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艳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性
  • 1篇溶酶
  • 1篇溶栓
  • 1篇溶栓后
  • 1篇室性
  • 1篇室性心律
  • 1篇室性心律失常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组织型
  • 1篇组织型纤溶酶...
  • 1篇组织型纤溶酶...
  • 1篇纤溶
  • 1篇纤溶酶
  • 1篇纤溶酶原

机构

  • 2篇葫芦岛市中心...

作者

  • 2篇毛艳华
  • 1篇李珊珊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动态动脉僵硬指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AIS患者224例,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组分类标准分为出血转化组48例和非出血转化组176例。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研究出血转化率为21.4%。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出血转化组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心源性栓塞型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AASI明显升高,小动脉闭塞型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显示,年龄、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及AASI是老年AIS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5,95%CI:1.031~1.163,P=0.003;OR=2.931,95%CI:1.292~6.653,P=0.010;OR=1.085,95%CI:1.018~1.156,P=0.012;OR=1.723,95%CI:1.166~2.544,P=0.006)。AASI预测出血转化发生的潜在最佳临界值为0.619,ROC曲线下面积为0.631(95%CI:0.564~0.694,P=0.004),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47.16%。结论AASI是老年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李珊珊胡慈恒高可佳毛艳华
关键词: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出血动脉硬化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24h获得有效控制的为79.3%,48h后获得有效控制的为19.3%,1例追加静脉用量后控制室性心动过速(VT)复发。2例出现较严重心动过缓,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血压偏低;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维持用量较少,不良反应少。
毛艳华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