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暴雨
  • 2篇强降水
  • 2篇螺旋度
  • 2篇降水
  • 1篇湿位涡
  • 1篇水平螺旋度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辐合
  • 1篇逆温
  • 1篇逆温层
  • 1篇浓雾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位涡
  • 1篇物理量
  • 1篇物理量特征
  • 1篇局地
  • 1篇冷平流
  • 1篇环流
  • 1篇环流形势

机构

  • 5篇宁夏气象防灾...
  • 4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宁夏气象局

作者

  • 5篇李婷
  • 4篇谭志强
  • 4篇李婷
  • 2篇陈豫英
  • 2篇王勇
  • 1篇肖艳红
  • 1篇李强
  • 1篇王敏
  • 1篇肖艳红
  • 1篇晁瑗
  • 1篇聂晶鑫

传媒

  • 2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14年8月15~16日宁夏强对流天气螺旋度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常规观测站和区域加密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及ECMWF再分析等资料,对2014年8月15~16日发生在宁夏的强对流过程的螺旋度特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螺旋度对强对流发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低层垂直螺旋度在对流发生后和影响系统的演变对应较好;强对流发生在高层负水平螺旋度中心或强梯度带和低层正水平螺旋度中心或强梯度带上;高层负水平螺旋度的变化对强对流活动的强弱变化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低层正水平螺旋度强梯度带和对流活动结束时间对应较好。
谭志强王敏李婷聂晶鑫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螺旋度冰雹
2016年7月24日宁夏中北部大到暴雨降水物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7月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宁夏中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量级强降水,此次降水范围广、强降水区域集中、小时雨强强。利用宁夏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NL1°×1°格点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区域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动力、不稳定能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北抬过程中,其外围的低涡切变线与西风槽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宁夏中北部地区强降水;降水时间与700 hPa系统的移入移出有较好对应关系,强降水落区位于低涡右前侧和低空急流左侧。分析各量级降水物理量特征发现,暴雨站整层水汽饱和,对流层低层700 hPa有强度大于6×10^(-5)s^(-1)正涡度中心,500 hPa有强度小于0.7 Pa/s垂直上升运动中心;大雨和中雨站对流层高层为干冷空气,对流层低层的辐合强度和对流层高层的辐散强度基本一致,对流层低层涡度小于3×10^(-5)s^(-1),且垂直上升运动中心位置位于500 hPa以上;小雨站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条件较差,K指数在降水发生过程中基本没变化,且对流层高层辐散强于对流层低层辐合。
李婷李婷谭志强陈豫英
关键词:强降水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
贺兰山东麓两次暴雨过程湿位涡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选用宁夏贺兰山东麓51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对比分析该地区2018年7月22日特大暴雨和2020年8月11日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特征,探讨两次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高低空急流配置以及台风为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前3~6 h,对流层低层700~850 hPa存在湿位涡正压项(MPV1)负值中心和湿位涡斜压项(MPV2)正负中心过渡的等值线密集带,其移动发展及持续时间同暴雨发生发展有较好的对应,对暴雨预报有一定指示作用。对流层低层MPV1负值区和MPV2正值区相叠加的位置是强降水易发区,且MPV1、MPV2强度越强、持续时间越长,降水越强,当MPV1和MPV2趋于零时,大气层结稳定,降水过程逐渐结束。
王勇王勇陈豫英苏洋
关键词:暴雨预报湿位涡强降水
2016年7月24日宁夏中北部暴雨螺旋度特征分析
2019年
利用宁夏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欧洲中心格点再分析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16年7月24日宁夏全区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螺旋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螺旋度与强降水的强弱变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区对应600 hPa正垂直螺旋度的强梯度区;正水平螺旋度的发展对强降水有预示性;强降水落区与700 hPa水平螺旋度强度正极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李婷李婷王勇肖艳红谭志强王勇
关键词:水平螺旋度垂直螺旋度暴雨
2018年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浓雾天气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宁夏972个地面自动站的10 m风场、2 m温度及露点温度,银川、大武口、平罗、贺兰4个常规地面观测站的能见度、温度及相对湿度逐时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2018年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突发浓雾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逆温结构及其热力、动力条件和形成维持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浓雾发生在地面冷高压、高空暖脊及近地面微风的静稳天气条件下;较为深厚的暖平流和近地面冷空气侵入所形成的稳定大气层结,是大雾形成的必要条件;弱上升运动使混合层扩展至840 hPa左右,是该地区雾的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原因。在本次过程中,深厚的弱水汽辐合较水汽自身的饱和与否更为重要,是大武口站浓雾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浓雾呈现平流—辐射雾特征,地面热通量在过程前期促进浓雾的发生,后期对浓雾起到抑制作用。
李婷李婷葛森李强谭志强
关键词:浓雾逆温层冷平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