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黎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术后
  • 8篇通降
  • 8篇通降颗粒
  • 8篇枳实
  • 8篇梗阻
  • 8篇肠梗阻
  • 7篇炎性
  • 6篇炎性肠梗阻
  • 4篇直肠
  • 4篇术后炎性肠梗...
  • 3篇炎症
  • 3篇中医
  • 3篇胃肠功能
  • 3篇胃肠功能恢复
  • 3篇肠功能
  • 3篇肠功能恢复
  • 2篇早期炎性
  • 2篇早期炎性肠梗...
  • 2篇直肠肿瘤
  • 2篇术后肠梗阻

机构

  • 17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湖南省中医药...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莫黎
  • 3篇李倩
  • 3篇周平兰
  • 3篇谢彪
  • 2篇康安定
  • 2篇李莹
  • 2篇何永恒
  • 2篇陈赛
  • 1篇王真权
  • 1篇刘丽芳
  • 1篇徐亚琨
  • 1篇黄丽
  • 1篇曾娟妮
  • 1篇谭朝阳
  • 1篇武明胜
  • 1篇彭天书
  • 1篇陆文洪
  • 1篇雷晓红
  • 1篇王伟
  • 1篇邓松华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枳实通降颗粒不同给药方法和剂量对术后炎性肠梗阻大鼠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枳实通降颗粒对术后炎性肠梗阻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以及不同给药方法及剂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实验1: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术前给药组、术后给药组以及术前加术后联合给药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按0.5ml/100g体重标准予中剂量枳实通降颗粒药液灌胃处理;实验2: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枳实通降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普芦卡必利组。术后6小时,中药各组分别于给予不同剂量的枳实通降颗粒药液灌胃,阳性对照组予同量普芦卡必利药液,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同量生理盐水代替。术后24小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肠道推进率及胃内容物残留率、ELASAL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肠肠壁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肠道推进率及胃内容物残留率、血清IL-6、IL-8、TNF-α含量方面比较,模型组明显差于其他各组(P<0.01),术后给药组与术前加术后给药组效果相当(P>0.05),均优于术前给药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疗效相当(P>0.05),优于低剂量组(P<0.01)。小肠壁形态结构改变以模型组最明显,中药中、高剂量组、术后给药组与普芦卡必利组相对较轻。结论枳实通降颗粒能显著促进术后肠梗阻大鼠模型小肠功能的恢复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中等剂量枳实通降颗粒术后给药的方法较为合理。
莫黎李倩谢彪周平兰李莹王伟何永恒
关键词:术后炎性肠梗阻给药方法药物剂量
建立术后肠梗阻大鼠模型的新方法及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造模方法对SD大鼠术后胃肠动力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建立操作便捷、能真实模拟临床腹部手术术后肠梗阻、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A、B、C、D组、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模型A组以湿棉签擦拭小肠3次;模型B组切除部分盲肠;模型C组切除部分盲肠+湿棉签擦拭小肠1次;模型D组切除部分盲肠+小肠中部离断后再吻合;假手术组开腹后静置20 min关腹;空白组不予手术处理。术后24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计算胃肠推进率及胃残留物质量;对小肠病理切片进行观察;Pearson相关分析胃肠推进率与血清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4 h,空白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小于模型A、B、C、D组(均P<0.01);模型C、D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A、B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均P<0.01)。术后24 h,空白组胃肠推进率均明显高于模型A、B、C、D组,胃残留物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B、C、D组(均P<0.01);模型C、D组胃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模型A组、假手术组、空白组,胃残留物质量均明显高于模型A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均P<0.01),其中模型C组胃肠推进率明显低于模型A组(P<0.01)。模型A、B组的肠黏膜坏死、脱落;模型C、D可见黏膜坏死、脱落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空白组及假手术组肠黏膜上皮排列有序,绒毛结构清晰,组织结构正常,未见损伤。大鼠胃肠推进率与血清IL-6水平呈极强负相关(r=-0.85,P<0.01),与血清TNF-α水平呈强负相关(r=-0.79,P<0.01)。结论部分盲肠切除术+小肠擦拭法成功模拟了术后肠梗阻,操作简便,适用于SD大鼠术后肠梗阻造模;且术后肠梗阻模型大鼠的胃肠动力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反相关。
李倩莫黎何永恒
关键词:术后肠梗阻动物模型胃肠动力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骶前囊肿临床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讨骶前囊肿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分析2024年1月收治的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骶前囊肿患者的诊疗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本例4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月经紊乱伴左下腹隐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平素大便次数多,盆腔CT检查提示双侧附件区多发囊性灶、直肠周围间隙积液积血,各实验室检查指标无特殊。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下盆腔病损切除、腹膜后肿块穿刺抽液术,并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皮下注射治疗无效。2个月后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发作就诊,行磁共振检查考虑骶前囊肿,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尾肠囊肿,误诊时间4个月。经手术彻底切除囊肿,术后予常规抗感染、止痛等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骶前囊肿临床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全面查体及多学科会诊,并且及早完善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充分评估病情,可有效避免漏误诊的发生。
陈仁凯谭朝阳莫黎尹晖明
关键词:骶前囊肿误诊子宫内膜异位磁共振检查
枳实通降颗粒通过干预MK2磷酸化调控c-kit表达防治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枳实通降颗粒对术后炎性肠梗阻模型大鼠小肠组织中MAPK激活蛋白激酶2(MAPK-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K2)、磷酸化MAPK激活蛋白激酶2(p-MK2)、炎症因子IL-6、IL-8、TNF-α及原癌基因(c-kit)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先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枳实通降颗粒4.2 g·kg^(-1)、8.3 g·kg^(-1)、16.6 g·kg^(-1)组和普芦卡必利0.18 mg·kg^(-1)组,药物干预组于造模术后6 h灌胃给药1次,其余各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术后24 h取材。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肠组织中MK2、p-MK2和c-kit的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MK2和c-kit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观察c-kit阳性细胞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推进率及c-kit蛋白、阳性细胞、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偏低,而胃内容物残留率及小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p-MK2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偏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实通降颗粒各剂量组及普芦卡必利组肠道推进率、c-kit蛋白及mRNA、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胃内容物残留率及小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p-MK2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偏低(P<0.01)。但各组MK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枳实通降颗粒能显著促进术后炎性肠梗阻模型大鼠的胃肠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预MK2磷酸化,抑制肠壁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加c-kit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莫黎李倩周平兰王华帅李莹黄丽何永恒
关键词:术后炎性肠梗阻MK2C-KIT
枳实通降颗粒通过干预MK2磷酸化抑制炎症反应防治术后炎性肠梗阻相关性肺损伤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枳实通降颗粒对P38通路中MK2磷酸化及术后炎性肠梗阻(POI)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先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枳实通降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2、8.3、16.6 g/kg)和普芦卡必利组(0.18 mg/kg)。造模术后6 h,所有大鼠均按5 mL/kg给药量一次性灌胃给药。药物干预组予相应药物,其余各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 h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及髓过氧化酶(MPO)的活性改变,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及PCR分别检测肺组织中MK2/p⁃MK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评分及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p⁃MK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MPO的活性均明显偏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实通降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较低(P<0.01);而药物干预各组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p⁃MK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MPO的活性均明显低予模型组(P<0.01),以枳实通降颗粒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但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K2蛋白及mRNA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枳实通降颗粒能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防治POI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干预MK2的磷酰化进而抑制炎症发生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莫黎李倩王华帅李莹黄丽何永恒
关键词:术后炎性肠梗阻炎症反应MK2肺损伤
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治疗妊娠期痔急性发作4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治疗妊娠期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期合并痔疮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温盐水熏洗坐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与对照组的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7d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坐浴治疗妊娠期痔急性发作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莫黎何永恒彭天书
关键词:妊娠期中医药疗法复方芩柏颗粒剂
枳实通降颗粒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防治作用的双中心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评价枳实通降颗粒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防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197例分为试验组98例,对照组99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于术后6~12 h开始少量多次口服或经胃管给予枳实通降颗粒(制成50 ml药液),每日1剂。对照组仅口服等量安慰剂。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住院天数、肠梗阻发生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6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试验组4例。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4.00±0.8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33±3.98)天(P<0.05)。两组并发症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试验组降钙素原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枳实通降颗粒可促进结直肠肿瘤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安全性好。
莫黎何永恒康安定徐亚琨周平兰罗敏彭雅莉陈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胃肠功能
典型病例结合PBL模式在规培生肛肠科危急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典型病例结合问题式学习(PBL)模式对肛肠科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研究生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入肛肠科接受规培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专业是否为肛肠方向进行分层,然后再分为两组,各60名。其中肛肠方向每组20名,非肛肠方向每组40名,性别不限。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典型病例结合PBL教学模式。分别对两组学生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比较,无论是肛肠方向还是非肛肠方向,实验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肛肠方向优于非肛肠方向(P<0.05)。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记忆归纳能力、学习内容理解程度4个小项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肛肠方向分数高于非肛肠方向(P<0.05)。结论典型病例结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肛肠科危急重症的临床教学效果,并与专业方向存在相关性。
郭映妃谭锦钰黄启宣邹滔莫黎
关键词:肛肠科危急重症典型病例PBL教学法
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究芩柏四物合剂对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小鼠炎性反应及高凝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芩柏四物合剂对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 NF)术后小鼠模型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芩柏四物合剂-NF相关炎性反应及高凝状态的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获取芩柏四物合剂治疗NF的潜在作用机制。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芩柏四物合剂组、低分子肝素钠组、模型组。芩柏四物合剂组以芩柏四物合剂水煎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低分子肝素钠组以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经腹壁皮下注射给药。通过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病理形态;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 D-D)、血小板(platelet, PLT);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f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interleukin-1 beta, IL-1β)、白细胞介素-6(iinterleukin-6, IL-6)。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芩柏四物合剂干预NF主要与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联系密切。体内验证试验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在灌胃3、7 d后,模型组小鼠全血中PT、D-D、PLT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芩柏四物合剂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小鼠全血中PT、D-D、PLT下降(P<0.01);芩柏四物合剂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芩柏四物合剂组组内比较,PT、D-D、PLT含量在第7 d明显下降,与第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芩柏四物合剂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P<0.01);芩柏四物合剂组中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钠组(P<0.01);芩柏四物合剂组组内比较,TNF-α、IL-1β、IL-6含量在第7天明显下降,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芩柏四物�
陆文洪莫黎王真权刘丽芳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炎性反应高凝状态网络药理学中医药
切口疝TVS术后短期发生腹股沟直疝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该院于2023年12月11日收治的1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后短期内发生腹股沟直疝再次手术的病例。术中明确诊断“左侧腹股沟直疝、上腹壁切口疝”,于是决定行腹腔镜左侧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Sublay)。因患者高龄,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镇咳化痰等药物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术后一直随访至今无复发,无血清肿形成,无任何不适等感觉。
马建莫黎尹晖明
关键词:复发疝腹股沟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