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金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名物
  • 2篇渊源
  • 2篇主题
  • 2篇鹦鹉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1篇度量衡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性
  • 1篇意蕴
  • 1篇咏物
  • 1篇咏物赋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体
  • 1篇生命体悟
  • 1篇诗赋
  • 1篇诗史
  • 1篇诗性
  • 1篇史诗
  • 1篇史诗性

机构

  • 1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赵金平
  • 1篇禹明莲

传媒

  • 2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镇江高专学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雁赋主题渊源
2016年
雁在上古典籍中就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蕴,人们将雁的特征与习性和世俗的事物联系起来,或寓意祥瑞与纯贞,或象征礼仪与秩序,或譬喻懿德与壮志,或寄寓感慨,抒发生命体悟,雁赋主题渊源于此,后世传承上古典籍中的雁文化,既有因循又有变革。在分析雁赋文本的基础上,对雁赋主题进行类分,进而对其主题渊源进行分析。雁赋传承并丰富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体现。
赵金平
关键词:主题渊源
论鹦鹉在赋体文学中的文化内涵被引量:2
2017年
古人名物就为物赋予文化意蕴,鹦鹉亦是如此,或寓意祥瑞与智慧,或譬喻仁义与孝道,抑或阐明道理等。而赋体文学通过铺陈"鹦鹉"这一名物的形貌、特性及遭际,观物赋德,托物言志,或抒发生不逢时的愤懑,或感慨羁栖流落的坎坷,或借以赞美"英才",或譬喻君子德行,或颂扬君王懿德,或规劝世人谨言慎行,抑或感叹生离死别等,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此亦反映了鹦鹉同题赋深刻的道德观照及与儒家诗教的关合与疏离。
赵金平
关键词:鹦鹉名物文化内涵
雁赋主题流变论被引量:1
2016年
古人名物就为物赋予文化内涵,雁亦是如此。在上古的典籍中,雁就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蕴,或寓意祥瑞与纯正,或象征礼仪与秩序,或譬喻懿德与壮志,抑或寄寓感慨,抒发生命体悟等。雁赋主题从一开始就汲取了中华文化中关于雁的文化蕴涵,且在后世雁赋中一脉相传。就雁赋主题而言,中古雁赋集中于生命体悟和羽仪之美两个方面,唐代雁赋主要承袭了中古两大主题而略有变化;宋至明清时期,在因循之外又增加了新的主题即故国之思、家国情怀和游子思妇。在雁赋主题的流变过程中,有诸多的因循和回溯,主要体现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上,同时又呈现出历时性的变化,在融合、探觅中发展和深化。
赵金平禹明莲
关键词:生命体悟故国之思家国情怀
北朝咏物赋的嬗变过程钩沉被引量:1
2016年
就状物与抒情的关系而言,北朝咏物赋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写物图貌、关注外部世界到以情为本、体物写志、寄寓自我情感的流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写物图貌,极少抒情,情与物分离;二是托物讽世,以我观物,情物互渗;三是借物自喻,以物观物,喻情于物。
赵金平
关键词:北朝咏物赋嬗变
《二京赋》名物铺写探究
2017年
《二京赋》名物品类繁盛,凡天文地理、人物典事、宫室器物、动植物等无所不包。名物铺陈,或凭虚构象,广致奇异,或征实可信,据实摹写,皆"连类"相属,鱼贯而列,体系明晰,结构浑然。其名物及其铺写既有承袭又有新变,文辞着重于新事物的摹写,于新变处力求凌驾前修,为京都大赋的创作注入了新意。其名物寓言褒贬,或夸饰文治武功,或暗讽奢靡无度,彰显赋家风范,亦展现了汉代人们的物类观念、知识结构、社会生活、典制礼仪以及审美心理等。
赵金平
关键词:《二京赋》名物褒贬
从《汉志·诗赋略》看赋之渊源被引量:1
2017年
班固执持《诗》学经义观念,推衍赋为古诗之流,后世论赋缘起者承之并有所发挥,形成"诗—骚—赋"的流变体系,障蔽和模糊了赋体文学与楚辞的直接流承关系,并且将赋的批评纳入诗教的范畴,已偏离了"赋"的本义,疏离了赋体文学的本真,赋非自《诗》始。《诗赋略》"赋分四家"预示了赋的渊源,揭示了赋体文学定型过程中对其他文体因素的借鉴和吸收,故赋渊源于楚辞,宋赋承之,开启汉赋之制,在"骚—赋"嬗变过程中又吸收先秦隐语、战国散文及民间文学等文体因素入赋,赋体文学在汉代逐渐成熟并走向兴盛。
赵金平
关键词:渊源
唐代度量衡赋的兴起与衰落原因探析
2017年
在古代赋体文学创作过程中,度量衡赋集中涌现于唐代,是科举取士制度干预和推动下的产物,与统治者和命题者关切的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其赋题及用韵表现出浓厚的尊经倾向。其主题或阐发儒家经义,或宣扬政治功用,或被赋予道德文化意义等。在辞赋经典化过程中,作为场屋之作,追逐功利,崇尚雅正,囿于体例和声律等的限制以及内容的经义化,使情、物、辞三者的关系严重疏离,显得异常"卑弱",亦偏离了赋体文学的本真,宣告了其创作的难以为继。
赵金平
关键词:唐代科举疏离
论鹦鹉赋中鹦鹉的文化意蕴
2017年
鹦鹉在古代被视为异域的灵鸟俊禽,寓意祥瑞和智慧。同时,在佛本故事中使其具有神异的特性,且在与中土文化的结合过程中,赋予其仁义、孝顺等文化内涵。而鹦鹉赋通过铺陈"鹦鹉"这一名物的形貌、特性及遭际,观物赋德,托物言志,或抒发生不逢时的愤懑,或感慨羁栖流落的坎坷,或借以赞美"英才",或譬喻君子德行,或颂扬君王懿德,或规劝世人谨言慎行,或感叹生离死别,抑或阐释佛理等,使其文化意蕴更加丰富。此亦反映了鹦鹉同题赋深刻的道德观照及与儒家诗教的关合与疏离。
赵金平
关键词:鹦鹉名物文化意蕴
汉代京都赋天文类名物探析
2018年
汉代京都赋名物品类繁盛,其中对天文类名物有极多地铺写,且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星宿类名物及其铺写与都城选址、宫室建筑和军事游猎等紧密结合,其气象类名物瑰伟富丽,驳杂万象,或异名同物,或多物一属,或形似实异,如此广博宏丽的辞藻,描绘和营造了瑰丽奇特的梦幻景观。汉代京都赋中天文类名物的铺写,宣扬了帝王顺天行事的懿德,彰显了帝王的权威,反映了汉代天文学在政治军事、建筑设计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和重要影响,亦可窥见汉人的天文观念、心理崇尚以及知识结构等。
赵金平
关键词:汉代京都赋天文名物
“文学自觉”始于汉末魏初谫论
2017年
主要从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两个方面来分析"魏晋文学自觉说"和"两汉文学自觉说",对这两种"文学自觉"说的不准确性和不严密性进行探讨。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解读"文学自觉"的基础上,对"文学自觉"时期重新作出了界定,提出"文学自觉"始于汉末魏初,并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证与评判。
赵金平
关键词:文学自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