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选择性
  • 2篇早泄
  • 2篇阻断
  • 2篇阻断术
  • 1篇血精
  • 1篇移植肾
  • 1篇移植肾切除
  • 1篇移植肾失功
  • 1篇阴茎
  • 1篇阴茎背神经
  • 1篇肾切除
  • 1篇肾移植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分析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镜
  • 1篇尿管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 1篇前列腺癌骨转...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张凯
  • 3篇那彦群
  • 3篇张志宏
  • 2篇贺利军
  • 2篇金石华
  • 1篇李宁忱
  • 1篇钱玉松
  • 1篇孟军
  • 1篇王驭良
  • 1篇张军
  • 1篇孙国锋
  • 1篇徐凤梅
  • 1篇管德林
  • 1篇董永良
  • 1篇刘静
  • 1篇黄真
  • 1篇郝斌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慢性移植肾失功后的移植肾切除手术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总结因慢性移植肾失功而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进一步探讨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以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72(36.6±13.5)岁,以上患者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时间为术后11~91(35.8±24.6)个月,转入血液透析的时间为3~33(10.4±6.2)个月。76例患者均实施了移植肾切除手术,移植肾切除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35~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200~2 600)ml,平均输血量300(400~2 400)ml,其中67例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后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250(20~1 100)ml,平均住院时间11(5~23)d。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血肿8例,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5例,肾上腺危象2例,下肢跛行2例。死亡4例。多数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慢性移植肾失功后的移植肾切除手术为高风险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适时地切除已经完全失功了的移植肾,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素质,避免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本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张志宏管德林张凯金石华吴建臣张继珍黄靖刘静黄真钱玉松张军徐凤梅那彦群
关键词:慢性移植肾失功肾移植肾切除
选择性背神经阻断术治疗早泄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选择性背神经阻断术治疗男性早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4例患者行选择性阴茎背神经阻断术,比较手术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l ejaculatory latency time,IELT),国...
张凯贺利军李青王驭良那彦群
软性输尿管镜精囊检查在顽固性血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软性输尿管镜行精囊检查诊治顽固性血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顽固性血精患者26例,年龄18~63岁,病程9个月至5年,术前行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及精囊彩超、盆腔CT或MRI检查。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使用Olympus 3.6/9.9 F软性输尿管镜经尿道行精囊检查。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精囊镜检查,手术时间20~76 min,平均(25±11)min。术后留置尿管1~2 d,住院时间3~8 d,平均(4±1)d。患者随访均超过3个月,随访期间内24例患者血精完全消失。除少数患者出现轻微血尿或膀胱痉挛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软性输尿管镜精囊检查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微小,可作为顽固性血精的有效方法。
张志宏董永良张凯郝斌孟军
关键词:精囊镜血精
选择性背神经阻断术治疗早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选择性背神经阻断术治疗男性早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行选择性阴茎背神经阻断术,比较手术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l ejaculatory latency time,IELT),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dex of international erectile function-5,IIEF-5)变化,并评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早泄患者平均年龄(29.7±6.6)岁,手术时间平均(49.5±12.4)min,平均切断背神经分支(4.2±1.1)支。术前平均IELT评分(1.3±0.5)min,术后3个月平均IELT评分(3.6±1.6)min,术后6个月平均IELT评分(3.6±1.4)min,均有明显改善,且术后IIEF-5评分无显著变化,对患者勃起功能无明显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选择性阴茎背神经阻断术在短期内可明显延长IELT,手术安全性高,对于患者勃起功能无明显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男性早泄的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
贺利军张凯
关键词:早泄阴茎背神经
TRACP水平监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在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81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0例健康青壮年男性作为对照,分为四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组(A组,n=42),前列腺癌无骨转移患者组(B组,n=39),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组(C组,n=40),健康对照组(D组,n=40)。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的TRACP水平,结合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组的血清TRACP浓度明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RACP浓度与PSA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ALP和ALT,且TRACP与PSA的ROC曲线交叉,提示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TRACP的检测对于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具有更直接的诊断价值和预测价值,通过监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RACP水平,对了解前列腺癌的生长状态、判断病程进展、预测骨转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志宏张凯金石华孙国锋李宁忱那彦群
关键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癌骨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