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越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1395部队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肇庆地区近6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肇庆站1954—2010年气温资料,通过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检验、小波周期分析法等对该地区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肇庆地区各月气温的变化属于标准的正态分布,4季温度均有升温趋势,年均温度以每10年0.18℃的速率增长,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肇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有7、9以及15年的周期变化趋势。
- 史成杨守懋李厚伟郑仕友杨越峰
- 关键词:气候学气温变化特征
- 四川盆地高温热浪时空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利用四川1960-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欧洲中心ERA Interim1.5°*1.5°再分析资料和ECWMF2.5°*2.5°模式预报场资料,分析四川盆地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出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有三个异常区;区域性高温热浪过程期间100hPa南压高压明显东进,我国至俄罗斯南部地区显著增高;500hPa有青藏高压型、副高型和带状高压型三种环流型。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的预报模型为:1)500hPa四川盆地上空为青藏高压或副高或带状高压控制,位势高度达584位势什米以上,其中青藏高压和西太副高需达588位势什米;2)四川盆地上空850hPa上未来三天都为大于24℃的闭合等温线控制。
- 周长春汪丽郭善云宋亚文杨越峰
- 关键词:四川盆地高温热浪
- 卫星遥感监测一次大雾天气的个例研究
- 2006年11月19日华北、华东及中原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大雾天气,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本次过程的静止气象卫星MTSAT-1R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昼夜连续监测雾的生成、发展和消散,显示了该方法在大...
- 孙佳庆李军唐立明王树利杨越峰
- 关键词:大雾卫星遥感主成分分析
- 文献传递
- 灰色系统模型在肇庆地区春季干旱年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根据肇庆1961—2014年春季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建立肇庆地区春季干旱年灾变序列及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春季干旱年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为ε=0.943 537,达到一级精度标准。2014年之后第1次出现春季干旱的时间为2015—2016年,第2次为2021—2022年,第3次为2027—2028年,第4次为2034—2035年。
- 史成李厚伟杨守懋郑仕友杨越峰
- 关键词:灰色系统春旱
- 近52年来湛江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湛江1951~2008年(1994~1999年资料缺)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湛江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的年平均气温呈变暖趋势,年平均变幅高于全国年平均变幅水平,且夏季增温减弱,冬暖现象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降水量相对较多;气温与降水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全年、冬季风时期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时期两者关系比较复杂,呈弧线变化形式,夏季风时期及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时期,两者则呈线性相关。
- 杨越峰魏雅利吴海军付方谢巨伦
- 关键词:气候学气温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