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癌
  • 1篇尿路上皮
  • 1篇尿路上皮癌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免疫组化技术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结直肠癌患者
  • 1篇癌患者
  • 1篇膀胱
  • 1篇膀胱尿路
  • 1篇膀胱尿路上皮
  • 1篇膀胱尿路上皮...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储兵
  • 2篇杜娟
  • 1篇陈应智
  • 1篇曹晓珊
  • 1篇罗教秀
  • 1篇黄志伟
  • 1篇吴师珍

传媒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ATA3、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GATA3、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89例BUC、16例尿路上皮良性病变组织中GATA结合蛋白3(GATA3)、细胞角蛋白20(CK20)的表达,分析两者与BUC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BUC组织中的GATA3阳性率为85.4%,在良性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达到100.0%,CK20在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而在良性病变组织中,CK20均为阴性;两者在高级别病变、伴有肌层浸润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病变、非肌层浸润及无淋巴结转移的BUC组织(P<0.05)。结论GATA3和CK20均可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判断肿瘤的疾病进展。
曾玉梅杜娟陈应智储兵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GATA3CK20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评价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MLH1、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两种不同方法在检测评价直肠癌术后新辅助化疗治疗后患者三种错配修复蛋白(hMLH1、h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患者260例,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使用较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测定hMLH1、h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效果,比较三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不同部位的肿瘤各种特征之间未见明显差别。原位杂交法检测hMLH1、hMSH2、hMSH6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组化检测的阳性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提示hMLH1与hMSH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hMLH1或hMSH2与hMSH6表达分别呈正相关;原位杂交法检测结果提示hMLH1与hMSH2,hMLH1与hMSH6,hMSH2与hMSH6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方法两种方法在检测评价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后患者三种错配修复蛋白hMLH1、hMSH2和hMSH6表达水平的效果中原位杂交法更优。
罗教秀储兵曹晓珊黄志伟吴师珍杜娟
关键词: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结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