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
-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建立气虚证动物模的常见方法可以概括为单因素造模与多因素造模两种方法。单因素造模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控制日常摄食量法、中药泻下法及疲劳法等方法。多因素造模中常见的方法包括疲劳加中药泻下法、疲劳加控制日常摄食量法、疲劳及控制日常摄食量加中药泻下法、疲劳及控制日常摄食量加水杨酸钠灌胃法等方法。论文在单因素造模与多因素造模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对相关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并对其进行简单归纳以期为后续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优化及创新提供相关经验与帮助。
- 李崇王世坤司红彬
- 关键词:气虚证动物模型单因素
- 仔猪轮状病毒感染与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检测
- 2012年
-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相关性,为建立适用于规模化养猪场的仔猪轮状病毒感染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腹泻仔猪和健康仔猪各63头,采用醋酸铅—氢氧化铵法和pH试纸法分别检测仔猪粪便的乳糖和pH值,粪便乳糖大于或等于++且pH≤5.5为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然后运用猪轮状病毒诊断试剂检测乳糖不耐受病例的猪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结果】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粪便乳糖大于或等于++为36例,其中pH≤5.5有23例,即发生乳糖不耐受症的病例23例,占总腹泻仔猪数的36.51%。对23例乳糖不耐受病例进行轮状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发现仔猪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与猪感染轮状病毒所引起腹泻的吻合率高达100%。【结论】由猪轮状病毒所引起的仔猪腹泻,多会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采用醋酸铅—氢氧化铵法能及时鉴别诊断猪轮状病毒感染,且具有廉价、方便、快捷等优势,适合在基层猪场大规模使用。
- 李崇苏亚权谢娟林昌华李凤梅钟诚
- 关键词:仔猪轮状病毒乳糖不耐受症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ApxIV-ELISA检测方法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性好、简便快捷,适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调查的诊断技术,为规模化养猪场监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及净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ApxIV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ApxIV-ELISA检测方法,经可行性、特异性、准确性、重复性检验后,对采自广西南宁周边地区随机抽取的未免疫APP疫苗育肥猪与经产母猪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经试验证实,以ApxIV-ELISA检测APP具有可行性,且具有特异性良好、准确性较高、重复性较好的特点,其判断标准:S(样品孔OD630 nm)≥0.397为阳性,S<0.397为阴性。以ApxIV-ELISA检测的90份血清样品中有40份为阳性,阳性率为44.4%;其中经产母猪阳性血清33份,占总阳性血清的82.5%。【结论】广西南宁周边地区的养猪场已普遍存在APP感染,特别是经产母猪较严重。采用ApxIV-ELISA检测方法能及时鉴别诊断猪群的APP感染情况,且敏感性好、简便快捷,适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调查。
- 李凤梅龙小曾李崇谢娟苏亚权林昌华钟诚
-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经产母猪阳性率
-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注射部位未吸收铁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2019年
- 为了对现行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注射部位未吸收铁含量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描述与细化,使之能够更具体、准确,更具操作性,使相关试验步骤通俗易懂以便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并减少不必要的失误,试验分别采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指导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注射部位未吸收铁含量检测方法与细化后的检测方法对家兔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细化后的方法与现行方法结果一致,未见较大差异,但细化后的方法更具操作性,更通俗易懂,更切合实际。
- 李崇安朝霞黄彩算覃凤林吴玉浩余佳龙吴显实司红彬
- 关键词:家兔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 中药对猪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在猪的传染病中,病毒性传染病对猪的危害极大。中药具有来源广、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小等优点,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效果。论文总结了中药对猪病毒性疫病预防治疗方面的应用,详细叙述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圆环病毒病这5种常见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 梁祺英李铮李崇赖重波司红彬
- 关键词:中药病毒性传染病
- 广西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部分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4
- 2021年
- 为研究广西地区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检出情况,采用2倍微量稀释法对实验室分离鉴定后甘油保藏的113株大肠杆菌进行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等13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筛选出42株对3种或3种以上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3200μg/mL的大肠杆菌,扩增bla TEM基因、bla CTX-M-9基因、sul 2基因。结果显示,细菌对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9.1%、99.1%、93.5%、92.9%、91.1%、89.9%、73.4%、72.5%、69.4%;对头孢他啶、磷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6.6%、50.5%、32.7%、3.5%。在42株菌中,bla TEM基因、bla CTX-M-9基因、sul 2基因阳性率为19.0%、38.1%、45.2%。表明广西地区大肠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趋于严重,耐药率呈升高趋势,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及磺胺类sul 2耐药基因检出率偏高,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兽医临床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罗远燕陈心瑜陈鑫杜倩笙庞燕丽劳承连李崇王莉贞司红彬
-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抗菌药物
-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大肠埃希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畜禽患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选择压力可以引起其对药物的抗性,而且耐药广泛、耐药机制复杂,给疾病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产生灭活酶或者钝化酶、靶点结构改变、主动外排泵、质粒介导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等。论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畜牧业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以及应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的策略,以便了解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传播特点,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生和临床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王帅杨李崇张建武赖重波司红彬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耐药机制抗菌药
- 倒扣草水煮液和抗菌药联用对3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倒扣草是一种抗炎、抗菌、抗肿瘤的常见中药,为了倒扣草水煮液对3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倒扣草水煮液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环丙沙星、克林沙星、磷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等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1/2MIC倒扣草水煮液与不同浓度抗菌药联用时的最小抑菌分级指数(FICI);结合3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MICs与FICI值,选取3种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TX-M、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磷霉素fos A3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倒扣草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产CTX-M型大肠杆菌E1,倒扣草水提液与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利福平呈现相加效应;对产floR型大肠杆菌E2,倒扣草水提液与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克林沙星、利福平呈现协同或相加效应;对产CTX-M型大肠杆菌E3,倒扣草水提液与磷霉素、利福平、黏杆菌素、痢菌净及氟苯尼考呈现协同或相加效应。倒扣草水煮液与部分抗菌药联用可降低抗菌药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对畜牧业减少或降低抗菌药的使用有着实际意义。
- 王莉贞黄雅鑫黄采算李铮李崇赖重波梁祺英张羽司红彬
- 关键词:多重耐药抑菌活性耐药基因
- 蒲公英水提物联合抗菌药对含CTX-M基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为了研究蒲公英水提物与抗菌药对CTX-M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体外联合抑制效果,为畜牧业的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PCR的方法选取了含有CTX-M基因的大肠杆菌为受试菌株;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蒲公英水提物和11种抗菌药单独使用时,各药物对该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传代法和微量棋盘法,测定了蒲公英水提物与11种抗菌药联合使用时,二者联合对该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蒲公英对受试大肠杆菌的MIC值为250 mg/mL,在与痢菌净、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和利福平的联合传代和棋盘试验中发现,蒲公英与这4种抗菌药联用可降低抗菌药MIC且联合使用效果均为相加作用。表明蒲公英与这4种抗菌药联用可增强4种抗菌药的效果,可减少畜牧生产中抗菌药的使用量。
- 李铮李崇沈水宝司红彬
- 关键词:蒲公英CTX-M中西药联合使用ESBLS
- 广西某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部分菌株耐药基因调查被引量:18
- 2019年
- 试验旨在探究广西某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部分菌株所含耐药基因情况,为预防及治疗动物性大肠杆菌类疾病提供参考。采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及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初步鉴定、显微镜镜检、分子生物学16S rRNA鉴定、药物敏感性二倍肉汤微量稀释法等方法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并结合PCR相关技术对部分菌株的三十余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广西某地区采集的猪源病料中共分离得到65株猪源大肠杆菌,其均为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且多集中于六重耐药与七重耐药。按所耐抗菌药物的种类分析发现其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分别98.46%、90.77%及84.62%,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主要是对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黏杆菌素较为敏感。对部分菌株所含耐药基因进行整理发现,其多含有四环素类(tetA、tetM)、β-内酰胺类(CTX-m-u)及磺胺类(Sul2)耐药基因。综上所述发现广西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较为严重,所含耐药基因也相对较多,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采用联合用药等相关措施进行疾病治疗以达到快速高效治疗疾病的目的。
- 李崇陈韵如李沁媚孙俊颖安朝霞覃凤林陈心瑜沈水宝司红彬
- 关键词:猪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