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临床特征
- 2012年
- 目的总结以往文献报道的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文报道的1例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及复习往文献报道的病例,对11例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例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病例中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局部症状明显,其中9例有颅神经损害症状,骨质破坏明显。结论浆细胞瘤是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原发于颞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治疗方法为手术和放疗。
- 王晓茜吴佩娜葛润梅傅敏崔勇
- 关键词:浆细胞瘤颞骨
- 自噬对噪声性耳聋急性损伤期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自噬在噪声性耳聋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噪声性耳聋模型。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每次2 mL生理盐水);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组(每次7.5 mg/kg);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组(每次30 mg/kg 3MA),以上各组均于噪声暴露前24、暴露前2 h和暴露后即刻进行腹腔注射。听觉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测评估大鼠ABR情况。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氧化应激(OS)标记物3-硝基酪氨酸(3-NT)阳性表达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水平。使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噪声暴露后小鼠ABR阈值较暴露前升高。RAP组在噪声暴露后1、12、24 h各时间点的ABR阈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而3MA组在以上各时间点的ABR阈值较对照组则明显减少(均P<0.05);噪声暴露后各耳蜗毛细胞自噬标记蛋白表达水平较暴露前明显升高。RAP组噪声暴露1、12、24 h耳蜗毛细胞自噬标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3MA组以上各时间点耳蜗毛细胞自噬标记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噪声暴露后各组耳蜗毛细胞3-NT水平明显较暴露前增高,RAP组暴露1、12、24 h 3-NT水平较对照组增加;而3MA组以上各时间点3-NT水平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噪声暴露后各组耳蜗毛细胞凋亡较暴露前明显增加,RAP组耳蜗毛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而3MA组耳蜗毛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在噪声性耳聋损伤的急性期,自噬表达明显上调,并通过OS途径诱导毛细胞凋亡;抑制自噬能够明显改善毛细胞程序性凋亡的发生,进而改善听力。
- 李林于佳雪黄宏明崔勇盛晓丽
- 关键词:自噬噪声性耳聋耳蜗毛细胞
-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方法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促使hiPSC定向分化。以添加小分子化合物(A8301和DMH1)的无血清悬浮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为实验组,以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无血清悬浮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q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Pax6和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悬浮培养第3天时可形成类胚体;贴壁并更换贴壁培养基后,类胚体开始分化形成神经花环;第12天时神经花环形成最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Pax6和Nestin mRNA表达量增加(P<0.05),定向分化的hiPSC共同表达Pax6和Nestin蛋白。结论:HiPSC可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形成神经干细胞,小分子化合物DMH1和A8301可更有效促进其分化。
- 王乐马丹丹徐盼张茜崔勇叶放蕾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