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伟华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权力转移
  • 3篇共同体
  • 2篇意志
  • 2篇制衡
  • 2篇人类命运
  • 2篇国际秩序
  • 2篇国家意志
  • 1篇地区秩序
  • 1篇战后
  • 1篇秩序变迁
  • 1篇中国式现代化
  • 1篇时空观
  • 1篇实践逻辑
  • 1篇史观
  • 1篇世界历史
  • 1篇全球网
  • 1篇全球网络
  • 1篇全球治理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空间

机构

  • 9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篇袁伟华
  • 2篇韩召颖
  • 1篇田光强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亚太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中共成都市委...
  • 1篇广西社会主义...
  • 1篇中共贵州省委...
  • 1篇贵州省党校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时间与空间: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时空观被引量:14
2016年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一切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既是线性的自然时间,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时间。空间既指地理的区位,也指向一种社会关系。国际关系总是在特定的时空范畴内发生和展开,对于国际关系的叙述总是通过一定的先后次序依次展开,所以国际关系的过程是时间性的,对于国际关系的叙述同时必须限定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所以国际关系又是空间性的。传统国际关系研究往往将时间与空间隐藏在理论之中。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突破传统国际关系研究的局限,构建国际社会的新型时空观。在时间维度上,新型国际关系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是人类社会实践时间发展的必然。在空间维度上,新型国际关系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出发,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直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空间关系调整的必然。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在时间、空间维度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和平的方向发展,为世界所有国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解放奠定基础。
袁伟华
关键词:时空观国际秩序
权力转移、国家意志与国际秩序变迁——对七月危机的考察被引量:9
2015年
在国际关系史上,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是自然现象。在权力转移漫长的进程中,无论是主导国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国家意志,还是崛起国建构国际新秩序的国家意志都存在强弱变化,并对国际秩序的变迁产生影响。在权力转移的持平阶段,主导国、崛起国面临的结构压力大致相同,一旦主导国具有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强烈国家意志,崛起国具有强烈的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国家意志,那么两国国家意志制衡决定了国际秩序变迁的战争机制。七月危机前,俄、法与德、奥之间的权力对比大致持平。在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危机中,俄国试图削弱奥匈帝国、主导巴尔干地区,其国家意志不断增强。然而,维护奥匈帝国的完整性,就是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秩序,就是维护德国的安全战略地位,因此德国具有维护奥匈帝国完整的强烈国家意志。在俄、德国家意志制衡下,围绕国际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最终通过战争机制进行。
袁伟华韩召颖
关键词:权力转移国际秩序
结构压力、联盟承诺和亚太地区秩序
2016年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进程给美国和亚太地区各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结构压力。在这种结构压力之下,美国强化了对亚太盟友的联盟承诺,以图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但是,美国的联盟承诺不仅造成了中国等国的安全压力,更重要的是,鼓励其盟友采取侵略性政策,造成了亚太地区的秩序动荡。因此,结构压力和联盟承诺不仅是近期亚太地区危机的根源,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影响亚太地区的秩序稳定。
袁伟华
关键词:权力转移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观。只有秉持整体化的文明思维和历史意识,才能在悠长深厚的人类社会演进与思潮变迁脉络中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历史必然。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耿文建袁伟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历史大历史观
联盟战略有效吗?——权力转移、联盟战略与主导地位
2018年
在无政府状态下,联盟是国际关系中经久不衰的现象,对于联盟的关注亦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处于权力转移进程中的主导国,总是试图维持其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地位,联盟是其可能采取的战略之一。然而,在权力转移进程中,衰落的主导国面临的结构压力不断增大,对于盟友的战略依赖越来越深,对于盟友行动自主性日益缺乏约束力。同时,主导国的联盟战略加速了国际社会既有联盟网络的复杂化,极大提升了主导国卷入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处于衰落中的主导国,在大战中无论胜负,都要付出巨大代价,从而加速衰落进程。二十世纪初,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转向联盟战略。七月危机是奥匈与塞尔维亚之间的地区冲突。但是,英国的联盟战略既无法制约盟友,也不能威慑对手。在俄国、法国、德国先后卷入冲突的情况下,原本并不关注七月危机的英国也被迫卷入冲突,并在战争中严重削弱了自身实力。在战后重建中,英国不得不接受与法国、美国共享主导地位的现实。因此,英国以联盟维持主导地位的战略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袁伟华
关键词:联盟战略权力转移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重逻辑被引量:3
2020年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当代延伸;从理论逻辑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逻辑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合乎国际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同心圆和最大公约数,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人类社会指明了可行方向和未来图景。
袁伟华
关键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被引量:5
2020年
针对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存在的弊病,习近平总书记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立足网络空间的社会属性,主张基础设施共建、文化交流互鉴、经济繁荣共享、安全有序发展、公平正义治理。这些主张合乎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总体利益的最大同心圆和最大公约数,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改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应对方案。
袁伟华段月琴
关键词: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
权力转移进程中的国家意志制衡——以1895年英美解决委内瑞拉危机为例被引量:14
2014年
大国之间因实力此消彼长而引发权力转移,对此国际关系学界有诸多阐释,但对权力和平转移仍未有圆满解答。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国家意志制衡的概念,由此可以发现,影响权力和平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主导国与崛起国间的国家意志较量。历史上,权力和平转移的例子并不多见,1895年委内瑞拉危机的和平解决是英美之间在拉美地区权力和平转移的典型案例,而国家意志制衡是考察这一历史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韩召颖袁伟华
关键词:权力转移
权力转移、战略依赖与联盟转型——以冷战后美日联盟转型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联盟是一国通过外部方式增加权力,服务于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主导国建构联盟体系旨在维持其主导地位。由于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格局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当主导国战略目标不变,相对权力变化有利于主导国时,其对于盟友的战略依赖下降。此时,主导国推动联盟转型以强化对于盟友的控制,盟友的自主性更受制约,主导国或者是将盟友地位矮化、联盟功能简化,甚至解散联盟。当相对权力变化不利于主导国时,联盟对于主导国的价值提升,主导国对于盟友的战略依赖加深。此时,主导国更可能提升盟友地位、强化联盟承诺、扩大联盟的职能。冷战结束之后,美日联盟经历了可能瓦解的危机。文章以冷战后美日联盟转型为例,探讨了美日联盟经历的三次大的转型。在当前的美日联盟中,解禁集体自卫权是美国给予日本一定自主权的重要标志,联盟的安全与防卫合作在空间上扩大至全球范围,在时间上覆盖了和平与战时的全过程。但是,美日联盟转型弱化了美国对于日本的控制,增加了美国卷入地区冲突的风险。
袁伟华田光强
关键词:权力转移美日联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