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昕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地震局中央财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类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分析1970—2010年鄂尔多斯周缘发生的114次显著地震序列,结果表明,主余型序列占57%,孤立型序列占32%,多震型序列占11%。根据地震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对鄂尔多斯周缘地震进行分区,各分区主余型地震占多数,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北缘和东缘中北段,孤立型地震在鄂尔多斯西缘南段、南缘和东缘南段比例较高。
- 刘春关昕石军
- 关键词:鄂尔多斯周缘地震类型
- 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
- 2010年
- 利用陕西地震台网2002~2006年关中陕南和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的记录资料,采用多台多事件联合法,研究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特征。用Atkinson方法求解介质品质因子Q值,其结果为Q=343.26f^0.5931。场地响应分别用Atkinson方法和Moya方法进行计算,并对2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结果虽有差异,但场地响应随频率f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台基位于渭北黄土塬区的合阳台、蒲城台、彬县台及陇县台4个台在高频部分具有明显的衰减吸收效应。台基位于秦岭山脉、关中盆地和陕南地区的华阴台、西安台、周至台、宁陕台、汉中台、安康台、泾阳台及乾县台无明显的放大吸收作用。太白台在高频部分(10—20Hz)显示有放大作用。
- 孟智民张春芳张宪杜长娥关昕
-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Q值
-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定位结果评估被引量:4
- 2013年
-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是中国地震局5大区域速报系统之一。分析了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该系统产出的149个天然地震与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定位结果的匹配情况:97.3%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6%的地震震中偏差分布在5~30km之间;94%的地震深度偏差不超过5km;68.5%的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分析了7个非天然地震的匹配情况。并对未匹配地震及偏差较大地震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 狄秀玲李少睿古云鹤王平关昕师亚芹
- 渭河盆地地形变观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对渭河盆地GPS观测资料、流动重力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精细处理的基础上绘制了相应的时空变化图件,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陇县—岐山—周至—户县一线既是面应变压缩区,又是重力变化梯度带,还是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说明这一区域应力场异常变化与深部构造有关。②穿越该区域的陇县—岐山—马召断裂2010年以来断层活动表现为挤压变形特征,逆继承性构造运动显著。③在面应变率压缩区,地壳介质密度增加,重力场呈正向变化,断裂活动表现为挤压变形特征;反之则相反。④岐山-马召断裂2004年7月以后的两次逆继承性构造运动可能是甘肃迭部4.9和岷县6.6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远场效应。
- 高好林丁晓光赵韬苏利娜古云鹤关昕张永奇
- 关键词:渭河盆地地形变重力场变化布格重力异常跨断层形变
- 陕西测震台网地震速报结果评估被引量:3
- 2014年
- 陕西省"十五"数字测震台网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并成功地经受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考验。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后至5月31日,陕西测震台网速报地震669个,其中在地震速报规定范围内速报5级以上地震11个。在应对2009年11月5日陕西高陵4.4级地震(Ⅰ类速报地震)和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Ⅲ类速报地震)及余震序列时,两个主震各种速报参数偏差全部符合地震速报规定对相应类别地震速报的要求。
- 王平狄秀玲关昕古云鹤赵韬
- 关键词:地震速报
- CTI技术在陕西地震速报中的应用
- 2018年
- 传统的短信群发使接受者容易漏掉重要的震情信息。利用CTI语音呼叫技术、TTS语音合成技术等方式实现重要震情信息对重点人员进行语音电话的自动通知,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可有效的避免重要信息的遗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罗治国关昕金昭娣
- 关键词:语音卡文语转换
- DCTZ地磁台站数据处理软件系统
- 张创军程安龙李西京李永辉鲁秀玲关昕
- 地磁台站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应用于国家基本地磁台网内台站的日常观测数据的录入、管理、打印、查询、地磁年报的编制打印及存储的工作。具有应用方便、数据管理结构性好等特点。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磁台站数据处理
- 新的震级国家标准在2018年陕西宁强M_S 5.3地震震源参数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记录到的2018年9月12日陕西宁强MS 5.3地震的波形数据,使用新震级国标计算了此次地震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得到震源机制解及矩震级MW。结果显示:利用50个宽频带测震台站的波形数据测得此次地震的MS(BB)为5.0,与GCMT测定的MS震级一致;由CAP方法反演得到的最佳双力偶参数为节面Ⅰ:走向169°/倾角81°/滑动角9°,节面Ⅱ:走向78°/倾角81°/滑动角171°;矩震级MW为5.0,与USGS公布的结果较一致,与GCMT公布的结果仅差0.1。研究认为,此次地震震级应为5.0左右,在日常地震速报中可将MW作为首选发布震级;而对于中强地震,MS(BB)震级相较于MS震级作为发布震级更为合理。
- 张媛媛赵韬惠少兴张宝文关昕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 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来自密集震源机制解的约束被引量:11
- 2021年
- 龙门山断裂带沿倾向和走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分段性特征,通常以4条主干断裂为界将龙门山断裂带自西向东分为5条构造带,但是对沿走向的分段性特征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汶川地震后近10年的波形数据,采用全波形反演获取了龙门山断裂带1495个M≥3的震源机制解.通过“滑动窗”扫描方法提取不同地震类型的数量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变化曲线,据此将龙门山断裂带的震源区划分为S1—S9段.根据反演的震源机制解,进一步采用阻尼线性反演技术求取龙门山断裂带高分辨率的构造应力场信息,从地震类型、断面结构和构造应力场等角度探讨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地震类型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其中S1的逆冲型地震比例最高,S8的走滑型地震比例最高,S9的正断型地震比例最高.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可能存在差异性断层调整运动,且余震晚期沿断裂带走向普遍存在应力的补充和协调,芦山地震的发生可能还对S2造成了应力扰动.汶川主震附近及余震区远端经历了更长的震后调整过程,且余震区远端S9具有更复杂、强度更高的震后调整过程.(2)断面结构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断面结构揭示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参与了汶川余震活动.断面倾角与走滑分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具有明显逆冲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主要分布在50°~70°,而在具有明显走滑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基本在60°以上,且断面倾角增大与汶川余震带宽度收缩变窄相吻合.(3)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环境非常复杂.σ1方向的分段性差异导致了汶川—芦山地震空区的地壳撕裂和地幔物质上涌、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活动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大量的逆冲型地震.结合构造应力场与大地测量资料认为,龙门山的隆升主�
- 杨宜海张雪梅花茜苏利娜丰成君邱玉荣梁春涛苏金蓉古云鹤金昭娣张媛媛关昕
-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震源机制构造应力场汶川地震
- 陕西省地震信息发布系统的研发被引量:4
- 2018年
- 针对陕西省地震台网中心原有的震情信息发送系统对速报的微震需要通过人工输入,影响发送速度和准确度的现状,通过分析地震定位结果文件,整合现有的多种发布手段,基于Mapxtreme开发出一套地震信息发布系统,可自动读取微震信息及正式速报地震信息,实现快速发布震情的目的。
- 罗治国李少睿赵韬关昕
- 关键词:地震信息地震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