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莉

作品数:2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士
  • 4篇重症
  • 3篇幸福感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职业幸福感
  • 3篇重症监护
  • 3篇卒中
  • 3篇抗逆
  • 3篇抗逆力
  • 3篇护理
  • 3篇急诊
  • 3篇急诊科
  • 3篇急诊科护士
  • 3篇监护
  • 3篇META
  • 2篇症状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脑卒中
  • 2篇可移动
  • 2篇激情

机构

  • 2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3篇同济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21篇曾莉
  • 6篇姜金霞
  • 3篇许方蕾
  • 3篇张丽亚
  • 2篇第荣静
  • 2篇唐冬梅
  • 2篇张红
  • 2篇刘艺
  • 1篇张馨
  • 1篇陈雪妹
  • 1篇杜云海
  • 1篇汪虹
  • 1篇王惠英
  • 1篇杨秀霞

传媒

  • 4篇职业卫生与应...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护理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循证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急危重症...

年份

  • 4篇2025
  • 1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士职业幸福感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职业幸福感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增强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提升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有关护士职业幸福感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23年8月,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到3879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研究质量全部为B级。提取出42个研究结果,综合成8个新类别,归纳为3个新的整合结果: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2个类别)、工作与生活干扰(包括生活质量的下降、不良的工作环境2个类别)、社会支持(包括同伴支持、组织支持、家庭支持、群众支持4个类别)。结论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水平仍处于中等水平,这主要与护士的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组织支持感、职业使命感等因素有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幸福感。
赵雨晴曾莉姜金霞刘月韩鹏刘树炀
关键词:护士职业幸福感
脑卒中病人运动障碍评估与多感觉刺激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脑卒中病人运动障碍评估与多感觉刺激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等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脑卒中病人运动障碍评估和多感觉刺激干预的文献,检索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由2名经过系统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及证据汇总。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9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和4篇RCT,共汇总形成了运动障碍的筛查与评估、评估时机、评估频次,多感觉刺激的干预时机、干预强度、干预措施,以及安全性保障、家庭支持和健康指导9个主题共28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的脑卒中病人运动障碍评估与多感觉刺激干预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证据支持。
李荣青张馨曾莉
关键词:脑卒中循证护理
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4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的真实体验,为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幸福感,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关于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24日。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推荐的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从纳入研究中提炼出36个主题,将其归纳成为10个新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即ICU护士经历道德困境受多种因素影响,护士遭遇道德困境时的情感体验,应对道德困境的策略。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困境,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扰,促进护士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稳定护理队伍。
许金玲曾莉姜金霞杜云海
关键词:护士重症监护室道德困境道德决策道德冲突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恢复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恢复时间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拔管后吞咽障碍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6-12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全麻手术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相关资料,评估其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吞咽障碍的恢复结局和恢复时间为因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拔管后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250例神经外科全麻手术下经口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5.6%(89/250),术后发生拔管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时间为1~16(5.17±0.43)d。ICU入住天数、气管插管持续时间、拔管后首次标准吞咽功能评分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恢复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拔管后吞咽障碍患者,ICU入住天数、气管插管持续时间以及拔管后首次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影响吞咽功能恢复进程,医护人员需重点关注风险人群,以期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韩瑾曾莉李荣青吴亚雯唐冬梅毛赛璐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影响因素
益处发现视角下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索益处发现视角下的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水平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量表对20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建立了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潜在类别模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分为低职业幸福感组(20.20%)、社会支持缺乏组(42.86%)和高职业幸福感组(36.95%)3个潜在类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选择护理工作意愿和用工方式是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分为3个潜在类别,护理管理者可从选择护理工作意愿和用工方式两个方面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赵雨晴刘艺姜金霞曾莉韩鹏刘月刘树炀许金玲王冶金夏天娇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脑肿瘤患者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且会成群出现多个神经系统症状、癌症共有的症状及治疗引起的症状。症状群这一概念虽已被大众所知,在症状群的组成及症状群的管理理论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国内关于脑肿瘤患者症状群的研究尚不成熟,缺乏本土评估工具以及个体化干预策略等。由于脑肿瘤症状群相互协同、强化,导致沉重的症状负担,因此探索脑肿瘤症状群的发生机制及开发个体化高效干预措施亟需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回顾近期研究,综述脑肿瘤患者症状群的发生机制、症状群的组成、症状群的评估工具、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及症状群的干预策略等,以期为早期识别脑肿瘤患者症状群及提供延续性的个体化症状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陈丹丹李荣青韩瑾曾莉
关键词:脑肿瘤症状群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老年人内在能力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2015-2023年老年人内在能力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自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录的老年人内在能力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38篇。老年人内在能力持续受到关注,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国家间合作较为密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内在能力的评估、内在能力与衰弱及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之间的关联,以及提升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干预措施等方面。结论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内在能力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之间的关联,以及内在能力与老年人药物使用的关系。同时,应加强对老年人内在能力干预措施的研究,以提升老年人内在能力,进而维持其健康生活。
张欣宇曹倩倩李启鸿李荣青张子恺曾莉
关键词:老年人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创伤性脑损伤(TBI)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早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对指导临床救治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普适性、评估量表的特性、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国内外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分析现有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工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和依据。
李荣青韩瑾毛赛璐吴亚雯曾莉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重症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family,PICS-F)的潜在类别。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3—12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转出ICU 7 d后,采用PICS-F心理和生理相关症状评估量表对其家属进行评估。使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PICS-F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识别其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214名(71.3%)家属发生PICS-F。重症患者PICS-F分为2个潜在类别,即“重度心理-生理症状组”(68.22%)和“轻度心理症状组”(31.78%)。相较于“轻度心理症状组”,女性(OR=2.068,P=0.026)、年龄为≥30~50岁和≥50岁(OR=2.578,P=0.013;OR=3.131,P=0.011)、担心疾病预后(OR=2.174,P=0.020)及患者APACHEⅡ评分>25分的家属(OR=2.845,P=0.009)归属于“重度心理-生理症状组”的概率较大。结论重症患者PICS-F发生率较高且症状特征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女性、年长、担心疾病预后及患者APACHEⅡ评分>25分的家属人群,对不同类别的家属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
奚玉洁曾莉陈佳丽
关键词:重症患者患者家属
基于家庭抗逆力模型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描述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的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相关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方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怀给患者及其家属。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对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家庭抗逆力的横断面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明确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288名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男84名,女204名,年龄≤30岁23名,31~40岁63名,41~50岁63名,51~60岁32名,≥61岁107名,家庭抗逆力总分为(210.80±17.3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不同的职业状况、与患者关系、年龄、家庭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类型、每天可照顾时长,以及患者不同的性别和年龄对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38,F值为4.96~21.32,均P<0.05)。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水平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及家庭支持均呈正相关(r=0.375、0.627、0.642,均P<0.05),与照护负担和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44、-0.563,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家庭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是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t值为-6.68~6.27,均P<0.05),共同解释了57.5%的家庭抗逆力的变异。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处于高水平。主要照顾者获取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多,且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其家庭抗逆力水平较高。
陈丹丹于龙娟查益王晓娜姚高玲李丹曾莉
关键词:卒中首发主要照顾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