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阳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合金
  • 1篇时效
  • 1篇化合物
  • 1篇固态
  • 1篇合金组织
  • 1篇SN-BI
  • 1篇SN-BI合...
  • 1篇CU
  • 1篇P
  • 1篇N-

机构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华为技术有限...

作者

  • 2篇王小京
  • 2篇李天阳
  • 1篇王俭辛
  • 1篇刘宁
  • 1篇周慧玲
  • 1篇刘彬

传媒

  • 1篇焊接技术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对Sn-B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考察P在纯锡中的作用,探讨微量P,P/Cu/Zn对Sn-Bi基合金焊料组织、拉伸性能、形变断裂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纯锡中添加1%(质量分数,下同)P,能够提高强度、刚度,降低塑性;但仅0.1%的P会恶化Sn-Bi合金的力学性能,这和P元素在金属基体内的存在形式以及基体组织有关。在锡基合金中,P以Sn-P合金的形式分布在相界或晶界上,限制载荷作用下金属的形变扩散与转移。因此在Sn-1P合金中,分布在β-Sn基体上的化合物,起强化作用;在Sn-Bi合金中,Sn-P化合物则加剧加载过程中的形变不匹配,成为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薄弱环节,导致合金倾向于脆性断裂;最后,在加入微量P元素的基础上再进行Zn/Cu的合金化,可以改善Sn-Bi合金系列的微观组织,提高强度,增加合金最大流变应力。
王小京刘彬周慧玲王俭辛刘宁李天阳
关键词:PSN-BI
Sn-58Bi/Cu界面化合物相表面在固态时效下的快速演化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对Cu/Sn-58Bi/Cu互连接头在120℃时效0天、 1天、 3天和5天试验,观察界面化合物在接头表面生长与演化;发现Sn-58Bi/Cu界面化合物表面具有2种形貌:靠近钎料端的界面化合物大而紧实;靠近铜端小而松散,呈颗粒状;化合物生长速率在时效初期(0~3天)非常迅速,认为是Cu6Sn5控制的化合物生长过程;3~5天的化合物生长,主要由消耗Cu6Sn5形成Cu3Sn的过程控制,化合物生长变慢。
李溯杰周丽丽李天阳吴绪磊王小京
关键词:SN-BI合金化合物时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