌群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进一步采用体外实验,使用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评估选定菌株(Bacteroides、Prevotella、Ruminococcus、Lactobacillus和Enterococcus)的感染对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CMVD患者口腔菌群样本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主要由Bacteroides(9.96±3.04)%、Prevotella(9.61±2.98)%、Ruminococcus(10.77±3.08)%、Lactobacillus(9.94±3.13)%和Enterococcus(9.67±3.07)%等10种菌群组成。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acteroides感染显著提高了TNF-α(750.32±50.68pg/mL vs 299.84±19.87pg/mL,P<0.01)、IL-6(820.45±59.87pg/mL vs 259.78±30.25pg/mL,P<0.01)和IL-1β(899.87±69.45pg/mL vs 309.90±24.78pg/mL,P<0.01)的表达水平,并显著降低了HCAEC的细胞活力(65.34%±5.68%vs 92.45%±3.45%,P<0.01)。Prevotella和Ruminococcus感染组也显示出类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活力下降(P<0.01),而Lactobacillus和Enterococcus感染组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CMVD患者口腔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并为Bacteroides、Prevotella和Ruminococcus菌株通过诱导炎症反应显著影响内皮细胞功能提供了证据。口腔菌群可能在CMV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林林蒋志明卓晓军尹玉莲
关键词:口腔菌群炎症反应内皮细胞
医联体管理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医联体管理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长沙市第四医院行常规诊疗服务模式时管理的30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4月至9月长沙市第四医院行医联体模式下的分级诊疗服务时管理的30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6个月后健康行为、血压指标、生活质量以及管理6个月内用药依从情况。结果两组管理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与管理前相比均增高(t=46.863、23.309、62.405、39.405,P<0.05),且研究组HPLP、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t=21.753、24.874,P<0.05);研究组管理6个月内用药依从性整体优于对照组(Z=7.289,P<0.05);两组管理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管理前相比均降低(t=23.769、28.133、41.862、46.454,P<0.05),且研究组SBP、DBP明显较对照组低(t=21.100、27.724,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实施医联体管理,可有效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明显提高用药依从性,显著改善血压,并大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金静戴朝晖蒋志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介导VCAM1调节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鼠缺血性心肌病
2024年
目的通过构建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 myopathy,ICM)大鼠模型,探讨普萘洛尔是否通过调节VCAM1/NF-κB信号通路改善ICM。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性心肌病组(ICM组)、普萘洛尔组(Propranolol组)、普萘洛尔+过表达对照组(Propranolol+ov-NC组)和普萘洛尔+过表达VCAM1组(Propranolol+ov-VCAM1组),每组10只。RT-q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V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VCAM1、p-NF-κB和NF-κB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观察大鼠心肌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IL-1β、IL-6和IL-10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间质未见水肿,心肌中几乎无胶原纤维分布;ICM组大鼠心肌可见纤维排列紊乱、间质水肿以及大量分布不均的胶原纤维;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ov-NC组大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改善;普萘洛尔+ov-VCAM1组大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较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ov-NC组加重。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M1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与ICM组相比,Propranolol组和Propranolol+ov-N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含量显著升高;与Propranolol组和Propranolol+ov-NC组相比,Propranolol+ov-VCAM1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M1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普萘洛尔治疗通过下调VCAM1表达改善ICM大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磷酸化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关。
李利胡娜蒋志明杨晓芳李良义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NF-ΚB信号通路
分支药物球囊在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3年
探讨探讨分支药物球囊在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8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进行PCI治疗。侧支普通球囊组采用主支撑放置支架,由侧支撑普通气囊保护,分支药物球囊组患者采用主支支架和侧支药物球囊保护分支药物球囊。比较两组暴露时间、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侧支丢失、侧支架植入率等指标。结果 与侧支普通球囊组相比,分支药物球囊组的手术时间、造影剂剂量、暴露时间、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和侧支支架植入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项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存活。结论 分支药物球囊可以减少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及其对侧支的影响,从而减少侧支的数量支架植入使手术更安全、更快,减轻患者负担。
蒋志明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MAP4/Mps1信号通路介导miR-21对心肌成纤维化细胞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4/人单级纺锤体1信号通路介导miR-21促进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组、NC-miR-21组和TGF-β1+si-miR-21组;采用Western Bolt检测MAP4、p-MAP4、Mps1、p-Mps1、Ⅲ型胶原(ColⅢ)、Ⅰ型胶原(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离心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TGF-β1组MDA、未折叠蛋白MAP4、p-MAP4、Mps1、p-Mps1、TNF-α、IL-6、TGF-β1、ColⅢ、ColⅠ及α-SMA胶原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F-β1+si-miR-21组MDA、未折叠蛋白MAP4、p-MAP4、Mps1、p-Mps1、TNF-α、IL-6、TGF-β1、ColⅢ、ColⅠ及α-SMA胶原蛋白水平低于NC-miR-21组,SOD水平高于NC-miR-21组(P<0.05)。结论低表达miR-21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ColⅢ、ColⅠ、α-SMA、TGF-β1的生物合成,其机制可能与Mps1/MAP4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有关。
蒋志明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MIR-21Α-SMA
心肺复苏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急性心梗后心跳骤停患者81例,根据是否行急诊PCI,将其分为PCI组及对照组,PCI组在心肺复苏后行急诊PCI治疗,对照组在心肺复苏后行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心梗再发率、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并对比两组存活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PCI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心梗复发率、心绞痛再发率及再入院率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力衰竭、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改善,但PCI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肺复苏联合急诊PCI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跳骤停患者中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黄艳戴朝晖石凤姣蒋志明黄方舟
关键词: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
线粒体基于HUR/PIM1信号通路在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机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HUR/PIM1信号通路探讨线粒体在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机制。方法AngⅡ处理人脐血管内皮细胞(HUVCE)分为3组:control组、AngⅡ组和Mdivi-1组。CCK-8、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检测细胞活力、凋亡及迁移率。线粒体选择性探针检测线粒体形态,JC-1染料测量线粒体膜电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Drp-1、ROS、HUR/PIM1 mRNA和蛋白含量,体外血管形成验证血管生成。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AngⅡ组细胞活力降低、Drp-1和ROS蛋白表达升高和线粒体形态改变及膜电位降低,HUR/PIM1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含量升高,血管生成增加,Mdivi-1组效果相反。结论Mdivi-1降低线粒体的表达和AngⅡ诱导的细胞的HUR/PIM1通路的表达,可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的凋亡、迁移及血管生成。
尹磊蒋志明杨慧琼刘燕飞郑学斌
关键词:线粒体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
探究接受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某院行急诊PCI的1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了32例患者作为急诊PCI组;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某院行急诊PCI+替罗非班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了30例患者作为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术后血管再通率高于急诊PCI组(P〈0.05);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院内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急诊PCI组(P〈0.05);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急诊PCI组(P〈0.05).结论:皮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使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具有-定的临床价值.
蒋志明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替罗非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