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珊珊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溶栓
  • 4篇溶栓后
  • 3篇急性
  • 3篇梗死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性
  • 2篇瑞替普酶
  • 2篇声音嘶哑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机构

  • 6篇葫芦岛市中心...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珊珊
  • 1篇卢宁
  • 1篇焦斌
  • 1篇毛艳华
  • 1篇卢宁
  • 1篇焦斌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溶栓后声音嘶哑1例被引量:1
2017年
静脉溶栓治疗是基层医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进行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自《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发表以来,瑞替普酶的应用有明显增多,瑞替普酶是一种新型溶栓药物,其选择性地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能够使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进而溶解血栓,并且由于瑞替普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使其并不激活人体循环中的纤溶酶原,其冠状动脉再通的效果尤其是发病3h内的溶栓效果得到了普遍的认可[1-5]。
候雨竹李珊珊焦斌卢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溶栓声音嘶哑
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溶栓后声音嘶哑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研究溶栓药物导致声音嘶哑的机理、诊断及治疗问题 方法 病例报告,文献复习 结果 溶栓药物瑞替普酶可导致过敏,引起声音嘶哑 结论 应警惕溶栓药物过敏反应.
焦斌李珊珊卢宁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将耳石症患者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们医院耳石症患者资料100例加以分析,所选100例耳石症患者通过随机法施行分组,其中50例耳石症患者接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耳石症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耳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耳石症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耳石症患者,为其提供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李珊珊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接受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28.11±10.64)mg/L、NSE(22.36±7.52)μg/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81±5.71)分、Barthel指数(BI)评分(86.10±9.4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04±11.89)mg/L、(30.11±8.14)μg/L、(15.07±6.55)分、(72.22±7.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李珊珊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前列地尔依达拉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检测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记录所有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85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21例(观察组),未发生脑出血64例(对照组)。两组收缩压、舒张压、高脂血症、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及舒张压异常、有高脂血症、NIHSS>16分均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受收缩压及舒张压异常、有高脂血症、NIHSS>16分等因素影响,针对存在风险者,应积极采取干预。
李珊珊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脑出血
动态动脉僵硬指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AIS患者224例,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组分类标准分为出血转化组48例和非出血转化组176例。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研究出血转化率为21.4%。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出血转化组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心源性栓塞型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AASI明显升高,小动脉闭塞型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显示,年龄、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及AASI是老年AIS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5,95%CI:1.031~1.163,P=0.003;OR=2.931,95%CI:1.292~6.653,P=0.010;OR=1.085,95%CI:1.018~1.156,P=0.012;OR=1.723,95%CI:1.166~2.544,P=0.006)。AASI预测出血转化发生的潜在最佳临界值为0.619,ROC曲线下面积为0.631(95%CI:0.564~0.694,P=0.004),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47.16%。结论AASI是老年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李珊珊胡慈恒高可佳毛艳华
关键词: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出血动脉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