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斌炜

作品数:39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肝移植
  • 9篇术后
  • 7篇移植术
  • 7篇移植术后
  • 7篇免疫
  • 7篇肝移植术
  • 7篇肝移植术后
  • 6篇乙肝
  • 6篇细胞
  • 6篇免疫重建
  • 5篇手术
  • 5篇衰竭
  • 5篇切除
  • 5篇肿瘤
  • 5篇肝癌
  • 5篇肝衰
  • 5篇肝衰竭
  • 4篇乙肝复发
  • 4篇急性肝
  • 4篇复发

机构

  • 3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38篇段斌炜
  • 12篇武聚山
  • 12篇郭庆良
  • 10篇曾道炳
  • 9篇卢实春
  • 8篇邸亮
  • 8篇卢实春
  • 7篇林栋栋
  • 6篇丁兢
  • 5篇赖威
  • 5篇赵晓飞
  • 4篇李传云
  • 4篇代传宙
  • 4篇刘源
  • 3篇黎官印
  • 3篇臧运金
  • 3篇李娟
  • 3篇孟庆华
  • 2篇孔德刚
  • 2篇刘召波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器官移植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外科领域谈精准医疗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数字化医疗和精准医疗在外科领域的创造性应用有助于精准地定位疾病空间和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带来的伦理问题也亟需进行伦理分析并引起社会的重视.外科医生在追求的"精准理念"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精准"与人体整体状态、个体的...
郭庆良段斌炜曾道炳邸亮杜松涛林栋栋
关键词:伦理规范知情同意
提高肝移植救治肝衰竭疗效的关键技术集成创新
卢实春邓宏魁陈煜段钟平段斌炜李宁任锋杜媛媛许寅喆王孟龙孟庆华郭庆良林栋栋武聚山池萍
急性肝衰竭是一临床急危重症,死亡率高达50-80%以上。在国家多项科技项目支持下,项目组围绕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肝移植治疗指征及时机、供体来源的多元化、肝功能衰竭的干细胞解决方案以及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预防乙肝复发等关键...
关键词:
关键词:肝衰竭肝移植治疗疾病治疗
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临床分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损伤都有可能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结果,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可逆中间环节。如果没有适当的干预,肝纤维化将会持续进展,导致肝脏形态学的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终增加肝细胞癌和肝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因此,肝纤维化程度的精确评估,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判断、监测和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武聚山段斌炜李娟金爱华朱跃科于红卫孟庆华
关键词:肝纤维化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不全
双镜联合治疗腹部手术史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近期随访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腹部手术史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近期随访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具有腹部手术史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其中20例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60例患者予以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双镜组)。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术后止痛针使用次数等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做秩和检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双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大于开腹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针使用次数、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管出血、胆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胰腺炎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腹部手术史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邸亮郭庆良赵晓飞丁兢段斌炜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胆管镜腹部手术史
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预防乙肝复发的长期结果
段斌炜卢实春
肝移植术中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中特殊情况下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的427例肝移植临床资料,分析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情况。结果 4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共进行了13次成功的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其中与腹主动脉架桥11例次,与脾动脉架桥1例次,与左侧髂总动脉架桥1例次;因二次肝移植而行架桥者4例次,因受体肝动脉不能利用而动脉架桥9例次(其中1例为活体右半肝移植);架桥耗时90~120 min;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为(511.8±573.9)d(2~1 577 d,中位时间270 d),受体平均存活时间为(554.5±606.1)d(2~1 577 d,中位时间317 d);随访期间无肝动脉相关合并症发生。结论异体髂动脉架桥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动脉异常而不能按常规方法吻合的受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动脉重建方式。但术前病情或合并症常可能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生存。
赖威刘源卢实春黎官印李传云武聚山段斌炜代传宙曾道炳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髂动脉
肝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并随访超过3个月的186例受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出现CRKP感染分为无感染组(n=63)、非CRKP感染组(n=102)和CRKP感染组(n=21)。观察受者年龄、性别、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级等术前指标,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失血量和输血量等术中指标,气管插管和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术后指标。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Dunn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进行比较。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RK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感染组、非CRKP感染组和CRKP感染组受者术前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原发性肝癌、肝衰竭、术前感染、术前1个月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超过7 d以及术前气管插管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3、22.67、3.80、3.15、13.67、8.52和7.29,P均<0.05)。三组受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23.08,P均<0.05)。截至2020年4月1日,所有受者随访时间均超过3个月。无感染组受者未发生死亡;非CRKP感染组和CRKP感染组受者分别死亡17、14例(均于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分别为17%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9,P<0.05)。3组受者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CRRT、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和合并感染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2、14.46、30.34、21.91、5.74、77.21,P均<0.05)。与无感染组比较,CRK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受者性别、MELD评分、术前1个月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超过7 d、术前感染以及原发病为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癌(OR=0.25、1.09、7.14、7.17、8.70�
李文磊武聚山贾哲潘娜吴文悦段斌炜栗光明
关键词:肝移植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原发性肝癌类器官研究进展
2024年
原发性肝癌类器官技术为肝癌研究提供了新的体外模型,能够模拟肝癌的组织结构和遗传特征,适用于药物筛选和疾病机制研究。尽管存在培养成功率低和模拟微环境不足等,肝癌类器官的发展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研究的关键工具。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在药物筛选、肝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孙乐毅段斌炜
关键词:肝肿瘤药物筛选试验
HBsAg阳性供肝和HBcAb阳性供肝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供肝对肝移植受者近期乙型肝炎复发率和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单中心长期随访的387例肝移植受者的资料,其中HBsAg阳性供肝9例,HBcAb阳性供肝5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阴性供肝328例。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方案预防复发。比较3组受者术后近期HBV再感染(或移植肝HBV感染)及受者和移植肝存活情况。结果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术后HBsAg持续为阳性。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中,1例乙型肝炎再感染。接受HBV阴性供肝者中,5例出现HBsAg阳性(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复发2例,非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术后移植肝HBV感染3例)。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100%、86%和43%,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87%、79%和57%,接受HBV阴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87%、80%和79%(Log-rank=1.287,P=0.525)。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100%、86%和43%,接受H13cAb阳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85%、77%和56%,接受HBV阴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86%、79%和77%(Log-rank=1.288,P=0.525)。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因乙型肝炎复发或HBV感染所致的移植肝功能丧失和受者死亡。结论在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的情况下,HBcAb阳性供肝对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时间无明显影响。对于危重患者,可以考虑采用HBsAg阳性供肝的肝移植。
姜涛卢实春赖威王孟龙刘源曾道炳李传云武聚山段斌炜王璐代传宙李宁
关键词:肝移植组织供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TACE抵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PDGF、VEGF的影响被引量:22
2023年
目的 观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抵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效果及对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TACE抵抗晚期PLC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血管生成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VEG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75.00%vs. 55.77%,χ^(2)/P=4.248/0.03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AFP、CEA、AFU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5.399/<0.001、6.030/<0.001、3.086/0.003);2组QLQ-C3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3.060/0.003);2组血清PDGF、bFGF、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7.386/<0.001、2.513/0.014、4.796/0.003)。观察组腹泻、皮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P=7.121/0.008、6.310/0.012),但均为轻度,经休息、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TACE抵抗晚期PLC患者可降低血清PDGF、VEGF水平,提高肿瘤反应性,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邸亮郭庆良段斌炜赵晓飞丁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晚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