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等效水量法的城市内涝模型实时订正技术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现有城市内涝模型在模拟计算时的输入场通常仅考虑降雨量及先期预先设定的相关参数,无法将实况积水数据代入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实时订正,使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采用模型计算结果与积水监测数据实时同化确定模型中产汇流系数和排水系数,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水量法的城市内涝模型实时订正方法。以石家庄市城市内涝仿真数学模型为应用案例,选取典型暴雨个例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实时订正后的模拟积水值更能较好反映出实际积水情况,模拟值与实况值的一致性指数从订正前的0.72提升到了订正后的0.96,通过订正技术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计算精度。
- 魏军陈笑娟李婷徐艺芙
- 贺兰山东麓两次暴雨过程湿位涡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选用宁夏贺兰山东麓51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对比分析该地区2018年7月22日特大暴雨和2020年8月11日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特征,探讨两次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高低空急流配置以及台风为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前3~6 h,对流层低层700~850 hPa存在湿位涡正压项(MPV1)负值中心和湿位涡斜压项(MPV2)正负中心过渡的等值线密集带,其移动发展及持续时间同暴雨发生发展有较好的对应,对暴雨预报有一定指示作用。对流层低层MPV1负值区和MPV2正值区相叠加的位置是强降水易发区,且MPV1、MPV2强度越强、持续时间越长,降水越强,当MPV1和MPV2趋于零时,大气层结稳定,降水过程逐渐结束。
- 王勇王勇陈豫英苏洋
- 关键词:暴雨预报湿位涡强降水
- 2016年7月24日宁夏中北部大到暴雨降水物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2016年7月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宁夏中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量级强降水,此次降水范围广、强降水区域集中、小时雨强强。利用宁夏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NL1°×1°格点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区域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动力、不稳定能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北抬过程中,其外围的低涡切变线与西风槽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宁夏中北部地区强降水;降水时间与700 hPa系统的移入移出有较好对应关系,强降水落区位于低涡右前侧和低空急流左侧。分析各量级降水物理量特征发现,暴雨站整层水汽饱和,对流层低层700 hPa有强度大于6×10^(-5)s^(-1)正涡度中心,500 hPa有强度小于0.7 Pa/s垂直上升运动中心;大雨和中雨站对流层高层为干冷空气,对流层低层的辐合强度和对流层高层的辐散强度基本一致,对流层低层涡度小于3×10^(-5)s^(-1),且垂直上升运动中心位置位于500 hPa以上;小雨站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条件较差,K指数在降水发生过程中基本没变化,且对流层高层辐散强于对流层低层辐合。
- 李婷李婷谭志强陈豫英
- 关键词:强降水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
- 新乐市大风灾害经济风险评估
- 2023年
- 利用1978—2020年新乐市和周边曲阳、行唐、正定、定州、藁城、无极共7个国家地面气象站基本资料、承灾体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构建新乐市大风灾害致灾危险性评估模型,结合经济暴露度构建大风经济风险评估模型,得到新乐市大风灾害致灾危险性和风险评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乐市大风危险性较高值区分布于东王镇、邯邰镇东部和正莫镇北部少部分地区;新乐市经济暴露度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趋势,长寿街道经济暴露度等级为高;大风灾害经济风险等级西部较低,东部较高,高等级区位于中部长寿街道、东部南大岳镇、承安镇、杜固镇、东王镇、邯邰镇和正莫镇东部地区。
- 徐艺芙陈笑娟陈笑娟李婷
- 关键词:大风灾害承灾体风险评估
- 2016年7月24日宁夏中北部暴雨螺旋度特征分析
- 2019年
- 利用宁夏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欧洲中心格点再分析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16年7月24日宁夏全区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螺旋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螺旋度与强降水的强弱变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区对应600 hPa正垂直螺旋度的强梯度区;正水平螺旋度的发展对强降水有预示性;强降水落区与700 hPa水平螺旋度强度正极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李婷李婷王勇肖艳红谭志强王勇
- 关键词:水平螺旋度垂直螺旋度暴雨
- 低涡尾流系统对宁夏偏东地区短时暴雨的影响分析
- 2016年
- 利用宁夏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银川站探空资料、FNL 1°×1°逐6 h格点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多普勒雷达等气象探测资料,对2016-07-03傍晚前后发生在宁夏偏东地区强对流性过程的天气形势、水汽、动力、不稳定能量等物理量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生短时暴雨的区域在降水开始前为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低涡尾流底部冷空气的侵入触发了这种不稳定机制;在暴雨开始前对流有效位能等能量参数增大,短时暴雨结束后能量参数减小,即能量参数与短时暴雨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李婷谭志强李媛
- 关键词:短时暴雨
- 2018年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浓雾天气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利用宁夏972个地面自动站的10 m风场、2 m温度及露点温度,银川、大武口、平罗、贺兰4个常规地面观测站的能见度、温度及相对湿度逐时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2018年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突发浓雾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逆温结构及其热力、动力条件和形成维持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月22日宁夏北部局地浓雾发生在地面冷高压、高空暖脊及近地面微风的静稳天气条件下;较为深厚的暖平流和近地面冷空气侵入所形成的稳定大气层结,是大雾形成的必要条件;弱上升运动使混合层扩展至840 hPa左右,是该地区雾的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原因。在本次过程中,深厚的弱水汽辐合较水汽自身的饱和与否更为重要,是大武口站浓雾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浓雾呈现平流—辐射雾特征,地面热通量在过程前期促进浓雾的发生,后期对浓雾起到抑制作用。
- 李婷李婷葛森李强谭志强
- 关键词:浓雾逆温层冷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