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清代黄河中游、沁河和永定河入汛时间与夏季风强度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清政府布设在黄河中游三门峡万锦滩、沁河下游木栾店以及永定河下游石景山、卢沟桥的志桩水位记录,以首次涨水超过0.64m作为汛期建立的标志,在候尺度下恢复了其汛期建立时间距平序列。黄河中游、沁河下游和永定河下游序列分别开始于1766年、1736年和1761年。研究时段内,黄河中游和沁河下游平均在7月6~10日入汛、永定河则在7月16~20日。永定河相对较为稳定,显示出其上游雨季开始时间基本维持在7月初,而黄河中游和沁河却波动较大,早晚相差达3个月;黄河中游与沁河入汛距平波动的同相位现象在19世纪中期之后比较明显。1870~1900年代黄河中游、沁河和永定河入汛普遍延迟1个候左右,对应于黄土高原夏温偏低的时期;1820~1860年代黄河中游、沁河入汛偏早,则对应了黄土高原夏温偏高。
- 潘威满志敏庄宏忠叶盛
- 关键词:夏季风强度黄河气候变化
- 1766~1911年黄河中游汛期水情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根据1766~1911年万锦滩汛期涨水情况的历史文献记录,重建研究时段内黄河三门峡断面逐年汛期流量R(109m3/a)和汛期开始时间T(侯尺度),其平均水平分别为径流量R=51.06×109m3/a,汛期开始时间T平均情况为7月上旬(7月第2个侯),对应于梅雨结束平均日期。研究时段内,1840 s前流量平,汛期开始时间总体较稳定;1840~1850 s流量普遍偏丰,汛期到来偏晚;1860 s开始流量减少,汛期提前,此阶段持续约40 a左右,是近300 a中黄河中游产流微弱持续最长的1个时期。
- 潘威庄宏忠李卓仑叶盛
- 关键词:黄河中游汛期夏季风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