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血性
  • 5篇造影
  • 5篇缺血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5篇急性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护理
  • 4篇急性缺血
  • 4篇急性缺血性
  • 3篇动脉
  • 3篇血管造影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心动图
  • 2篇血管成像
  • 2篇溶栓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室

机构

  • 18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作者

  • 18篇李娟
  • 12篇祁冬
  • 3篇乔晓春
  • 3篇胡淑敏
  • 2篇庄雷
  • 2篇黄文琪
  • 2篇孙景巍
  • 2篇吕芳
  • 2篇李梅
  • 2篇张灵敏
  • 2篇刘伟
  • 2篇张倩玉
  • 2篇施彪
  • 1篇李科民
  • 1篇姜欣芝
  • 1篇鲍子雨
  • 1篇宋家玉
  • 1篇张爱娣

传媒

  • 4篇淮海医药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蛇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联勤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范化肠道护理对小肠CT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肠道护理对小肠CT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拟行小肠CT造影检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护理准备,实验组采用规范化肠道护理准备,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肠道充盈度、CT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诊断准确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清洁度评分分别为(2.81±0.12)分、(2.65±0.81)分、(2.72±0.18)分,高于对照组的(1.24±0.23)分、(1.57±0.26)分、(0.99±0.14)分,充盈度评分分别为(3.71±0.14)分、(3.35±0.13)分、(3.64±0.23)分,高于对照组的(1.42±0.23)分、(1.67±0.12)分、(1.11±0.22)分,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71±0.12)分、(2.56±0.13)分、(2.83±0.05)分,高于对照组的(1.14±0.22)分、(1.06±0.31)分、(0.94±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0.00%)及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5.00%、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CT造影检查采用规范化肠道护理准备,可提高肠道清洁度和充盈度,清晰显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解剖结构,提升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张灵敏李娟高维娜祁冬姜欣芝李梅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肠道准备图像质量
多参数能谱扫描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多参数能谱扫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8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能谱扫描组和普通扫描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对能谱扫描组患者数据采用能谱软件分析,观察支架内狭窄处与非狭窄处的能谱曲线特征并计算曲线斜率;采用物质分离技术(碘/水图)观察支架内的显示效果,并测量支架内狭窄处与非狭窄处的碘浓度和有效原子序数并比较其差异。以CAG为金标准,计算2种扫描方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并应用Kappa检验评价其结果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诊断ISR的预测价值。结果能谱扫描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普通扫描组[(2.52±0.14)分比(0.65±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支架内腔狭窄处平均碘浓度、能谱曲线平均斜率、有效原子序数均低于非狭窄处(P均<0.05)。能谱扫描诊断ISR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10%、90.91%、96.43%、83.33%和92.50%,均高于普通扫描(P均<0.05);且与CAG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17,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能谱扫描诊断IS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20,高于普通扫描(P<0.001);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和有效原子序数诊断ISR的AUC值分别为0.817、0.768和0.788,其诊断临界值分别为34.23 mg/mL、4.09和8.55,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7.89%、80.76%和83.53%,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4.21%、79.64%和81.67%。结论与普通扫描相比,能谱扫描可使用多个参数定量分析冠状动脉支架�
祁冬李娟李科民施彪姚木子胡淑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
宽体探测器CT血管造影与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8/2023-09月作者医院收治的65例疑似CHD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心脏CTA及UCG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比较其差异;以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的差异,并应用Kappa检验比较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小儿CHD的诊断效能。结果CTA诊断小儿CHD心外畸形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高于UCG,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内畸形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κ=0.802)。CTA、UCG诊断小儿CHD心内畸形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小儿CHD心外畸形准确率为96.43%,显著高于UCG 5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小儿CH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00%、60.00%、96.43%、33.33%及87.69%,与手术或DSA结果一致性较好(κ=0.766);UCG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3.33%、20.00%、92.59%、9.09%及79.81%,与手术或DSA结果一致性一般(κ=0.522)。CTA、UCG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小儿CHD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A与UCG诊断小儿CH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分别为0.853和0.7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A在小儿CHD心外畸形方面的诊断效能优�
祁冬李娟孙景巍董楠贾媛沈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CT增强检查中发生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AARs)的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行CT增强检查的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碘对比剂AARs分为正常组和AAR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碘对比剂AARs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 260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中,共发生碘对比剂AARs18例,发生率为1.43%,其中轻度15例,中度2例,重度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Rs组既往有AARs发生史、其他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哮喘史及注射流速≥4.5 mL/s比例高于正常组,使用碘克沙醇碘对比剂比例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既往有AARs发生史、其他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哮喘史及注射流速≥4.5 mL/s是发生碘对比剂AARs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AUC为0.816((95%CI:0.586~1.000,P=0.021),敏感度为85.43%,特异度为82.67%。结论:既往有AARs发生史、其他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哮喘史及注射流速≥4.5 mL/s是CT增强检查中发生碘对比剂AAR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进行检查前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AARs发生率。
高维娜李娟施彪张灵敏祁冬李梅
关键词:急性不良反应碘对比剂CT增强检查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期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9.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李娟刘祥张倩玉
关键词:护理质量满意度
腹腔镜下双侧小儿斜疝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体会,为提高该项手术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0例小儿双侧斜疝腹腔镜下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30例患儿术前准备充分,切开长度约1 cm,手术时间短(15±4.6)min,出血少,安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腹腔镜下双侧小儿斜疝微创手术与单侧疝气治疗相比更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相关知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平稳顺利完成的保证。
张倩玉李娟吕芳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配合
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 探讨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在指导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3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前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观察分析左心房形态及容积、肺静脉解剖与变异、左心耳开口与左上肺静脉开口的解剖关系。结果 30例患者中,7例左心房顶部形态为平坦型(23%),18例为隆起型(60%),5例为凹陷型(17%);测得患者左心房平均容积为(72.9±4.6)mm^(3)。30例患者中肺静脉变异患者8例(27%),左上肺静脉开口距左心耳开口距离为(3.2±1.4)mm,左下肺静脉开口距左心耳开口距离为(7.0±2.1)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肺静脉直径为(22.73±0.18)mm,左下肺静脉直径为(17.24±0.22)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静脉间距为(5.6±1.2)mm,右肺静脉间距为(5.8±1.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18例(60%)患者左上肺静脉开口与左心耳开口高度一致,8例(27%)患者高于左心耳开口,4例(13%)患者低于左心耳开口。30例患者中左心耳呈鸡翅型11例(36%),菜花型8例(27%),仙人掌型6例(20%),风向袋型5例(17%)。结论 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系统评估左心房、左心耳及肺静脉三者之间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明确解剖与变异,为保证射频消融手术成功及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祁冬李娟乔晓春姚木子杨米雪黄锐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左心房射频消融
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某院开展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时间(2022年7月)为界点,将开展前(2021年1月—2022年6月)的50例AIS溶栓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开展后(2022年7月—2023年12月)的50例AIS溶栓患者列为观察组,采用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溶栓相关检查(静脉采血、入院至CT检查、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与住院时间、溶栓后各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V-SS-QOL)、Barthel指数(BI)]评分、溶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采血、入院至CT检查、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45±0.65)min、(19.64±2.87)min、(55.38±7.49)min、(7.04±0.93)d,均短于对照组的(21.08±3.76)min、(41.29±5.04)min、(84.22±9.03)min、(12.74±2.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8.23±1.22)分,低于对照组的(17.06±3.44)分;SV-SS-QOL、BI评分分别为(103.55±12.38)分、(77.62±10.5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6.43±8.66)分、(52.37±5.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有效率(98.00%)及护理满意度[(89.66±10.03)分]高于对照组[84.00%、(57.88±8.93)分],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AIS患者能够缩短静脉溶栓时间、改善神经及肢体功能缺损状况,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和自我生活能力。
占金玲李娟祁冬司峥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护理静脉溶栓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模型
2025年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IVT)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机器学习(ML)模型,并利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分析发生END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97例接受IVT治疗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IVT后24 h内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18例)和非END组(79例)。将所有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n=68)和验证集(n=29)。采用单因素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发生END的重要特征变量。分别应用随机森林、轻量级梯度提升机、决策树、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和极端梯度提升这6种ML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各ML模型进行效能评估,并引入SHAP方法对最优ML模型进行解释。结果6种ML算法模型比较结果显示,随机森林为最佳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特异度、精确率、召回率及F1值分别为0.873、0.856、0.910及0.825;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915,特异度、精确率、召回率及F1值分别为0.824、0.800、0.945和0.834。校准曲线和DCA曲线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准度和临床净获益率。SHAP变量重要性图显示对发生END贡献程度最大的前6位影像因素依次为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到院至溶栓时间(DNT)、心房颤动史、白细胞(WBC)水平及糖尿病史。结论ML模型能够有效预测IVT患者发生END的风险,其中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效能最佳,结合SHAP进行模型可视化解释,能够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各特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从而实施针对性预防治疗方案。
李娟祁冬庄雷司峥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大面积脑梗死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扫描联合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疾病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5例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E-MRI和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检查方式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应用Kappa检验评价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式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DCE-MRI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边缘、形状、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差异。结果75例乳腺疾病患者,病理结果证实,共检出病灶82个,其中良性患者43例(46个病灶),恶性患者32例(36个病灶)。DCE-MRI联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7.2%、95.6%、94.6%、97.8%和96.3%,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超声、DCE-MRI和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一般、中等和较好(Kappa=0.552、0.802和0.926)。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AUC为0.986,明显高于DCE-MRI和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良恶性乳腺疾病在病变边缘、形状、强化方式及TIC分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和超声检查对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二者联合检查诊断效能更高,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姚木子祁冬李娟黄胜男王鹏陈冠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乳腺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