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
-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sAg浓度对预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重要性研究
- 聂尚燕宋欢欢王敏卢力飞郭香娟张肖张瑞敏赵蕾张晓艳麻慧宇
- 该研究通过收集约200余例住院并行检查的患者,对特征进行分析;对其中诊断为检查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存在的不同HBeAg状态,以此探讨HBsA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
- 关键词:
-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 外泌体传递血管生成抑制蛋白-2参与乙肝后发生肝癌的机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HepG2(HepG2.2.15)细胞外泌体(Exo)微小RNA-200(miRNA-200)的表达情况,及HepG2.2.15细胞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2(VASH2)表达水平,探讨miRNA-200、VASH2在HepG2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CC患者15例(研究组)和健康受试者15例(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Exo miRNA-200表达水平。从HepG2.2.15细胞中分离出Exo,随后将其分为过表达组(转染miRNA-200 mimic)和阴性对照组(转染miRNA-NC),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和纳米颗粒跟踪进行Exo鉴定,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pG2.2.15细胞中VASH2表达情况。在补充Exo的HepG2细胞中分析过表达Exo组(miRNA-200过表达组的Exo)和对照组(未转染组的Exo)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细胞周期情况。在转染后12、24、48、72 h采用CCK-8法评估HepG2细胞增殖率;在转染后24h采用Transwell法评估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在转染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VASH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评估miRNA-200是否靶向VASH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Exo miRNA-20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HepG2.2.15细胞的VASH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Exo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xo组迁移细胞和侵袭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HepG2细胞在Exo过表达前后G1期、S期、G2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xo组VASH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miR-NC+VASH2 WT组相比,miRNA-200 mimic+VASH2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miRNA-200 mimic+VASH2 MUT组与miRNC+VASH2 MU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iRNA-200靶向VASH2。结论miRNA-200在HCC患者血清Exo中低表达,上调miRNA-200可抑制HepG2.2.15细胞VASH2表达,�
- 宋欢欢韦朝阳赵蕾聂尚燕郭香娟王敏张肖卢力飞
- 关键词:肝癌乙肝病毒X蛋白外泌体
-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阴转和肝功能的变化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阴转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分别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HBV DNA阴转率和HBe Ag转阴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为(45.7±23.8)U/L和(62.3±23.7)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8±25.3)U/L和(73.2±25.3)U/L,P<0.05];在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为(32.7±19.4)U/L和(46.4±6.3)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6±17.3)U/L和(52.8±5.2)U/L,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 Ag阴转率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促进HBe Ag阴转,使用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聂尚燕宋欢欢王敏卢力飞郭香娟张肖赵蕾张晓艳张瑞敏麻慧宇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HBEAG阴转
- 血清HBsAg浓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HBsAg浓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倒为研究对象,均行为期1年的ErrV治疗.并检测治疗时、3月、6月、9月、12月ItBsAg、tIBVDNA水平.绘制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经治疗,有效54例(60.0%),无效36例(40.0);有效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HBVDNA、HBs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HBsAg、ttBVDN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有效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O.05);HBVDNA、HBsAg明显正相关(r=0.543,P〈0.01);治疗时、3月、6月、9月、12月HBsAg水平可预测ETV抗病毒临床效果。结论血清HBsAg水平可预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是简单、经济及可靠的预测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宋欢欢韦朝阳聂尚燕王敏卢力飞张肖郭香娟郭红赵蕾张洪涛范晓英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