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忠良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遗传
  • 1篇种质资源遗传...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白芨
  • 1篇RAPD
  • 1篇ISSR
  • 1篇ISSR标记
  • 1篇ISSR标记...

机构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梁志怀
  • 1篇王志伟
  • 1篇贺爱国
  • 1篇陈锦
  • 1篇秦忠良
  • 1篇杨侃侃
  • 1篇朱菲莹

传媒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RAPD、ISSR标记分析白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旨在分析不同地区野生驯化白芨居群间亲缘关系,为白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支撑。利用RAPD和ISSR标记技术从分子层面鉴别源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江西等地的12个白芨资源遗传多样性差异,并通过UPGMA对该差异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36条供试RAPD引物中有13条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高,15条供试ISSR引物中有2条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高,共获得40条多态性条带;通过UPGMA聚类分析表明,12份供试白芨种质资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最大可达0.975,供试材料总体上可分为两个支系,湖南、江西为一个支系,湖北、贵州和云南为一个支系。利用ISSR和RAPD标记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白芨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同时,研究还发现ISSR标记能比RAPD标记扩增出更多的多态条带和获得更高的多态比率,且分析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结果更稳定、可靠。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芨居群间遗传差异性与地理距离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对研究白芨物种的演化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相关数据和理论支持。
陈锦杨侃侃王志伟朱菲莹秦忠良贺爱国梁志怀
关键词:白芨RAPDISSR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