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曼
-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维超声重建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应用研究
- 宋海曼何文
- 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超声特征分析及诊断模型预测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超声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内膜病变分为良性病变组(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及恶性病变组(子宫内膜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子宫内膜厚度、多普勒血流参数,以及良性组与恶性组回声均匀性、是否合并囊性结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完整性、血流评分及供血血管的差异,并根据上述超声特征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共有136例患者在我院手术并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病变组72例,恶性病变组64例。恶性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高于良性病变组[(28.75±14.66)cm/s比(22.94±13.62)cm/s、(14.75±8.10)cm/s比(11.56±6.21)cm/s],恶性病变组病变厚径显著大于良性病变组[(19.31±8.97)mm比(10.14±4.31)mm],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良性病变组(14.75±8.10比11.56±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3、2.597、7.452、2.028,均P<0.05)。根据上述超声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超声医师诊断内膜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P<0.001),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绝经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均有不同的超声特征,恶性病变倾向于更厚的病变厚度、子宫内膜-肌层交界中断或不规则、血流信号评分更高及多支供血血管的血供模式,超声预测模型在诊断良恶性内膜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王立淑于腾飞杨保军宋海曼刘影何文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超声检查
- 新型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疾病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采用SWE技术对63例可疑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分别测量剪切波速度(SWV)及杨氏模量值(EI),分析不同病变弹性参数的差异。结果恶性结节及炎性病变SWV及EI较正常腺体明显增大(P<0.05),良性结节SWV及EI与正常腺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SWV及EI较良性结节明显增大(P<0.05),恶性结节SWV及EI较炎性病变明显增大(P<0.05)。SWV及EI测值可重复性好。结论 SWE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蔡文佳何文金占强张红霞宋海曼
- 关键词:甲状腺弹性成像技术剪切波速度
- 基于深度学习超声在乳腺肿块四分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对乳腺肿块四分类进行超声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NN构建辅助诊断模型,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2098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瘤1132例,恶性肿瘤779例,炎症32例,腺病155例)的10490张超声图像,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及测试。并将分别使用二维成像(two-dimensional imaging,2D)和二维彩色多普勒成像(two dimensio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2D-CDFI)的两组数据训练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炎症、腺病患者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使用2D-CDFI数据训练的模型比使用2D数据训练的模型对良性肿瘤和炎症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性有显著提高。①对于良性肿瘤的诊断,使用2D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92%,特异性95%,AUC 0.93;使用2D-CDFI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5%,AUC 0.93;使用2D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91%,特异性96%,AUC 0.94;使用2D-CDFI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4%,AUC 0.94。②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使用2D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7%,AUC 0.94;使用2D-CDFI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6%,AUC 0.94;使用2D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6%,AUC 0.94;使用2D-CDFI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6%,AUC 0.94。③对于炎症的诊断,使用2D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81%,特异性99%,AUC 0.91;使用2D-CDFI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86%,特异性99%,AUC 0.89;使用2D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8%,AUC 0.98;使用2D-CDFI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9%,AUC 0.96。④对于腺病的诊断,使用2D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88%,特异性97%,AUC 0.94;使用2D-CDFI图片训练集的敏感性93%,特异性98%,AUC 0.94;使用2D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94%,特异性98%,AUC 0.93;使用2D-CDFI图片测试集的敏感性88%,特异性99%
- 于腾飞何文甘从贵赵明昌张红霞宁彬宋海曼郑帅李怡朱宏远
-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乳腺肿块
- 国际卵巢肿瘤分析小组简易原则与不同级别医师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医师及国际卵巢肿瘤分析小组(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IOTA)简易原则对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82例卵巢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分别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及两名低年资医师在不知病理诊断情况下对卵巢肿瘤进行诊断,另一名经过IOTA术语及简易原则培训的低年资医师应用IOTA简易原则对182例卵巢肿瘤进行诊断。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高年资医师、低年资医师及IOTA简易原则(包括将不确定型肿瘤归为恶性肿瘤及排除不确定型肿瘤两种统计方法)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计算不同级别医师及IOTA简易原则与病理诊断之间的一致性,即Kappa值。结果182例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为良性61例,病理诊断为恶性121例。高年资医生诊断敏感性93.4%,特异性99.2%,总符合率97.2%,Kappa值0.938。低年资医生诊断敏感性80.3%,特异性90.0%,总符合率86.8%,Kappa值0.704。当不确定型肿瘤归类为恶性时,IOTA简易原则诊断敏感性95.0%,特异性73.5%,总符合率80.7%,Kappa值0.614。当不确定型肿瘤不纳入统计时,IOTA简易原则诊断敏感性94.2%,特异性90.9%,总符合率92.0%,Kappa值0.834。结论IOTA简易原则是低年资医师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当IOTA简易原则判断为不确定的病例时,建议转诊至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诊断。
- 王立淑何文于腾飞宋海曼甘雨洋刘影
- 关键词:超声检查卵巢肿瘤
- 三维超声重建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研究
- 宋海曼何文
- 颈动脉蹼的超声表现多样性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与病理进行对照,观察并总结颈动脉蹼的长度、厚度、回声,凸向管腔内的走行方向及颈动脉蹼伴斑块或血栓形成的声像图特征等,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常规超声观察并记录颈动脉狭窄处声像图表现,明确是否存在颈动脉蹼,如存在颈动脉蹼样结构,观察其周围是否合并斑块及血栓形成,测量并记录颈动脉蹼回声、长度、厚度及走行方向,有无飘动,术后进行病理对照。结果14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颈动脉蹼19例,其中17例颈动脉蹼底部伴斑块形成,2例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其中1例血栓完全阻塞管腔,1例致管腔狭窄。与病理进行对照,术前超声正确诊断颈动脉蹼伴斑块形成16例,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1例,术前1例误诊为斑块表面溃疡形成,1例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并完全阻塞管腔漏诊,超声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未发现颈动脉蹼结构。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蹼合并斑块或血栓形成准确率高,但需要高度认识本病及充分了解本病的大体标本及组织病理情况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 宁彬张东王立淑金金甘雨洋宋海曼于腾飞何文
- 关键词:超声组织病理
- 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超声造影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42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和恶性组(子宫内膜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造影增强模式的差异。以早增强或同步增强或早达峰为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指标,计算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病变厚度≥10 mm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总符合率并计算Kappa值。结果共有10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且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组66例,恶性组42例。恶性组病变厚度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9,P<0.05),但两组病变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为100%,Kappa值为0.688。超声造影诊断病变厚度≥10 mm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Kappa值为0.79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尤其是厚度≥10 mm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早增强或同步增强或早达峰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较为特异的超声造影表现。
- 王立淑于腾飞徐云张红霞刘影宋海曼何文
- 关键词:超声造影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癌
- 氨甲蝶呤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蝶呤(MTX)预防子宫瘢痕妊娠(CSP)清宫术大出血的价值及适宜的给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MTX联合清宫术治疗的1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2种局部给药方法降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效果。结果 10例均为孕囊内生型,其中5例伴轻微外凸,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0.1~0.4cm,初始血β-HCG水平16 509~179 673U/L。每例患者接受2次宫颈和/或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MTX,总用药量100~150mg。清宫术前血β-HCG降至1 724~43 486U/L。4例发生大出血,其中2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接受经腹病灶切除及瘢痕修补术、1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宫颈内注射MTX共6例次,除1例次孕囊内追加注射无水乙醇外,其余5例次均无效;孕囊内注射14例次全部有效,血β-HCG下降率达27.78%~89.00%,中位下降率65.96%。结论在MTX联合清宫术治疗CSP中,孕囊内注射给药降低血β-HCG效果明显优于宫颈内注射给药,宜首选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给药。
- 王春庆张红霞杨保军宋海曼程令刚王立淑
- 关键词:氨甲蝶呤刮宫术超声检查
- 颈动脉蹼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颈动脉蹼的超声及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159例,术前行超声检查、主动脉弓上CTA,明确有无颈动脉蹼以及是否合并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蹼的位置、长度、厚度、伸入管腔的方向、回声、有无合并斑块或血栓等,与术前CTA检查结果对比。术后大体标本观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59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中22例经病理证实有颈动脉蹼结构,HE染色为广泛的内膜肌纤维增生及黏液样变性,其中18例颈动脉蹼底部合并斑块形成,4例合并血栓形成。术前超声诊断术侧存在颈动脉蹼结构17例,5例误诊及漏诊,超声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为77%(17/22),特异性为98%(135/137),准确性为75%。术前CTA诊断术侧颈动脉蹼11例,11例误诊及漏诊,CTA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为50%(11/22),特异性为97%(134/137),准确性为47%。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CTA,能更好地显示颈动脉蹼结构及是否合并斑块或血栓形成。
- 宁彬张东于腾飞宋海曼王福民何文
- 关键词:粥样硬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