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实春 作品数:243 被引量:1,092 H指数:1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原发性肝癌分期探讨 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新临床分期的可行性。方法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10 38例 ,将其中肝叶切除具有完整病理学资料的 5 0 4例分别按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及中国抗癌协会 1999年新的临床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各期的生存率。结果 按TNM分期各期病例数分别为Ⅰ期 2 4例 (4 8% ) ,Ⅱ期 6 6例 (13 1% ) ,Ⅲ期 385例 (76 4% ) ,Ⅳa期 2 9例 (5 8% )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9 2 % ,6 2 1% ,32 2 %及 0。按新临床分期Ⅰa期 2 7例 (5 4% )、Ⅰb期81例 (16 1% )、Ⅱa期 2 2 4例 (44 4% )、Ⅱb期 141例 (2 7 9% )、Ⅲa期 31例 (6 2 % ) ;各期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3%、5 3 1%、40 2 %、2 2 7%及 0。结论 新分期与TNM分期在选择治疗方法 ,估计预后方面作用相同 ,且新分期较TNM分期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 严律南 曾勇 文天夫 赵继春 卢实春 李波 陈晓理关键词: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肿瘤分期 原发性肝癌 MCP-1结合CLIF器官衰竭评分在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结合CLIF器官衰竭评分在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37例HBV相关ACLF肝移植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n=15)和无并发症组(n:22)。采集术前及术后1、3、5、7d的外周静脉血,应用Bio—Plex200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测定27种细胞因子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细胞因子、CLIF器官衰竭评分与肝移植术后总体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ACLF并发症组术后细胞因子G—CSF和MCP-1水平高于ACLF无并发症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MCP-1及CLIF器官衰竭评分是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好的的预测指标(AUC:0.821,95%CI:0.668~0.974;AUC:0.738,95%CI:0.578~0.898)。CLIF器官衰竭评分结合MCP-1(AUC:0.839,95%CI:0.703—0.975)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优于CLIF器官衰竭评分、MCP-1的单独预测。结论CLIF器官衰竭评分结合细胞因子MCP-1水平能很好地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郭庆良 段斌伟 卢实春 高大明 李宁关键词: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慢性肝脏疾病中趋化因子CXCL12α与CXCL12β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趋化因子CXCL12α和CXCL12β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72例肝癌、72例癌旁、20例肝纤维化及8例正常新鲜肝组织标本CXCL12α、12βmRNA的表达;ELISA检测71例慢性肝炎、24例肝硬化、26例肝癌患者及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XCL12α、β的水平。结果肝癌、癌旁及肝纤维化组织中CXCL12αmRNA表达均高于CXCL12βmRNA,肝癌和癌旁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 〈0.001);肝癌、癌旁、肝纤维化组CXCL12α、12β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正常组血清 CXCL12α水平分别为(497.44±216.54)、(675.17±565.43)、(812.54±446.69)、(282.47±220.78)pg/ml;CX-CL12β水平为(1619.72±730.22)、(1177.12±541.78)、(2487.96±1192.79)、(281.69±217.08)pg/ml;肝炎、肝硬化、肝癌组血清CXCL12α、12β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及肝癌组血清CXCL12α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 〈0.05);肝硬化组血清CXCL12β含量低于肝炎和肝癌组(P 〈0.05)。在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期),血清CX-CL12β含量升高,组间尚无明显差异(P=0.28);血清CXCL12α水平无显著变化(P =0.686)。结论慢性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CXCL12α、12β的表达差异显著,可成为慢性肝病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候选指标。 袁星星 朱东 姚瑶 王文静 卢实春 赵秀英 陈煜 肖汀 段钟平关键词:慢性肝炎 肝硬化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后重建 乙型肝炎主动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体术后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反应,初步探讨影响疫苗接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方法前瞻性观察了13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术后应用拉米夫定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方案预防乙型肝炎复发平均达38个月(27~77个月),接种方案为分别在第0、1、2、6个月肌内注射接种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每次40μg,分别在接种1、2、3、6、7个月时检测血清抗-HBs的滴度水平。结果13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4次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7例(53.8%)出现抗体阳性反应,抗-HBs滴度有2例(15.4%)增幅〉100U/L,4例(30.8%)超过基础值1倍以上;第四次疫苗接种后随访8个月,有6例抗-HBs滴度水平仍高于接种前10U/L以上,仅有1例下降到接种前水平。结论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体术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重建针对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是可行的,但如何提高疫苗的免疫反应率和反应水平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研究。 金圣杰 卢实春 赖威 戴军 赵冀 李幼平 严律南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疫苗 主动免疫 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的探讨(附5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33 2003年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 5年的胰腺癌治疗情况 ,探讨提高胰腺癌诊断、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46例胰腺癌的治疗情况 ,男 2 4 5例 ,女 10 1例 ,中位年龄是 6 0岁 (30~ 92岁 ) ;同期外科收治 2 79例 ,占同期病人总数的 81% ;胰头癌 2 2 6例 ,占病人总数的 6 5 %。分析了胰腺癌发病的主要症状、围手术期的管理、就诊时的病期情况、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外科住院的 2 79例病人中施行手术者 2 37例 ,手术率 85 % ,围手术期死亡率 5 4 % (13/2 37)。 2 37例外科手术病人中 ,胰头癌根治切除率 2 7% (6 2 / 2 2 6 ) ,4 8例胰头癌行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时间 4 0~ 10 0h (6 6± 1 3h) ,术中输血量 4 0 0~ 310 0ml(92 3± 5 5 3ml)。 1和 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71%和 35 %。结论 加强对本病生物学规律的认识 ,做到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是提高疗效的根本办法。 曾勇 王文涛 严律南 李波 卢实春 陈晓理 文天夫 林琦远 姚辉华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疗效 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2006年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的形成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2002年~2005年15例脾切除加断流术后PVT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治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行脾切加断流术后有15例(10.7%)发生PVT计数增多,彩色超声多谱勒及ST检查可以确诊。(1例并发生切口旁皮下血肿,余14例,经抗凝治疗血栓全部或局部溶解。结论PVT的主要原因是术后PLT升高,手术规范化操作,术后动念监测PLT计数,早期诊断与及时抗凝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夏仁品 李永福 武聚山 高大明 王怡 于瑾 卢实春 李宁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血栓形成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 被引量:2 2007年 刘晋宁 林栋栋 卢实春关键词:真菌感染 肝移植术后 非白色念珠菌 老年人口 免疫缺陷 透析患者 乙肝疫苗在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我国肝移植受体中80%以上是乙肝相关性肝病,移植后在无有效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患者乙肝复发率可高达70%~80%。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预防后,移植后乙肝复发率可降至10%以内嘲。但此种被动免疫预防方案不能彻底清除体内的HBV. 张静 卢实春 曾道炳 汪巧娅 臧运金 林栋栋 王璐 丁越超关键词:乙肝相关性 肝移植术后 免疫重建 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肝移植受体 经皮肾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残余感染的体会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开腹术后残余感染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微创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15例SAP开腹治疗术后残余感染患者的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2 - 71岁,平均42岁.患者发病至开腹手术时间:1 -7 d 12例,15 -21 d 1例,22-28 d 1例,127 d 1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先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再行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持续腹腔内冲洗的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11例接受肾镜治疗1次,2例2次,1例3次,1例4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6.2 d(10-223 d);术后1例患者出现结肠瘘予以双套管冲洗治愈;1例出现腹腔内出血行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出血,后行剖腹探查止血;1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予以置管引流;1例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3例患者死亡,死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织清除术创伤小,避免再次开腹分离粘连、寻找坏死灶所带来的并发症,可能是治疗SAP术后残余感染的理想方法. 辛宪磊 蔡守旺 刘志伟 何蕾 冯健 王鹏飞 唐茂盛 卢实春 董家鸿关键词:肾镜 非乙肝相关性疾病肝移植术后新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非乙肝相关性疾病肝移植术后新肝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暨肝移植中心510例肝移植术中,应用HB... 姜涛 卢实春 赖威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