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娟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碱
  • 3篇胞磷胆碱
  • 2篇对心
  • 2篇脑复苏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1篇动脉
  • 1篇端脑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亚硝酸盐中毒
  • 1篇医院门诊
  • 1篇预后
  • 1篇中毒
  • 1篇神经功能
  • 1篇衰竭

机构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谨超
  • 8篇张惠娟
  • 3篇崔朝勃
  • 2篇刘淑红
  • 1篇王金荣
  • 1篇王岚
  • 1篇王维展
  • 1篇赵玲俊
  • 1篇张建军
  • 1篇高珣
  • 1篇李百艳
  • 1篇于玉兰
  • 1篇肖青勉
  • 1篇陈晓杰
  • 1篇杨国红
  • 1篇李玉妹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伐沙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10mg,口服,1次/d,共7d,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50/60)]高于对照组(53.3%,32/60),平均住院时间[(10.5±2.4)d]短于对照组[(18.5±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D-二聚体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0.9)mg/L比(2.6±0.4),(2.5±1.0)mg/L](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
张谨超王金荣刘淑红崔朝勃张惠娟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利伐沙班
降钙素原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由外院转入、心肺复苏术后、内科危重患者和外科严重创伤、大手术后转入的重症患者,多伴有严重感染、内环境紊乱、休克、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组织创伤等情况,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均存在或合并存在。降钙素原水平监测能有效评估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生感染的风险。
李百艳张谨超张惠娟王维展于玉兰肖青勉高珣张建军
关键词:降钙素原
胞磷胆碱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胞磷胆碱已应用于临床多年,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脑保护、抗凋亡方面也逐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同。目前,国际上已提出应用胞磷胆碱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重症监护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种脑复苏临床试验成为可能。研究发现,胞磷胆碱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就胞磷胆碱神经系统保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张谨超张惠娟王岚赵玲俊
关键词:胞磷胆碱
以弥漫性腹膜炎就诊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例
201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5岁,既往体健。缘于入院前5 d,患者食用"板面"后出现恶心呕吐,伴腹痛、腹泻,全身皮肤发紫,当时未引起特殊注意。后仍感不适,食欲差,于当地医院门诊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给予药物治疗不见好转。3 d前,患者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就诊于阜城县医院,查腹部X光透视提示:肠管扩张,肠腔积气,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平面。
张谨超张惠娟杨国红
关键词: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弥漫性腹膜炎就诊浅表性胃炎恶心呕吐医院门诊
不同剂量胞磷胆碱对心肺脑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胞磷胆碱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心跳呼吸停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大剂量胞磷胆碱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者为A组(46例),常规剂量胞磷胆碱给药者为B组(32例),无胞磷胆碱静脉给药者为C组(47例)。比较三组临床神经功能综合评分(NF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1)、Barthel指数(MBI),并观察大剂量胞磷胆碱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在心肺复苏后第5天,NFCS评分,A组为(15.3±2.0)分,明显较B组的(12.8±1.5)分、C组的(11.7±1.2)分高(t=3.63,6.35,均P〈0.01);在复苏后第12周和24周NFI评分,A组分别为(12.9±8.4)分、(10.6±9.8)分,明显较B组的(21.6±4.2)分、(15.8±4.6)分,C组的(23.4±3.7)分、(19.2±8.5)分低(t=6.85、3.29、7.81、2.58,均P〈0.05),而MBI评分A组分别为(76.5±8.3)分、(74.7±4.6)分,明显较B组的(66.3±3.5)分、(68.9±5.7)分,C组的(55.64-2.9)分、(63.2-i-4.3)分高(t=6.28、4.25、5.16、7.12,均P〈0.01)。结论大剂量胞磷胆碱可改善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张谨超张惠娟崔朝勃刘淑红
关键词:胞磷胆碱脑复苏神经功能
胞磷胆碱对心肺复苏成功后脑保护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对心肺复苏术成功后患者脑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我院422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应用胞磷胆碱将患者分为2组,胞磷胆碱组203例,非胞磷胆碱组219例,分析并比较患者住院即刻及住院7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综合(NFCS)评分。结果心肺复苏后即刻,胞磷胆碱组和非胞磷胆碱组GCS评分、NF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1.3)分比(6.3±1.5)分,(8.4±1.4)分比(8.3±1.9)分,均P〉005];复苏第7天,胞磷胆碱组和非胞磷胆碱组GCS评分、NFCS评分均明显高于复苏即刻[胞磷胆碱组:(12.0±1.4)分比(6.4±1.3)分,(15.3±2.0)分比(8.4±1.4)分;非胞磷胆碱组:(8.2±1.5)分比(6.3±1.5)分,(11.8±1.5)分比(8.3±1.9)分;均P〈0.05],且胞磷胆碱组明显高于非胞磷胆碱组[(12.0±1.4)分比(8.2±1.5)分,(15.3±2.O)分比(11.8±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可改善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
张惠娟张谨超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脑复苏胞磷胆碱
腹主动脉骑跨血栓形成2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例1.男,77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8 d,加重伴左上肢不自主活动1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可;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10余年,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术后6年;脑梗死病史5年,无明显后遗症.
张谨超张惠娟陈晓杰
关键词:文献复习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老年心力衰竭(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老年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为心衰伴肺部感染组,其中生存67例,死亡53例;随机选取同期单纯老年心衰患者85例为心衰非肺部感染组,其中生存62例,死亡23例。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心衰伴肺部感染组较心衰非肺部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0.12)ng/mLvs(0.4±0.31)ng/mL,P〈0.05];NT—proBN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8±23)pg/mLvs(312±52)pg/ml,P〈0.05]。死亡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8)ng/mLVS(0.5±2.5)ng/mL,P〈0.05]。生存患者PCT水平异常率为22.5%,死亡患者为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评价肺部感染的客观指标,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
张谨超张惠娟李玉妹崔朝勃
关键词:心力衰竭降钙素原N端脑钠肽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