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晶
-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令性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探讨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联合血栓的19例患者资料,栓塞位置:右侧8例,左侧11例;足背动脉3例,胫后动脉8例,尺动脉2例,肱动脉2例,桡动脉4例。再植术后临床表现符合联合血栓的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患者术中取仰卧位,先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出动脉中的血栓,血管出现喷血(搏动性)即可,随后在动脉切口处留置Fogarty导管,注入尿激酶盐水、肝素盐水,将残留的血栓溶解。术后17例成活,观察患肢活动度、血运及感觉等指标。术后3.5~9.5 h,2例再次出现联合血栓动脉危象,予以彩超定位血栓,应用切开探查术式处理,1例血管危象救治成功,1例足部坏死,行截肢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空气栓塞及血管穿孔等并发症,取出的血栓平均长度2.7 cm(0.4~4.3 cm)。2例改行切开探查术式处理的患者,不纳入疗效评价,剩余17例患者均严格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0~32个月),患肢外形满意,皮肤颜色正常,肿胀度、活动度明显改善,血运显著改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4 s,皮肤温度较患肢低1~2℃或正常,感觉平均位于S_3级(S_1~S_4级),两点辨别觉平均5 mm(4~9 mm)。参照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差2例、良4例、优11例,优良率88.2%。结论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联合血栓,可避免血管吻合口区域二次损伤,临床疗效肯定。
- 李小东尹晶于昌玉王培刘飞
- 关键词:FOGARTY球囊导管再植术离断肢体
- 大隐静脉曲张应用EVLA与NMIS两种术式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应用EVLA与NMIS两种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因大隐静脉曲张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序列发生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EVLA组与NMIS组,其中EVLA组对象均采用腔内激光消融治疗;NMIS组对象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治疗。对比两组在经不同手术治疗后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NMIS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EVLA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EVLA组(P<0.05);两组VCSS与CIVIQ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经治疗VCSS与CIVIQ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NMIS组与EVLA组均存在麻木、血肿、瘀斑等并发症,感染为NMIS组单独存在,且NMIS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EVLA组(P<0.05)。结论:EVLA与NMIS两种术式在针对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治疗时均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最终目的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杜建青赵博姜海军陈磊张弘刘彦春杨植尹晶
-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并发症
- 超声引导下Fogarty球囊导管在动脉危象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7月,应用超声引导下Fogarty球囊导管联合溶栓抗凝药物治疗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9~51岁,平均32岁。膝关节离断3例,小腿离断9例,踝关节离断6例,肘关节离断2例,前臂离断4例,腕关节离断3例。于断肢再植术后2.5~18 h,平均7.5 h出现动脉危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吻合口血栓16例,非吻合口血栓7例,联合血栓4例。血栓均存在于动脉内,长度为0.8~3.9 cm。结果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穿孔、破裂、空气栓塞、血栓栓塞、伤口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术后1.5~13.5 h 3例再次出现动脉危象,行切开探查术,1例治疗成功;2例动脉闭塞,肢体部分坏死,行截肢术。余24例患肢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1例出现急性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予以血液透析后得以纠正;1例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予以内科综合治疗纠正。24例患者获随访7~38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肢体血运良好,皮温正常,感觉、活动度及肿胀度均改善。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获优12例、良8例、差4例,优良率83.3%。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血栓定位精准,取栓快捷、微创,避免了盲目、反复取栓,临床疗效肯定。
- 李小东王培于昌玉严晓薇尹晶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FOGARTY球囊导管断肢再植动脉危象
- 超声导引下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切开探查术在动脉危象中应用的比较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Fogarty导管取栓术、切开探查术对动脉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至2017年1月,对23例(27条血管)患者在断肢再植术后出现动脉危象予以处理,其中9例(12条血管)采用超声导引下Fogarty导管取栓术(Fogarty术式组),14例(15条血管)采用切开探查术(切开术式组)。对两组围手术期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截肢率、术后再次栓塞率等相关指标及术后12个月随访评价患肢功能优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截肢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次栓塞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肢功能优良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引下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切开探查术相比,血栓定位精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早期临床疗效确切。
- 严晓薇李小东谢强王培尹晶
- 关键词:FOGARTY导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再植术动脉危象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普外科就诊的12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确诊后的1~3 d内行TEVAR。根据患者入院时NLR分为低NLR组(NLR <5. 0,62例)和高NLR组(NLR≥5. 0,58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院内死亡率以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风险因素。结果高NLR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高于低NLR组,血小板计数低于低NLR组(均P <0.001)。高NLR组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NLR组[17. 2%(10/58)比1.6%(1/62)](P=0.003)。高NLR组昏迷神经症状、低血压、急性肾功能受损、肢体缺血发生率高于低NLR组[20. 7%(12/58)比3. 2%(2/62)、20. 7%(12/58)比1.6%(1/62)、24. 1%(14/58)比4. 8%(3/62)、20. 7%(12/58)比1.6%(1/62)](均P<0. 01)。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粥样硬化史、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与院内死亡率有关(均P<0.01)。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NLR≥5.0(风险比=3.127,95%置信区间:1.192~10.892,P=0.018)、血小板计数(风险比=0.978,95%置信区间:0.945~0.996,P=0.012)、血清白蛋白含量(风险比=0. 882,95%置信区间:0. 809~0. 977,P=0.005)均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 <0.05)。结论 NLR可以作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
- 姜海军赵博霍静杨植徐繁李潇尹晶杜建青
-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
- 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在“Y”型血管静脉危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Y"型血管静脉危象中的作用。方法回顾该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断肢再植术后出现"Y"型血管静脉危象的13例患者,应用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手术处理,11例患肢成活,平均随访18个月。2例再次出现静脉危象,行切开探查术,将其排除。结果所有患者血栓均位于静脉内,血栓长度0.8~3.9cm。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差2例、良4例、优5例,优良率81.8%。结论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可快速处理"Y"型血管静脉危象,精确定位血栓位置,降低再次栓塞率。
- 李小东王培尹晶谷锐
- 关键词:离断肢体再植术血管静脉危象
- 不同微创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腔内激光灼闭术(EVLA)组52例、透光旋切术(TIPP)组46例、EVLA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EVLA+SEPS)组49例和TIPP+SEPS组54例。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残留静脉曲张、皮下硬结、浅静脉炎、隐神经损伤、瘀斑、伤口血肿、皮肤麻木和下肢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VLA组比较,TIPP组患者残留静脉曲张、浅静脉炎、下肢肿胀和瘀斑发生率降低(P<0.05);皮下硬结、伤口血肿、隐神经损伤和皮肤麻木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VLA组和TIPP组比较,EVLA+SEPS组和TIPP+SEPS组残留静脉曲张和浅静脉炎发生率下降(P<0.05)。与EVLA组比较,TIPP组、EVLA+SEPS组和TIPP+SEPS组术后3个月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TIPP组、EVLA+SEPS组和TIPP+SEPS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EVLA联合SEPS和TIPP联合SEP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优于单独EVLA和TIPP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曲张静脉切除彻底、溃疡愈合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 姜海军张弘杨植赵博刘彦春杜建青尹晶
- 关键词:静脉曲张透光旋切术
- 肥胖与非肥胖患者大隐静脉剥脱术后中期效果比较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中期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下肢浅静脉曲张并接受大隐静脉剥脱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0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28 kg/m^2)为肥胖组,以年龄、性别、静脉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股静脉反流情况为参照,以1∶1匹配非肥胖患者作为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中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3.1个月。肥胖组患者持续穿戴弹力袜的时间短于非肥胖组(P<0.05)。随访中,所有患者VCSS及Aberdeen静脉曲线问卷(AVVQ)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肥胖组AVVQ评分高于非肥胖组(P<0.05);而VC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股静脉反流的改变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肥胖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至中期阶段,相应体征及生活质量均能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程度劣于非肥胖患者,这可能与前者术后穿戴弹力袜的时间相对较短有关。而在股静脉反流的改变方面,肥胖可能并非重要影响因素。
- 张弘姜海军尹晶景阳高建国张青云陈磊冯阳杜建青李荣华杨植
- 关键词:静脉曲张大隐静脉剥脱肥胖
- 透光旋切术与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c4-c6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血管外科静脉疾病.本研究比较单纯透光旋切术、单纯腔内激光灼闭术、透光旋切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和腔内激光灼闭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c4-c6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 姜海军张弘杜建青赵博杨植陈磊尹晶刘彦春
- 关键词:透光旋切术下肢静脉曲张
- 腔内激光疗法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好发于3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的弹性发育较差和静脉血管内过高的压力,不及时治疗容易形成血栓。大隐静脉曲张主要采用传统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但术后恢复慢,护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的后遗症,还有复发的可能。
- 姜海军杜建青杨植张弘尹晶刘彦春赵博
- 关键词:透光旋切术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