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家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用药
  • 2篇球蛋白
  • 2篇阿司匹林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点评分析
  • 1篇药房
  • 1篇药物
  • 1篇医嘱
  • 1篇用药分析
  • 1篇童尿
  • 1篇尿路感染
  • 1篇种组
  • 1篇细菌
  • 1篇链轮
  • 1篇临床用药
  • 1篇临床用药分析
  • 1篇路感
  • 1篇免疫

机构

  • 5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刘家华
  • 4篇米洁
  • 3篇李媛
  • 3篇李洋
  • 2篇成华
  • 1篇曹三成
  • 1篇刘卓
  • 1篇杨维娜
  • 1篇王璐
  • 1篇贾凯
  • 1篇郭焕利
  • 1篇余建华
  • 1篇王娟
  • 1篇蔡慧君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专项点评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西安市儿童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抽取2018年7-12月所有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共1 044份,对患儿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1 044份病历中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医嘱共146条,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总数的7.8%。不合理医嘱主要包括给药剂量或频次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分别占23.97%、13.01%。结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的专业培训,以确保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米洁成华李洋李媛刘家华
关键词:医嘱合理用药
儿童尿路感染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儿童尿路感染(UTI)患者基本临床特征、辅助诊断指标、细菌感染谱及耐药情况,旨在为儿童UTI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断为UTI或合并UTI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剔除重复菌株,综合分析复杂性UTI患者与非复杂性UTI患者致病菌的差异。结果儿童首次UTI发病高峰在0~0.5岁。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是儿童UTI的主要致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10株,占52.9%。UTI肠杆菌科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度,耐药率小于10%;其他所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20%。结论该地区住院患儿UTI耐药率较高,在治疗儿童UTI时,应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的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加剧。
余建华张书婉贾凯杨维娜王璐王娟蔡慧君刘家华曹三成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儿童
178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提取我院2019年10月^(-1)2月诊断为川崎病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178例,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时机下(早期、常规、晚期)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1 g·kg^(-1)·d^(-1),2 d;2 g·kg^(-1)·d^(-1),1 d)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情况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阿司匹林不同给药剂量下(80~120 mg·kg^(-1)·d^(-1)、30~50 mg·kg^(-1)·d^(-1)、<30 mg·kg^(-1)·d^(-1))三组患者体温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24 h的退热比例(76.9%)高于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者应尽早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给药方式推荐2 g·kg^(-1)·d^(-1),1 d,考虑一次性输注的不良反应可分2 d给药。急性期阿司匹林剂量推荐30~50 mg·kg^(-1)·d^(-1)或更低。考虑到退热效果和经济性,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者首推激素治疗。
米洁成华郭焕利李媛李洋刘家华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激素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急性期治疗中最佳剂量的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川崎病急性期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方案。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2022年3月—5月住院的150例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阿司匹林剂量不同分为3组:高剂量组(>50 mg·kg^(-1)·d^(-1))、中剂量组(30~50 mg·kg^(-1)·d^(-1))和低剂量组(<30 mg·kg^(-1)·d^(-1))。比较3组患儿退热时间、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发生率、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不同给药剂量下,3组患者体温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出现免疫球蛋白无反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3组患儿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儿WBC、PLT以及CRP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中、高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川崎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考虑到用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建议采用低剂量给药方案。
米洁刘卓李媛李洋段紫云张雯雯刘家华
关键词:川崎病阿司匹林
一种组合式置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置药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装配有竖板,竖板设置有牵引口,竖板装配有滑槽块,滑槽块装配有齿条,齿条装配有装配块,装配块装配有牵引块,牵引块与牵引口装配,牵引块装配...
米洁刘家华郭未艳刘庆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