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20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320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实施头颅CT平扫和320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20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诊断结果。结果:临床综合检查结果显示,阳性72例,阴性10例;头颅CT平扫诊断阳性71例,阴性11例;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阳性72例,阴性10例;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头颅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检查患侧与对侧病灶中心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及灌注成像达峰时间(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中央区域的rCBV和rCBF低于病变周围和病变对侧,而rTTP高于病变周围和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CT脑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实时准确地显示患者的脑血流量,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改善患者预后。
- 齐星亮刘佳林李军高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计算机体层摄影320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出率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MRI与C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MRI及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MRI与CT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93.75%、81.25%,组间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CT,但是CT检查价格更低,临床上可以结合两种诊断方法为患者给出准确的诊断。
- 李军
- 关键词:MRICT
- 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评价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9
- 2017年
- 目的:探讨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LAN)诊断的成像对比,并评价256层3D-CTA对LAN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在神经外科诊断疑似为LAN且均接受3D-CTA和3D-DSA检查的患者。以3D-DSA技术检查作为参考标准,来评价3D-CTA技术对发现LA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3D-CTA与3D-DSA在动脉瘤的检出率上的差异。结果:3D-CTA与3D-DSA在LAN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3D-DSA检查结果以及术中所见情况,80例患者中共有68例最终确诊为LAN85个。其中单发动脉瘤46例,多发动脉瘤22例。动脉瘤直径为1.2~21.5 mm,平均直径为7.8 mm;<3 mm的动脉瘤23个(占27.1%),3~5 mm的动脉瘤38个(占44.7%),5~10 mm的动脉瘤18个(占21.2%),10~25mm的动脉瘤6个(占7.1%)。3D-CTA技术准确检出动脉瘤78个,漏诊动脉瘤7个(平均直径为2.8mm);CTA诊断准确率为91.8%,灵敏度为88.6%~92.3%,特异度为90.7%~100%,阳性预测值为96.7%,阴性预测值为77.3%。动脉瘤CTA诊断的灵敏度<3 mm、3~5 mm和>5 mm分别为88.6%、92.3%和100%。结论:3D-CTA可以替代3D-DSA进行LAN术前的诊断以及术后的复查,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
- 齐星亮刘佳林宋丹丹李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256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