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IK细胞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CIK细胞是一种免疫效应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目前CIK细胞用于胃癌的治疗已经在临床开展,并有望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本文就CIK细胞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 赵娟张艳桥
- 关键词:CIK细胞胃癌
- 以外泌体为基础的液体活检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因缺乏敏感有效的检测标志物,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因此早期诊断是患者能及时治疗,改善预后的最有效途径。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膜结...
- 郭马娣赵娟黄小义
- 关键词:胰腺癌外泌体
- 文献传递
- 胰腺癌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78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胰腺癌切除术后影响患者生存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方法将2005-2008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8例胰腺癌手术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年龄、性别、血糖、血型、疼痛症状、术前CA19—9、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的阳性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9—9、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辅助治疗、临床分期和伴有疼痛症状是影响术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血型、血糖、肿瘤部位与胰腺癌术后生存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9—9水平、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是影响胰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切除术后接受辅助治疗会使患者在生存期方面获益,但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CA19—9水平、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为影响胰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徐京京杨明赵娟周艳华张艳桥
- 关键词:胰腺癌预后淋巴结转移
- 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预后价值的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评价淋巴结转移率(M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间在我院就诊,临床资料完整的363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第七版UICC/TNM(p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进行分期,比较两种方法评价胃癌预后的准确性及适用性,确定MLR分期方法的特点及优势。结果:363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单变量生存分析方法将淋巴结转移率(MLR)分为四期:MLR0(0.0%)、MLR1(0-30%)、MLR2(30-70%)、MLR3(≥70%),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58.3%、28.7%、12.9%,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pN分期分为pN0、pN1、pN2、pN3a、pN3b,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60.8%、32.0%、21.9%、6.8%,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单因素COX生存分析后显示,MLR分期越高,预后越差(HR:MLR1,MLR2,MLR3/MLR0=1.589,4.455,9.900,P<0.001)。按清除淋巴结个数将所有病例分成两组:group1(≤15个)、group2(>15个),在该两组中比较pN及MLR分期的预后,结果显示pN3a在group1组中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group2组(6.2%vs.38.4%,P<0.001),而MLR分期与清除淋巴结个数无统计学生存相关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pN分期、MLR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以pN及MLR分期风险比最高。结论:MLR分期是评价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该方法不受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影响,与pN分期方法相比,实用、准确、简单,可以降低pN分期因淋巴结清扫不足造成的期别转移现象。
- 高菁菁赵娟杨明马志刚陆海波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
- 以外泌体为基础的液体活检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因缺乏敏感有效的检测标志物,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因此早期诊断是患者能及时治疗,改善预后的最有效途径。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膜结...
- 郭马娣赵娟黄小义
- 关键词:胰腺癌外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