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召颖
- 作品数:74 被引量:3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为何援助国际危机中的盟国(1946-2006年)被引量:6
- 2014年
- 美国为何援助国际危机中的盟国?尽管既有的四种理论——实力一利益分析、制度主义、声誉重要论和相似政体互助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部分知识,但由于多数理论没有考虑美国及其联盟政策的特殊性,因而不能有效解释美国的联盟援助行为。凭借对美国及其联盟政策的特殊性的分析,作者提出"条件性护权理论",认为美国援助盟国的主要动机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权力,但这种动机的强弱受到危机与美国联盟义务的关联度、盟约的保留条款的限制。它假设在以下三种情势中,美国更可能援助国际危机中的盟国:(1)危机威胁美国的权力;(2)危机与美国的联盟义务直接相关;(3)美国与盟国的联盟条约中没有保留条款。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既有四种理论的多数假设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实力变量和制度化变量除外),而条件性护权理论的三个假设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美国的联盟援助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据此,条件性护权理论建议,中国应谨慎而明智地使用实力,帮助美国"管理"盟国。
- 王石山韩召颖
- 关键词:美国外交决策
-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前景探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特朗普经济政策是在其短暂的竞选过程中快速成型,并由若干竞选口号演变而成。特朗普就职后,将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不同族群裂痕加深等经济社会矛盾的深化归因于民主党政府支持的“全球化政策”所导致的制造业外迁、就业岗位流失和国家债务高企,同时把“美国优先”作为调整美国内外政策的总纲领,希望全方位贯彻“美国优先”,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内容研究后发现,尽管特朗普经济政策短期有助于刺激经济回升,回应选民的部分期待。但从长远观察,因其存在违反经济学逻辑、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悖、政治高度分裂及政策外部性等制约因素,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不仅无助破解制约美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症结、弥合因收入分配失衡造成的阶层裂痕,而且会因金融业去监管政策而进一步推高“虚拟经济”比重,进而诱发金融风险,并削弱实体经济的复苏基础,最终加剧社会经济矛盾。
- 韩召颖吕贤
- “民主联盟可靠论”及其批判被引量:1
- 2015年
- "民主联盟可靠论"是国际关系学"民主理论家族"中的新成员。它认为,民主制度可以缓解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履行联盟承诺的难题,民主国家做出的联盟承诺更加可靠。其具体表现是:与含有专制国家的联盟相比,民主国家之间的联盟更加持久。因为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受到的制度约束较高、政策制定的灵活性较低、国内施加的违约成本较高,并且具有遵守契约的文化规范。但是,正如其批评者所指出的,民主联盟可靠论采用了一种不准确的方法来衡量联盟承诺的可靠性,即以联盟持续时间代替联盟成员履行联盟承诺的实际行为;过于强调民主制度的优点,而忽视了民主制度的缺点,如委托—代理难题、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和使用武力的难题。这些缺点使民主国家比专制国家更不可能履行联盟承诺。
- 王石山韩召颖
- 关键词:民主联盟可靠性
-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向被引量:5
- 2017年
- 二战以来,尽管美国历任总统都强调自己对外战略与其前任的不同,但美国对外战略总体而言却有着很强的延续性。从特朗普竞选期间发表的言论所反映出的美国对外战略调整,显然与以往历任美国总统对外战略的调整有着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特朗普这些言论与美国二战以来的外交理念和基本战略目标是相悖的。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视角看,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相对收益的减少与所付出成本的增加,促使特朗普试图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较大调整,甚至发生转向。美国相对收益的减少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方面,而全球化带来的安全威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则增加了美国所付出的成本。
- 韩召颖姜潭
- 关键词:美国对外战略特朗普
-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国际秩序危机与转型态势探析被引量:8
- 2021年
- 全球化、美国单极格局和制度化合作是冷战后国际秩序的显著特征。通过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体系内行为体的互动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秩序的转型方向。受疫情影响,全球化进程和地区合作受阻,进一步加剧国内政治与国际体系的反向联动。同时,疫情凸显美国体系领导力缺失,大国制度博弈愈演愈烈,既有体系结构的不稳定性提升,冲击现行国际秩序。整体而言,国际秩序未发生本质改变,权力结构的“去中心化”进一步持续、制度安排中功能性合作与新制度建立加速推进。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将在重组整合中波动前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积极推动多边主义进程和“一带一路”倡议应对国际体系无序状态的同时,以国内发展作为应对秩序转型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基础。
- 韩召颖王辛未
- 关键词:国际秩序领导力
- 美国GDP全球占比与美国经济霸权的关系研究
- 2021年
- 美国GDP全球占比的变化与美国经济霸权兴衰的讨论自1950年以来,美国GDP全球占比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美国经济霸权地位正在消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帕恩赖特尔指出,美国GDP全球占比的下降意味着过去数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美国霸权逐渐走向衰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朱利安·戈也认为,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显示出美国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优势地位面临挑战,因此,美国霸权已不可避免地日益衰落。
- 韩召颖王耀辉
- 关键词:美国霸权经济霸权霸权地位
- 美国GDP全球占比与美国经济霸权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国际关系学者普遍将美国GDP全球占比作为衡量美国经济霸权的指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项指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很多学者将这种现象解读为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美国经济霸权是否在逐渐衰落?对于美国衰落的观点,反对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美国GDP占比已不能作为衡量其经济霸权的指标。然而,既有研究在"美国GDP全球占比"问题上仍然缺乏深入分析,对美国经济霸权的界定也模糊不清,无法对二者的关系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美国GDP全球占比与美国经济霸权的关系。通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定量方法,文章对1970~2018年美国GDP全球占比及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国内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是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的显著原因。同时,根据对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发展情况的分析,美国制造业外移促进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繁荣,使美国经济影响力渗透到全球市场。虽然美国制造业外移导致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但1970~2018年美国GDP全球占比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相反,随着美国制造业的海外扩张,美国经济霸权却在不断增强。
- 韩召颖王耀辉
- 关键词:美国霸权国内生产总值
- 公众外交: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被引量:24
- 2001年
- 美国公众外交是指美国政府针对其他国家民众采取的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美国的公众外交有两个主要目标 :一是对外宣传美国的政策 ,特别是外交政策 ,目的在于赢得外国民众对美国的支持 ;二是使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 ,实质上是对外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美国公众外交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美国对外政策服务 ,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 韩召颖
- 关键词:公众外交国务院历史演变外交活动
- 联合国安理会制度有效性的考察被引量:3
- 2008年
- 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是衡量国际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和影响国际行为的一种尺度。从制度的功能到制度效果的研究轨迹,通过对2000-2005年期间联合国安理会所处理议题的分析,利用设定的评估方法,考察联合国安理会职能运行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联合国安理会作为一种国际制度,它目前职能的发挥是复杂的,在预防冲突和解决冲突性的议题中安理会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制度有效性较差,而在冲突后的和平建设和全球性议题上安理会相对可以发挥比较充分的作用。
- 韩召颖张蒂
- 关键词:联合国安理会
- 冷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政策被引量:21
- 2004年
-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由苏联解体和国际权力结构的失衡所造成的。在失去了苏联的制衡之后,美国的行为越来越表现出肆意妄为和粗暴蛮横的特征。美国用先发制人战略取代威慑和遏制战略是错误的,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只能使美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国际均势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国际体系的均势最终将会实现。
- 肯尼斯.沃尔兹韩召颖刘丰
- 关键词:均势威慑遏制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